心理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内外·中等教育
心理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与
健康课程的实践初探
黄国忠
(宁国市宁阳学校,安徽宣城
242300)
摘要: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成为一个善于完成自我的教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施教者,要能让学生
在学习体育课程的同时,懂得运动的乐趣。

让学生克服自我的心理问题,释放压力,在运动的同时,减除个人的心灵负担,成为一个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热爱学习的奋进的人。

学生在心灵力量得到拓展的同时,还能克服自身运动问题,让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拓展训练;实践初探;影响分析;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杰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方法[J].求知导
刊,2019(3):130.[2]那君.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中华少年,2019(3):193-194.[3]
卢家福.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与运用[M].上海出版
社,2019.
(责任编辑:汪旦旦)
一、初中体育教师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分析(一)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教师应该帮学生化解畏难情绪和畏难心理,让学生成为一个善于反思和反省的个体,舒展心灵,得到心灵的层面的修复。

(二)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趣味
教师需要通过心理拓展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乐趣,让学生得到长足的提高和进步。

教师需要把趣味的课程体系带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心理拓展法去打开本人的心结和心门。

(三)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教师需要通过心理拓展去帮助学生,让教学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教师应该把教学相长的理念和认识存放在个人的心灵中去,让心灵拓展法得到更大程度的施展。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体育的意义,掌握到具体的方法和路径,具备更加正确的思维模式。

二、初中体育教师如何确保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一)让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运动任务
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让学生去参加相应的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具备运动自信心的个体,加深学生对于体育的爱。

(二)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
教师需要为中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辅导,让学生扫除畏难心理、惰怠心理、浮躁心理和刻板心理,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对于体育产生依恋和热爱,教师自然
能因此取得更大的教学突破和教学发展,由此一来,教师自然会成为一个善于提高自我的教学实效性的个体。

很多学生存在着心理懒散、害怕受伤、情感低沉等等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让学生在完成相应的运动任务,如长短跑、跳高、跳远之前,都能认识到自我的潜力和潜能,用正确的运动方式去克服自我的运动障碍和运动难题。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善于和学生开展心灵对话,能疏导学生的心灵问题和内在危机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师需要把自我和学生放在一个更加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也能不再成为一个懒惰、懈怠的个体,提取到体育的丰厚营养,用体育的力量去开掘个人的心灵。

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同时,增强个人的心灵力量,扫除自我的人生难题,实现个人的成长。

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