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对生姜种植效果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前茬作物为冬储萝卜,每 667 m2 施基肥 3 000 kg 腐熟鸡粪为有机肥,三元复合肥 50 kg, 一次性施入,整地前撒施。8 月上旬结合生姜培 土,每 667 m2 追施 50 kg 氮、磷、钾 15 ∶ 15 ∶ 15 三
元复合肥,8 月下旬每 667 m2 追施 75 kg 氮、磷、 钾 15 ∶ 15 ∶ 15 三元复合肥[2]。
不同种植密度对生姜分枝数有一定的影响, 株幅呈现 T5 > T4 > T3 > T1 > T2 ,但各处理间差异 不显著,在行距相同情况下,随着株距的变大,分 枝数也随之变大。
不同种植密度对生姜主茎粗影响较小,主茎 粗呈现 T4 > T5 > T1 > T2 > T3 ,所有处理间差异不 显著。 2. 2 不同密度对生姜根状茎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生姜根状茎级数影响较小,
பைடு நூலகம்
呈现 T3 > T4 > T5 > T2 > T1 ,所 有 处 理 间 差 异 不 显著。
不同种植密度对生姜根状茎层数影响较小, 呈现 T5 > T4 > T3 > T1 > T2 ,所有处理间差异不显 著,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不同种植 密 度 生 姜 单 株 根 状 茎 重 量 影 响 较 大,呈现 T5 > T4 > T3 > T1 > T2 ,在种植行距一定的 情况下,随着株距的增大单株根状茎重量也在增 大; 其中 T1 与 T2 、T3 、T4 、T5 之间,T2 与其他处理 间差 异 达 极 显 著 水 平,T3 、T4 、T5 在 同 一 水 平 线上。
采收时对各处理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通过
收稿日期:2019-01-10 修回日期:2019-03-16 第一作者简介:曹光磊 ( 1972-) ,女,河南南阳人,1992 年 7 月毕业于西北林学院园林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育种及配套栽培技
术研究。
·30·
曹光磊,等: 不同密度对生姜种植效果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19,65( 06) : 30 - 32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不同密度对生姜种植效果的影响
曹光磊,姜国霞,高 产,李秋丽,王红丽 ( 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1)
摘 要:合理密植是保证生姜高产稳产重要的因素之一,种植密度对生姜株高、株幅、主茎叶片数、单株根状 茎质量、株行间的通风透光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生姜不同密度种植效果的影响,找出最佳处理,为种植生 姜取得较高的产量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姜; 种植密度; 植物学性状; 根状茎
由表 1 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对株高影响 呈现 T2 > T4 > T1 > T5 > T3 ,但只有 T2 和 T3 之间 差异达显著水平,其它处理均在同一水平。
不同种植密度生姜主茎叶片数影响较大,呈 现 T4 > T2 > T3 > T1 > T5 ,T4 与 T1 、T5 之间差异达 极显著水平。不但对主茎叶的大小影响不大,叶 长呈现 T5 > T4 > T3 > T1 > T2 ,T5 ( 株行距 35 cm × 50 cm) 叶片最长,T1 ( 株行距 20 cm × 50 cm) 叶片 最短; 叶宽呈现 T5 > T4 > T3 > T1 > T2 ,所有处理均 在同一水平线上。
生产过程中,采用二帧遮阳网遮荫,5 月 20 日覆盖遮阳网,8 月中旬撤网[3]。
试验数据采用 SSPS19. 0 软件分析。
2 结果分析
2. 1 不同密度对生姜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采收前一 周 对 各 处 理 植 物 学 性 状 进 行 了 调
查,通过试验发现,种植密度不同对生姜的株高、 株幅、主茎上的叶长、叶宽、分枝数、主茎粗均出现 不同程度的影响[4]( 见表 1) 。
T2 : 株 行 距 15 cm × 50 cm ( 8 893 株 · 667m - 2 )
T3 : 株 行 距 25 cm × 50 cm ( 5 336 株 · 667m - 2 )
T4 : 株 行 距 30 cm × 50 cm ( 4 447 株 · 667m - 2 )
T5 : 株 行 距 35 cm × 50 cm ( 3 811 株 · 667m - 2 )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 1 试验地立地条件 试验在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研发基地进行,
位置东经 113°25'43″,北纬 33°66'83″,海拔 92 m, 沙壤土,pH 值 6. 9,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良好。 1. 2 试验材料
张良姜,全国首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保护的生姜产品。根茎皮肉深黄,分枝 12 ~ 18 个,姜球多,姜球上部鳞片呈鲜红色,节间短,排列 紧密,扇状分布[1]。 1. 3 试验方法
分析发现,种植密度不同对生姜的根状茎影响较 大( 见表 2) 。
由表 2 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对生姜根状 茎宽度影响较小,,呈现 T5 > T4 > T2 > T3 > T1 ,所 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不同种植密度对生姜根状茎长影响很大,呈 现 T5 > T4 > T3 > T1 > T2 ,在种植行距一定的情况 下,随着株距的增大根状茎长度也在增大; 处理 T1 和 T2 与 T3 、T4 、T5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T1 与 T2 之间差异不显著,T3 、T4 、T5 之间差异也不显著。
挑选颜色鲜亮,没有病虫害的姜块作为种姜, 种姜块单重 50 ~ 75 g,2018 年 3 月 25 日催芽,4 月 23 日定植,芽长 0. 5 cm 左右。采用三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 10 m2 ,设 5 个处理。分 别为:
T1 : 株 行 距 20 cm × 50 cm ( 6 670 株 · 667m - 2 )
表 1 不同处理生姜的植物学性状表现统计
处理
株高 / cm 株幅 / cm 叶长 / cm 叶宽 / cm
分枝数 主茎叶片数 主茎粗 / cm
处理一
95. 82
50. 29
24. 71
处理二 T1
处理三
97. 78 96. 11
52. 80 51. 80
24. 40 25.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