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SK调制和2DPSK的Simulink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信息学院(院、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通信原理教程课
QPSK调制和2DPSK的Simulink仿真
一、编写QPSK调制程序,任意给定一组二进制数,计算经过这种调制方式的输出信号。
1、实验目的
(1)熟悉QPSK调制原理。
(2)学会运用Matlab编写QPSK调制程序。
(3)会画出原信号和QPSK调制信号的波形图。
(4)掌握数字通信的QPSK的调制方式。
2、实验原理
QPSK(四相移相键控)是一种常用的多进制调制方式。
QPSK信号的正弦载波有四个可能的离散相位状态,每个载波相位携带2个二进制符号。
QPSK信号有00、01、10、11四种状态。
所以,对输入的二进制序列,首先必须分组,每两位码元一组。
QPSK信号实际上是两路正交双边带信号。
首先产生两种不同相位的载波信号f1和f2,直接用输入双比特去选择载波的相位,得到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再将这两路信号叠加,就可以得到QPSK信号。
最后通过信道发送到接收端。
之间的关系通常都按格雷码的规律变化,如表1所QPSK信号四种状态和相位θ
k
示。
表1 QPSK编码规则
表中给出的A和B两种编码方式,其矢量图画在图1中。
(a) 方式
(b) 方式 图1 QPSK 信号的矢量图
QPSK 调制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3、程序设计思想和流程图
根据QPSK 信号原理,输入基带信号按A 方式编码表示不同的相位。
结合以前实验的基础,先输入二进制序列作为基带信号,进行QPSK 调制,然后输出调制后的信号。
实验流程图如图3所示。
4、仿真源程序和代码
a=[0,0,1,1,0,1,1,0];
subplot(2,1,1);stem(a);title('随机信号
'); for i=1:length(a)/2 m=a(2*i-1); n=a(2*i); t=i-1:0.01:i; if (m==0)&&(n==0)
s=sin(2*pi*(t+fix(t+0.999))); end
if (m==1)&&(n==0)
s=sin(2*pi*(t+fix(t+0.999))+pi/2); end
if (m==1)&&(n==1)
s=sin(2*pi*(t+fix(t+0.999))+3*pi/2); end
if (m==0)&&(n==1)
s=sin(2*pi*(t+fix(t+0.999))+pi);
图3 QPSK 流程图
end
hold on ;
subplot(2,1,2);plot(t,s);title(
'QDPSK 调制后的信号
'); end
5、仿真结果
6、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对MATLAB 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更加熟悉了,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对QPSK 信号的调制原理的认识,理解了如何对他们进行调制,通过使用MATLAB 仿真,对个调制和解调电路中各元件的特性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二、2DPSK 的Simulink 仿真 1、建立模型方框图
2DPSK 产生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本实验中要用到的模块有:Communications Blockset /Comm Sources/Data Sources 库下的Random Integer Generator 模块,Communications Blockset / Source Coding 库下的Differential Encoder 模块,Communications Blockset / Utility Functions 库下的Unipolar to Bipolar Converter 模块,Simulink / Source 库下的Signal Generator 模块;Simulink /Math Operations 库下的Product 模块;DSP Blockset / DSP Sinks 库下的Spectrum Scope 模块。
2、参数设置
Random Integer Generator 模块作为数字基带信号的发生器,该模块的参数设
置如图6所示;差分差分译码Differential Decoder 模块的参数设置如图7所示;单双极性变换Unipolar to Bipolar Converter 模块的参数设置如图8所示。
3、系统仿真波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