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综合题部分一律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规定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直接作答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体现了
A. 天命论
B. 人类中心论
C. 地理环境决定论
D. 人地伙伴论
2. 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绿色发展的是
A. 东北地区大力开发沼泽地,扩大粮食生产
B. 宝山钢铁厂努力实现全流程清洁生产
C. 黄土高原大力开发露天煤矿
D. 珠三角大力发展火电,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答案】1. D 2. B
【解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的是只有人类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人地伙伴论。

可持续发展,没有污染物排放,没有生态破坏问题。

【1题详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的是只有人类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人地伙伴论,D对。

天命论否定了人的能动性,A错。

人类中心论否定了环境的反作用,B错。

地理环境决定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错。

故选D。

【2题详解】
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绿色发展的是宝山钢铁厂努力实现全流程清洁生产,没有污染物排放,B对。

东北地区大力开发沼泽地,扩大粮食生产,破坏湿地生态环境,A错。

黄土高原大力开发露天煤矿,导致生态环境破坏,C错。

珠三角大力发展火电,大气污染加重,D错。

我国于2018年1月1日开征环境保护税,主要征收范围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弃物和噪声四种。

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开征环境保护税属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企业
A. 加快产业转型
B. 减少原料投入
C. 降低科技投入
D. 降低企业成本
【答案】3. D 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示箭头方向,①提供的是科技、劳力,表示社会系统。

②提供环境资源,表示生态系统。

③提供物质产品、资金,表示经济系统。

④表示人的管理和调控。

开征环境保护税属于
④,D对。

A、B、C错。

【4题详解】
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A对。

生产水平提高,原料投入可能增加,B错。

提高技术,产业升级,科技投入增加,C错。

环保费用增加,企业成本增加,D错。

荒漠生态系统是发育在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极端干旱环境下,植物群落稀疏的生态系统类型。

下图为额尔纳旗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示意图(单位:亿元/年)。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图中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主要体现在
A. 提供物质产品和精神享受
B. 减轻风蚀,防治沙漠扩张
C. 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D. 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6. 荒漠生态系统
A. 与雨林生态系统功能相同
B. 其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
C. 水热条件好,利于植物生长
D. 流水侵蚀强,地表松散物质多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示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曲线,数值最大的是防风固沙,图中荒漠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价值最主要体现在减轻风蚀,防治沙漠扩张,B对。

提供物质产品和精神享受功能,对应图中的生态旅游,数值小,A错。

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数值较小,C错。

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对应保持土壤养分,数值较小,D错。

【6题详解】
荒漠生态系统植被稀少,与雨林生态系统功能不同,A错。

其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主要分布在干旱区,B对。

水分条件差,热量条件好,不利于植物生长,C错。

降水少,流水侵蚀弱,风力侵蚀强,地表松散物质多,D错。

【点睛】图示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曲线,数值最大的是防风固沙,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主要体现在减轻风蚀,防治沙漠扩张。

荒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其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数量明显减少。

2018年1~8月,美国对中国出口大豆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61万吨,减幅为31.7%。

如何保障国内大豆供给,成为相关各方密切关注并要着手应对的问题。

下图为我国大豆主产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与①地相比,②地大豆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土壤肥沃
C. 水源充足
D. 科技发达
8. 为了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大科技投入,选育优良品种
②扩大进口渠道,从巴西、阿根廷进口大豆
③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④加强国际市场分析,建立供需信息发布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与①地相比,②地大豆生产的优势条件是土壤肥沃,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B对。

②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A错。

②地水源较少,科技水平较低,C、D错。

【8题详解】
为了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大科技投入,选育优良品种,①对。

扩大进口渠道,从巴西、阿根廷进口大豆,不能提高我国大豆产量,②错。

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能够增产,③对。

加强国际市场分析,建立供需信息发布机制,与我国增产无关,④错。

B对,A、C、D错。

下图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转换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图中甲对应的产业是
A. 机械、化工、电子、电力
B. 纺织、钢铁、煤炭、电力
C. 汽车、电子、精密仪表
D. 食品、砖瓦、煤炭、种植业
10. 下列关于山地高原地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理位置的偏远性限制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B.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非持续性
C. 地域闭塞,观念落后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 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
【答案】9. C 10. D
【解析】
甲对应的产业属于技术-智力密集型,是汽车、电子、精密仪表等产业。

纺织、食品、砖瓦、种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9题详解】
图中甲对应的产业属于技术-智力密集型,是汽车、电子、精密仪表等产业,C对。

机械、化工、电子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已经成熟,A错。

纺织、食品、砖瓦、种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钢铁、煤炭、电力属于资源密集型,对应丙,B、D错。

【10题详解】
关于山地高原地区特征的叙述,地理位置的偏远性限制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A正确。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非持续性,B正确。

地域闭塞,观念落后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C正确。

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D不正确。

故选D。

二战后,美国“钢都”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逐渐陷入困境。

为了改变衰退局面,匹兹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复兴计划”,成功转型,现在被誉为“知识城”。

下图为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二战后,匹兹堡首先陷入困境的产业部门有
A. 炼铝、玻璃、精密仪表
B. 煤炭、钢铁、重型机械
C. 机器人制造、医疗、金融
D. 生物制药、计算机、教育
12. 有关匹兹堡“复兴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设各类研究机构②异地另建新城
③加强工人转岗培训④颁布治理污染法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二战后,美国“钢都”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逐渐陷入困境。

二战后,匹兹堡首先陷入困境的产业部门有煤炭、钢铁、重型机械等传统重工业,B对。

精密仪表、机器人制造、生物制药、计算机属于高技术产业,医疗、金融、教育属于服务业,A、C、D错。

【12题详解】
匹兹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复兴计划”,成功转型,现在被誉为“知识城”。

匹兹堡“复兴计划”包括建设各类研究机构,①对。

异地另建新城,不是城市复兴,②错。

加强工人转岗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③对。

颁布治理污染法规,改善城市环境,④对。

D对,A、B、C错。

燕沟流域位于陕西北部,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国家加强对其治理,流域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下图是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关于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耕地面积增加
B. 天然林地面积增加
C. 人工草地面积减少
D. 荒坡面积减少
14. 燕沟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A. 提高人工植被的经济效益
B. 将天然林改造成果园
C. 大力开发、改造荒坡
D.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13. D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结合图例及数值,关于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叙述,坡耕地面积减少,A错误。

天然林地面积变化不明显,持平,B错误。

人工草地面积增加,C错误。

荒坡面积减少,D正确。

【14题详解】
图中,燕沟流域坡耕地面积减少,人工乔灌木、人工草地、经济林等面积增加。

该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D对。

提高人工植被的经济效益易加快植被破坏,A错。

将天然林改造成果园,会破坏原生态系统,B错。

大保护荒漠,应减少开发、改造荒坡,C错。

【点睛】图中,燕沟流域坡耕地面积减少,人工乔灌木、人工草地、经济林等面积增加。

该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影响甲、乙两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限制性因素是
A. 水资源
B. 劳动力
C. 能源
D. 交通
16. 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A. 经济腹地较小
B. 产业基础较薄弱
C. 科技实力较弱
D. 政策扶持力不足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甲是珠三角,乙是长三角,影响甲、乙两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限制性因素是能源,能源需求量大,供应紧张,C对。

两地的水资源、劳动力丰富,水陆空交通便利,A、B、D错。

【16题详解】
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受北部南岭山脉阻挡,经济腹地较小,A正确。

开发较晚,产业基础较薄弱,B正确。

高等院校较少,科技实力较弱,C正确。

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地区,政策扶持力充足,D不正确。

故选D。

下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洋流和海水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为暖流,盐度最高
B. ②处为寒流,温度最低
C. ③处为寒流,盐度最高
D. ④处为暖流,温度最高
18.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洋流①延长了上海至大连的船舶航行时间
B. 洋流②利于污染物向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C. ③处有世界性大渔场——秘鲁渔场
D. 洋流④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答案】17. A 18. B
【解析】
中低纬度大洋西岸,为暖流,温度、盐度最高。

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温度较低,盐度较高。

中高纬度大洋西岸,为寒流,盐度最低。

洋流②向南流,利于污染物向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17题详解】
图示为太平洋部分海域,结合纬度,①处位于中低纬度大洋西岸,为暖流,盐度最高,A对。

②处位于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温度较低,B错。

③处位于中高纬度大洋西岸,为寒流,盐度最低,C错。

④处在中高纬度大洋东岸,为暖流,温度较低,D错。

【18题详解】
洋流①是顺时针方向向北流,缩短了上海至大连的船舶航行时间,A错误。

洋流②向南流,利于污染物向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B正确。

③处有世界性大渔场,北海道渔场,C错误。

洋流④是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D错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历史上汉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

下图为汉江流域示意图,下表为汉江流域各河段信息比较表。

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9. 汉江上游河段开发的重点是
A. 水土保持
B. 内河航运
C. 水能开发
D. 林木采伐
20. 汉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 植被覆盖率高,汇水速度快
B. 降水集中,河道弯曲
C.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D. 地势低平,排水速度慢
【答案】19. AC 20. BD
【解析】
【19题详解】
结合表格中数值,汉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水能资源丰富,开发的重点是水土保持、水能开发,A、C对。

落差大,河流弯曲系数较大,不利于内河航运,B错。

林木采伐,不利于水土保持,D错。

【20题详解】
汉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集中,河道弯曲,排水不畅,B对。

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汇水速度慢,A错。

源头山区海拔较低,没有冰雪融水,C错。

下游落差小,地势低平,河道弯曲系数大,排水速度慢,D对。

下图为山西省2013-2016年工业发展和工业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矿业的产值持续下降
B. 制造业的产值不断提高
C. 采矿业的比重不断增大
D. 制造业的比重总体增大
22. 山西省工业发展的变化,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A. 环境污染加重
B. 就业率下降
C. 劳动力流入减少
D. 第三产业发展受阻
【答案】21. AD 22. BC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2013-2016年,山西省采矿业的产值持续下降,A正确。

制造业的产值整体上是下降趋势,B错误。

采矿业的比重整体上下降,C错误。

制造业的比重总体增大,D正确。

【22题详解】
结合上题,山西省工业发展的变化,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环境污染减轻,A错。

采矿业比重下降,需要劳动力数量减少,就业率下降,B对。

劳动力流入减少,C对。

工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增多,利于发展,D错。

【点睛】2013-2016年,山西省采矿业的产值持续下降,采矿业的比重整体上下降。

制造业的比重总体增大。

采矿业比重下降,需要劳动力数量减少,就业率下降,劳动力流入减少。

下图为2010~2018年江苏省碳排放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2010~2018 年期间,江苏
A. 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大
B. 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下降
C. 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D. 第三产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24. 为减少碳排放总量,江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优化工业生产结构
B. 控制农作物种植面积
C. 发展绿色交通
D. 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23. AB 24. AC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2010~2018 年期间,江苏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大,A对。

第一产业碳排放量基本不变,所占比重下降,B对。

2016年,第二产业碳排放量下降,江苏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大,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呈波动上升,C错。

第三产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D错。

【24题详解】
为减少碳排放总量,江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优化工业生产结构,减少高耗能产业数量,A对。

农业是第一产业,碳排放量影响小,控制农作物种植面积作用不大,B错。

发展绿色交通,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C对。

第三产业的发展碳排放量少,应促进发展,D错。

2018年6月11日,苏州市与宿迁市举行2018年度南北挂钩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协议旨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南北合作,在加快推进合作共建园区,推动产业转移,加强人才合作,深化县(市)区挂钩合作等方面提升合作水平。

下图为宿迁和苏州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宿迁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
A. 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
B. 技术水平高
C. 地租水平低
D. 煤铁资源丰富
26. 关于两地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宿迁承接苏州的产业转移,有利于宿迁环境质量的改善
B. 苏州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宿迁,以降低生产成本
C. 苏州向宿迁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宿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 苏州向宿迁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宿迁城市化
【答案】25. AC 26. CD
【解析】
【25题详解】
与苏州相比,宿迁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地租水平低,A、C对。

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B错。

宿迁缺少铁矿资源,D错。

【26题详解】
宿迁承接苏州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污染严重产业,不利于宿迁环境质量的改善,A错。

宿迁的技术力量弱,不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B错。

苏州向宿迁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宿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C对。

苏州向宿迁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宿迁城市化,D对。

【点睛】宿迁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地租水平低。

产业转移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污染严重产业迁入,不利于宿迁环境质量的改善。

第Ⅱ卷(综合题共6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净土健康产业主要指低消耗、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绿色产业。

材料二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提出以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有机生命产品、高原保健药品、心灵休闲旅游产业等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思路。

2018年初,拉萨市完成了藏鸡、藏香、天然饮用水、奶牛、藏毯、藜米等六大净土健康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

材料三下图为青藏地区图。

(1)图示区域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

该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动植物种类少并具有耐寒的特性,这体现了区域的______性特征。

(2)西藏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等。

(3)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___等。

【答案】 (1). 青藏高寒区 (2). 整体 (3). 高原环境质量好;水源洁净 (4). 空气清新;动植物种类丰富独特。

(5).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6). 增加农牧民收入;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解析】
【详解】(1)图示区域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青藏高寒区。

该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动植物种类少并具有耐寒的特性,这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2)净土健康产业主要指低消耗、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绿色产业。

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发展“净土”健康产业,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高原环境质量好、水源洁净、空气清新、动植物种类丰富独特等。

(3)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有机生命产品、高原保健药品、心灵休闲旅游产业等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思路。

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牧民收入。

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

有利于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等。

28.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注: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重量。

(1)图中四地,1987~2000年平均输沙量最大的是______,该地泥沙主要来自_____(地形区),这对其下游河道带来的影响是_____。

(2)近年来,黄河干流输沙量______(增加或减少),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

【答案】 (1). 桃花峪 (2). 黄土高原 (3). 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 (4). 减少 (5). 恢复地表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或植树种草等) (6). 水库拦沙
【解析】
【分析】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

黄河中游地区恢复地表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减少。

流域梯级开发,泥沙在库区沉积。

【详解】(1)结合图例,图中四地,1987~2000年平均输沙量最大的是桃花峪,该地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黄土高原地区,这对其下游河道带来的影响是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

(2)近年来,黄河干流输沙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有黄河中游地区恢复地表植被,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减少。

流域梯级开发,水库拦沙,泥沙在库区沉积。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下图),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共同参与的淮海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和洗选等。

下图为2017年北部淮海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产业结构示意图。

(1)宿迁市位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______区。

(2)北部淮海经济区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______,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
______。

(3)为了促进北部淮海经济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______、______
等。

【答案】 (1). 北部淮海经济区 (2). 徐州 (3).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4). 工业发展历史早,经济基础较好 (5).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推动各类城市协调发
展 (6). 承接符合环保标准和市场需求的国内外先进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联系;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交通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宿迁市位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北部淮海经济区。

(2)根据材料二图,北部淮海经济区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徐州,生产总值最大,超过6500亿元。

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发展历史早、经济基础较好。

(3)为了促进北部淮海经济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可以从区域规划、产业结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政策等方面考虑。

主要有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推动各类城市协调发展。

承接符合环保标准和市场需求的国内外先进产业转移。

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联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交通等。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千岛湖引水工程从千岛湖取水,沿线以隧洞、管道等输水方式,最终将水输送到杭州及嘉兴各县市,以有效缓解这些地区目前优质饮用水短缺的状况。

(1)因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造成杭州、嘉兴等城市水质恶化,出现___型缺水。

(2)从千岛湖引水的角度看,千岛湖湿地具有的重要价值是______。

(3)千岛湖引水工程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4)千岛湖引水工程对于杭州、嘉兴等城市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 水质 (2). 提供水资源 (3). 水质好 (4). 可自流供水;线路较短等 (5). 满足人们用水需求;缓解水资源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6). 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地面下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