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四节 北京(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的位置、X围,并对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首都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
就。
【知识梳理】
一、地理位置:
(1)位于平原北部边缘。
该平原是我国第大平原,其他两大平原是和。
(2)的地理坐标是,。
(3)与_______海直线距离仅有150千米。
二、自然条件
(1)的地势表现为高,低。
、三面环山,东南方向是平原。
(2)属典型的 ____ 气候,其特点表现为、。
(3)的河流多属于_________水系。
三、的城市职能
(1)全国政治中心:拥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___________,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__________,还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及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
(2)全国的文化中心:全国_______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的体育馆,经常举办国内外体育赛事;还集中了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
四、悠久的历史
(1)古都;旧城的格局形成于,两代,成形。
(2)独特的历史文化,突出了的_______职能,可以大力发展_____业。
(3)名胜古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五、城市建设
(1)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建设卫星城。
(2)建设新城中,要注意保持旧城的基本面貌和原有面貌。
即“______”与“_______”并
存;“_______”与“_______”并重。
(3)未来的将成为一个。
【例题解析】
1、关于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B、大致位于40°N,116°E
C、东南是伸向黄海的平原,与其直线距离仅150千米
D、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
一个地区的位置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以为例纬度大致位于大致位于40°N,116°E。
海陆位置:与渤海直线距离仅150千米。
相对位置:从西北出居庸关,可以进入某某高原;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以进入西北地区。
选项A和D指的是的相对位置,选项B指出的是纬度位置,选项C指出的是海陆位置,但是东南是伸向渤海的平原,而不是黄海。
所以C是错的
2、下列古建筑属于的是 [ ]
A、颐和园、天坛
B、避暑山庄、明十三陵
C、明孝陵、某某陵
D、长江三峡、秦陵兵马俑
本题考察的是的名胜古迹。
明孝陵、某某陵是某某的;避暑山庄是某某某某;长江三峡在某某;秦陵在某某某某。
应该选A
3、以下城市的产业建设符合未来的人与环境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
A、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
B、高速发展高层房屋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有的城市职能,城市产业建设应该高层房地产发展。
4、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已具有现代大都市的典型特征 [ ]
A、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市和新区
B、不仅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并且还有发达的公路系统,加强各区的联系和沟通
C、不断扩大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网建设,给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D、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
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市和新区,这是大都市的典型特征;由环路和放射状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也是大都市要具备的条件;选项C体现了的生活化;选项D中这些功能区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城的现代化特征,这也是一个城市成为现代化大都市所要求具备的。
【自我检测】
1、面向的海域是 [ ]
A、黄海
B、渤海
C、东海
D、南海
2、人民大会堂是()所在地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党中央
C、国务院
D、全国政协
3、的北部山地属于: [ ]
A、太行山
B、燕山
C、阴山
D、秦岭
4、的气候特征是: [ ]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炎热干燥
5、下列表示地理位置的是 [ ]
A.大致位于119°E、40°N B.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大致位于116°E、40°N D.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大兴安岭东侧
6、关于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最近的出某某为北戴河
B、曾是元、明、清等几个王朝的首都
C、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D、八达岭长城是依太行山而建
阅读下列资料,据此选择的职能,完成7——10题。
A、国际交往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文化中心
7、上面关于的城市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
8、“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住在。
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办公。
”据此说明的职能之一是[ ]
9、“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各个国家,都在设立了驻华使馆机构、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据此说明的职能之一是
[ ]
10、“是我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并且还有众多的体育馆和各类博物馆,集中了许多国家级艺术团体”据此说明的职能之一是[ ]
11、下列全国著名的商业街中不属于的是: [ ]
A、王府井
B、某某路
C、前门
D、西单
12.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体现在 [ ]
A.有外国驻华大使馆和国际组织代表机构
B.有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
C.的许多大学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D.每天有许多国际航班从飞往世界各地
13.与我国首都相邻的直辖市是 [ ]
14.有一批上万吨的化工原料要从通过海运运往南方某一沿海城市,那么选择装货地点的港口位于的城市和濒临的海洋分别是 [ ]
A.某某、黄海 B.某某、渤海
C.某某、渤海 D.某某、东海
15、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是 [ ]
A莫斯科广场 B、天安门广场 C、某某人民广场D、罗马广场
16、根据的主要城市职能,应积极发展 [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化学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17、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是 [ ]
A B C D
18、最著名的高新科技园区叫 [ ]
A、中南海
B、中关村
C、硅谷
D、浦东
19、宇航员在太空能看到 [ ]
A、埃及的金字塔
B、法国的艾菲尔铁塔
C、中国长城
D、美国的自由女神
20、属于我国的________工业基地 [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读“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做21 — 30题。
21、的交通格局特点是 [ ]
A、“井”字形格局
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的
C、棋盘形格局
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22、西隔山就到高原 [ ]
A.太行山某某高原
B.大兴安岭某某高原
C.太行山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黄土高原
23、旧城建筑排列为 [ ]
A、环状
B、放射状
C、棋盘状
D、不规则状
24.下列古城名称是指前身的是 [ ]
A.长安 B.燕下都 C.蓟城 D.临淄
25、城在元朝时被称为: [ ]
A、燕京
B、中都
C、大都
D、某某
26.下列古建筑属于的是 [ ]
A.颐和园、天坛 B.避暑山庄、明十三陵
C.明孝陵、某某陵 D.长江三峡、秦陵兵马俑
27、民居建筑的代表是 [ ]
A、高架屋
B、四合院
C、竹楼
D、蒙古包
28.下列不是城宫殿门面向南方的原因是 [ ]
A.避寒
B.采光
C.“面南而王”
29、关于的城市建设与保护传统民居的关系,合理可行的 [ ]
A、四合院只能代表过去,我们是新时代的宠儿,四合院应该全部拆除
B、四合院是传统建筑的代表,是城市辉煌的象征,应该全部保留
C、四合院的古香古朴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景点,但是坐落在高楼大厦中显得很不协
调,应该把它们全部迁到郊区
D、的未来是建设现代化的大都市,四合院的确古朴漂亮,但是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应该对四合院进行改造,保留其古朴,增添其现代功能
30、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故宫,近年来游客剧增,给故宫带来
巨大的压力,针对此问题下列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
A、提高门票价格
B、提倡文明、环保行为
C、尽量增加开放次数,满足顾客的需求
D、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
【判断】
(1)三面被某某省包围,是某某省的一部分。
()
(2)是个内陆城市,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
(3)流经市的河流大多属黄河水系。
()
(4)是中国的首都,因此它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5)“时间”就是的地方时。
()
(6)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的发展,应坚决拆掉。
()(7)今天的城已一改过去的旧面貌,历史对的今天毫无影响。
()
(8)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提高旅游收入,应延长营业时间,扩大游客量。
()(9)为加快的发展速度,应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
()
【材料解析】
一、2008年的奥运会即将到来,现在有四个团队要去观看奥运会比赛:30名中学生利用7天时间;20名海外游客准备用5天时间观光旅游;10位老人想用10天时间到故地重游。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旅行社,以我们所在的家乡为出发地,任选一个团对为他们设计旅行计划。
二、当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如果你作为一名志愿者,让你当义务导游员,请你现在
就做好准备,选择的一处著名景点,写一段两百字左右的解说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99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关村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共有五个科技园,共同构成了沿京城四环路布局、颇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高科技产业带。
中关村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经过10年的建设,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在30%以上,对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成为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
(1)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为适应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国际交往中心的要求,他的工业应如何发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认识家乡的城市。
(城市学生选择)
1、查阅学校所在地的相关资料,看看本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哪个?试着分析该城市位置的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所在城市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了解当地有哪些文物古迹?当地在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中是如何保护和利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当地规划建设部门调查了解你所在地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就你目前的知识水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扩展】
新中国选择为首都的原因(资料来源:据中通社文章选编)
据一些回忆录披露,当初选择为新中国的首都,有以下几点考虑:某某离东南沿海太近;某某,它的缺陷是太偏西。
黄河沿岸的某某、某某等古都,因中原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内能够改观的,加之交通以及黄河的水患等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
此外,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
民群众的心理上,也容易接受。
鉴于以上诸多原因,政府将首都定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