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干预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心络胶囊干预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干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
窄的临床疗效,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1例为临床研究对象。

两组患者均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仅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即刻靶血管最小直径、狭窄程度以及总复查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靶血管最小直径、狭窄程度以及再狭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通心络胶囊;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救治的61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从而探讨通心络胶囊干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其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最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就诊且均行PCI治疗的61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患者对本次研究享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研究组患者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42~76岁,平均59.0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7年;对照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1~78岁,平均59.5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4.2年。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1)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2)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关于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1-4]。

1.2.2 纳入标准(1)患者出现心绞痛临床症状;(2)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病变,且靶血管狭窄情况>70%;(3)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冠心病或心肌梗死[5]。

1.2.3 排除标准(1)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且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2.2 术后即刻及6个月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所有患者6个月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复查率100%。

研究组术后即刻靶血管最小直径及术后即刻狭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靶血管最小直径与狭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狭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冠心病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8]。

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为PCI[9]。

但术后6个月内冠状动脉发生再狭窄的几率高达2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10]。

冠心病患者于PCI术治疗后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可导致原支架部位发生血管闭塞,使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几率大大增加。

本研究提示,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后,使用通心络胶囊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再狭窄几率。

通心络胶囊是近年来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心血管类疾病治疗药物,其主要成分为人参、冰片、水蛭、蜈蚣、土鳖虫、赤芍等,人参可增强人体心肌收缩能力,改善心肌缺血,具有抗氧化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赤芍可增强体内纤溶活性,起到抗血栓以及降血脂功效;水蛭中含有水蛭素,对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具有特殊功效。

多种药物联合作用,其功效为通络止痛、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养血养气,从而达到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解除患者体内血管痉挛、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等功效。

综上所述,通心络胶囊能有效降低冠心病行PCI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再狭窄几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浩,司晓晨.冠心病介入术后证型变化及中医药治疗现状[J].黑龙江中医药,2012,55(6):12-18.
[2] 江云东,杨思进,白雪.中医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中的运用与优势[J].四川中医,2010,29(8):5-6.
[3] 梁国庆,戴小华.中医药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3(4):12-14.
[4] 王磊,张敏州.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2(4):11-20.
[5] Valgmigl TM,Malaguttip,AokiJ,eta1.Sirolimus eluting versus,paclitaxel-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for the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combined RESEARCH and TSEARCH long-term anMysis[J].JAm Coll Cardiol,2012,47(3):507-514.
[6] 张宇,常延平,虞东玲.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临床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2(7):35-42.
[7] 王洪巨,黄元伟,孙坚,等.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3(8):587-589.
[8] 冯丽洁,沈洪.冠状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处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13(8):638-639.
[9] 代国方,杨素娟.通心络胶囊干预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27(9):40-52.
[10] 陈勇峻.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机制及防治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3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