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 专题一《考试大纲》四项考核能力 1.1.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考查城市的空间形态。随着城市的
地铁沿线分布着多个一级站点,说
第(3)题
发展,城市围绕不同的核心向四周
明该城市有多个核心
扩展,形成多核心模式
[尝试解答] (1)B (2)A (3)C
归纳点拨
2 归纳点拨(思路导引) 要点一 有效迁移所学知识 地理试题对知识的考查,主要是通过个性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因此在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之后,迅速与之建立起知识联系,进行准确识别、选择知识;准 确调动、运用知识;准确地认识、说明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对 信息的解读程度、对设问限定性要求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所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质量。如设问中有“是什么”“为什么”“将怎样”等的差异,“是什么”主要 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为什么”“将怎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50 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
分布受控于( )
例如,在分析气候形成的因素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纬度:主要决定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决定降水。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 (3)下垫面:洋流、地形、地势、海陆位置。 (4)人类活动。
强化训练
3 强化训练(高分跨栏) 2.(2014·全国Ⅰ卷)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 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要点三 以常考知识为依托构建答题模板 对高频知识或问题要善于归纳和整理,形成多用、常用的答题“模板”,使 其在新问题上可以共享,以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通过归类、思路建模来迁移同 类问题的知识,对培养地理答题思路,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减少应考时的思路空 白和逻辑混乱等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在考试答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试题实 际情况的结合,灵活运用,恰当变通。
考例导悟
1 考例导悟(体验感悟) (2017·全国Ⅲ卷)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径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异。地铁为城市公交系统,以客流 第(1)题 分布在与城市环线、与河流交汇位
为主,其站点综合服务等级高低的 置,且市中心较多
决定因素应是周边的人流量
图中甲、乙、丙站点均位于城市中 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区位特点。甲、
第(2)题 心地区,且人流量大(站点服务等级 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地租水平高、
高)
交流通达性好,应为中心商务区
()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流河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考查不同规模中心地服务等级的差 图中一、二级等级较高的地铁站多
样”的问法,则更多地强调把重点放在如何运用知识上。这就要求考生在认识和 说明问题的时候,应注意这些差异,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从而有针 对性地回答问题。
例如,上面题组中,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图为载体,综合考查了有 关城市三方面的知识内容。审题时,结合图中信息,明确各设问的设问指向和命 题意图,才能有效地迁移运用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
能力二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所谓调动,是指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称知 识迁移应用能力,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 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该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已有知识 与题目建立起正确的联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ຫໍສະໝຸດ 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知识运用提示]
第(1)、(2)题考查影响交通线(铁路)选线的区位因素,注意将所学知识与图中
信息结合起来。
第(3)题考查影响西北地区城镇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
[尝试解答] (1)D (2)B (3)B
解析: 第(1)题,解答此题需要调用影响交通线点布局的相关知识(影响交通 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有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然后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交通线 大致与等高线平行,由此可知其主导因素是地形。第(2)题,需调用交通线点布局 的区位因素并结合图可知该段铁路距吐鲁番市、鄯善县较远。第(3)题,需调用西 北地区城镇分布的特点及原因等相关知识加以分析。
要点二 注重基础知识的储备和整理 高考地理试题一贯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其考查的内容都是平时 直接或间接学过的。备考复习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更要特别注意 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并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领域。构建 学科知识网络,是顺利实现与新问题对接的前提。
例如,复习水圈“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时,将“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与大气圈中大气运动、气温、降水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将“地表径流、下渗、地 下径流”与岩石圈中有关流水作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等有关内容联 系起来;再如,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其成因时,联系区域地形地势、气候条件(降 水和气温)、水源补给、植被状况、土壤性质、人类活动等。这样以“水”为纽带, 串成线,联成网,相互呼应,利于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