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模块复习 选做题24分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做题24分练(1)
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作答,若多做,则按A、B小题评分。
A.【选修3-3】(12分)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
AB为一条直线,则气体从状态A到
状态B的过程中________。
图1
A.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B.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到初始状态
C.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
D.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增大
(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已知一滴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油酸,配制
的油酸溶液中,纯油酸与溶液体积之比为1∶500,1 mL溶液含250滴。
那么一滴溶液中纯油酸体积为V油酸=________cm3;该实验中油膜厚度d与油酸分子直径D的关系是________。
(3)如图2所示,导热材料制成的截面积相等,长度均为45 cm的气缸A、B通过带有阀门
的管道连接.初始时阀门关闭,厚度不计的光滑活塞C位于B内左侧,在A内充满压强p A =2.8×105Pa的理想气体,B内充满压强p B=1.4×105Pa的理想气体,忽略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室温不变。
现打开阀门,求:
图2
①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
②自打开阀门到平衡,B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到初始状态,选项A错误,B正确;整个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选项C错误;整个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减小,选项D错误。
(2)1 mL=1 cm3,一滴溶液的体积为1
250
cm3=4×10-3cm,一滴溶液中纯油酸体积为V油酸
=4×10-3cm3×1
500
=8×10-6cm3;该实验中,将油酸滴在水面上,让油酸尽可能散开,可
认为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层,油膜厚度d 就可以看作油酸分子直径D ,即d =D 。
(3)①A 气体,有p A LS =p (L +x )S ,B 气体,有p B LS =p (L -x )S
p =2.1×105Pa
②活塞C 向右移动,对B 中气体做功,而气体做等温变化,内能不变,故B 气体放热。
答案 (1)B (2)8×10-6 d =D (3)①2.1×105Pa ②放热
B.【选修3-4】(12分)
(2015·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只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宽
B.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
(2)如图3所示为xOy 平面内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0时刻的波形图象,波速v =1.0 m/s 。
此时x =0.15 m 的P 点沿-y 方向运动,则该波的传播方向是________(填“+x ”或“-x ”),P 点经过________s 时加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
图3
(3)如图4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半径R =2 cm ,折射率n =3。
真空中一束光线沿平行于直径AB 的方向从D 点射入透明体,折射光线恰好通过B 点.真空中光速c =3.0×108
m/s ,求:
图4
①光在透明体中的传播速度v ;
②入射点D 与AB 间的距离d 。
解析 Δx =L d
λ,绿光变为紫光,波长变小,条纹间距变小,A 错误;根据狭义相对论知B 正确;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C 错误;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D 错误。
(2)P 点向-y 方向振动,故波向-x 方向传播,当第一个波谷传播到P 点时,P 点的加速
度最大,故波传播的距离为0.05 m, 由t =x v 得波传播的时间为0.05 s 。
(3)①由于v =c n ,代入数据得v ≈1.73×108
m/s
②由于n =sin θ1sin θ2,其中θ1=2θ2,解得θ1=60° d =R sin θ1=3cm≈1.73 cm。
答案 (1)B (2)-x 0.05 (3)①1.73×108
m/s ②1.73 cm
C.【选修3-5】(12分)
(1)如图5所示,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发布的“嫦娥一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图像,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32He(氦3)。
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32He +32He ―→211H +42He 。
关于32He 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图5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变反应会没有质量亏损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32He 聚变反应发电
(2)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E 1,由于吸收某种单色光后氢原子产生能级跃迁,最多只能产生3种不同波长的光,则吸收单色光的能量为________,产生的3种不同波长的光中,最大波长为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 ,光速为c ,E n =E 1n
2)。
(3)如图6甲,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体,已知A 的质量为2 kg ,A 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 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它们位移—时间图象如图乙。
求:
图6
①物体B 的质量:
②A 、B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解析 (1)聚变反应是将质量较小的轻核聚变成质量较大的核,聚变过程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大量的能量。
但目前核电站都采用铀核的裂变反应发电。
综上所述,选项B 正确。
(2)根据题述氢原子由于吸收某种单色光后氢原子产生能级跃迁,最多只能产生3种不同波长的光,可知氢原子跃迁到n =3能级,其能量为E 3=E 1
32。
吸收单色光的能量为ΔE =E 3-E 1=-89E 1。
产生的3种不同波长的光中,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产生的光波长
最大,由E 3-E 2=hc /λ,E 2=E 1/22,联立解得最大波长为λ=-36hc 5E 1。
(3)①由图知,碰前v A =4 m/s ,v B =0,碰后两者速度v =1 m/s
由m A v A =(m A +m B )v
解得m B =6 kg
②损失的机械能ΔE =12m A v 2A -12
(m A +m B )v 2=12 J 答案 (1)B (2)-89E 1 -36hc 5E 1 (3)①6 kg ②12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