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动力部分课程总结体会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动力部分课程总结体会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一学期的《发电厂动力部分》课程的学习。
《发电厂动力部分》,顾名思义,主要讲解的是发电厂的动力部分。
发电厂,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连续不断的对外界提供电能的工厂;发电厂动力部分,指发电厂中,用以实现“燃料”能量释放、热能传递和热能——机械能转换的设备和系统。
发电厂主要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等。
本课程主要分三部分,即火力发电厂动力部分,水力发电厂动力部分和原子能发电厂(核电厂)的动力部分,分别介绍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和转换原理,能量转换所需设备及其系统布置,电厂动力设备的运行和控制、维护等有关知识。
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动力部分。
在本部分中,先介绍了一些火力发电厂运行的理论基础,包括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水蒸气及其动力循环,热传递的基本原理,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再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的基本设备,设备的运行,发电厂的生产系统及热经济性等。
1.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工质、热源与热力系统的概念,系统分为封闭系,开口系,绝热系
和孤立系四种;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和比体积(比容);状态的改变,即过程,包括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和循环。
热力学基本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不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并且在转换过程中是守恒的。
这一定律解决了热变功过程的数量计量问题。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指出一切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若是过程反方向进行,必须付出代价。
热力学第二定律解决了热变功过程的方向性问题,即指出热变功过程是非自发过程,要使其得以进行,必须付出代价,此代价即为一部分高温热源的能量传给了冷源,成为不可以再利用的能量。
熵增原理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量描述。
2.水蒸气基本概念包括汽化和液化,蒸发和沸腾,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水蒸气的定压形
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预热阶段,汽化阶段和过热阶段。
水蒸气在三个阶段中由未饱和液→饱和液→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水蒸气在火电厂个电力设备中的典型热力过程包括换热器内的定压流动过程,汽轮机内的绝热流动过程,通过喷管的绝热流动,绝热节流。
水蒸气的动力循环包括朗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和热电联产循环。
其中再热回热和热点联产都是在朗肯循环基础上的改进,以增加热效率。
3.热传递的基本方式有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一般情况下的传热过程均是这几种方
式的综合效果。
傅里叶定律以微分形式给出了导热体内热流量与温度梯度的关系。
一阶稳态导热包括太平壁导热和长圆筒导热。
对流换热是流动的流体与其相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是热对流和热传导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流换热包括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流动的起因,流体的流态,流体的物理性质,几何因素的影响和流体有无相变。
辐射换热是不同温度间的物体通过电磁波进行的换热。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解决了黑体辐射力的计算。
基尔霍夫定律解决了实际物体吸收率的计算。
传热学的两类命题:传热强化和传热削弱。
4.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设备,其作用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其化学能转变为热
能,并以热能加热工质以生产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
锅炉本体设备主要由燃烧设备、蒸发设备、对流受热面、锅炉墙体构成的烟道和钢架构件等组成。
锅炉的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室、燃烧器和点火装置。
蒸发设备主要由汽包、下降管和水冷壁等组成。
对流受热面是指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的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辅助设备主要包括:通风设备、给水设备、燃料运输设备、制粉设备、除尘设备、锅炉辅件等,如给水泵、送风机、磨面机、除尘器等。
锅炉设备包括煤、风、烟系统和汽水系统。
锅炉设备
的特性指标有锅炉容量,蒸汽参数,给水温度,锅炉效率等。
煤包括出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四种工业分析成分。
煤的四种成分标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
煤的特性指标有发热量、挥发分和灰熔点。
供锅炉燃用的煤粉,一般是1~300um范围内的颗粒混合物。
锅炉的制粉系统可分为直吹式和中间储仓式两大类。
磨煤机可分为低速磨、中速磨和高速磨。
煤粉燃烧分三个阶段,即预热阶段、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
电厂锅炉可以分为自然循环锅炉、控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
5.输入锅炉的热量应等于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与各项热损失之和,这一平衡关系称为锅炉
的热平衡。
计算锅炉的热效率的方法分为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
锅炉的热损失包括排烟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和灰渣物理热损失。
锅炉运行时的调节包括蒸汽压力的调节,蒸汽温度的调节,汽包水位的调节和燃烧调节。
锅炉的启动可分为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
锅炉停运可分为热备用停运和非热备用停运,正常停运和故障停运,额定停运和滑参数停运。
6.汽轮机可分为冲动式和反动式汽轮机,凝汽式、背压式、调整抽汽式、抽汽背压式和中
间再热式汽轮机。
汽轮机设备包括汽轮机本体、调节保安及供油系统和辅助设备等。
汽轮机本体可分为固定和转到两大部分,它们分别称为汽轮机的静子和转子。
静子主要包括气缸、喷嘴、隔板、气封、轴承等;转子主要包括主轴、叶轮、动叶、联轴器等。
汽轮机的主要辅助设备包括凝气设备,回热加热设备,除氧器,给水泵、凝结泵、循环水泵。
汽轮机的能量损失包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
内部损失包括级内损失,节流损失,压力损失;汽轮机的外部损失包括漏气损失和机械损失。
7.发电厂的生产系统包括热力系统和辅助系统。
发电厂的热力系统可分为局部热力系统和
全厂热力系统。
局部热力系统包括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系统,中间再热机组的旁路系统,主给水管道系统,回热加热器管道系统。
第二部分,水力发电厂动力部分。
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它是把水的位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从河流高处或其他水库内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流速冲动水轮机旋转,将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变成机械能,然后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水电厂分为堤坝式水电厂、引水式水电厂、混合式水电厂和抽水蓄能式水电厂。
堤坝式水电厂又分为河床式和坝后式水电厂。
水电厂的主要水工建筑物有坝,引水口和引水渠道。
坝又分为土坝、混凝土重力坝。
水电厂主要由动力设备和辅助设备组成。
水轮机分为冲击式和反击式。
反击式水轮机主要由水轮机室、导水机构、转轮和泄水机构组成。
冲击式水轮机主要部件有转轮、喷嘴、针阀、偏流器、主轴和机壳。
发电厂辅助设备有油系统设备、水系统设备和空气系统设备。
第三部分,原子能发电厂动力部分。
核电厂是指将核能转换为热能,用以产生供汽轮机用的蒸汽,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构成了产生商用电力的电厂。
核电厂使用的是铀或者钚的裂变反应,这种裂变反应的实际质能转换比例非常低,但是由于物质转化后的能量很大,也算是很高效的一种方式。
核反应堆可分为轻水堆(压水堆或沸水堆)、重水堆和石墨气冷堆等。
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
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
通过学习该课程,我收获了很多。
我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相互转换的基础理论,了解发电厂的工作原理、主要动力设备的组成、作用、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的基础知识,熟悉了常规发电和新能源发电的生产过程,具备了发电厂动力部分安全经济运行和能量转换的效率分析能力及其简单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