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感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感悟偶然的一个课间,在张老师的办公桌上看到《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一书,就也买了一本。

自此,我的床头,时常放着这本书和一支铅笔,每天睡前醒后,都坚持看着,并不时在书上划划圈圈,做点读书笔记,写点属于自己的,亦或留给自己的一点东西。

把书读薄,把人读厚;把书读旧,把人读新。

先从整理《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一书开始。

内容分享
1.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后者一般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更应该是一个通过长期的参透和影响才能形成思想和方法的过程。

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2.数学思想是有层次的,较高层次的基本思想有三个:(1)抽象思想,包括符号思想、分类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变中有不变思想;(2)推理思想,包括公理化思想、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化归思想、变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代换思想、逐步逼近的思想;(3)模型思想,包括简化思想、量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优化思想、随机思想和统计思想。

3.数学方法也是有层次的,基本的方法有:演绎推理的方法、合情推理的方法、变量替换的方法、等价变形的方法、分类讨论的方法,等等。

下一层次的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穷举法、反证法、列表法、图象法,等等。

4.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要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深入到数学的“灵魂深处”。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提炼概括。

对于学生来说,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标志是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尤其是“四基”的整体实现,体现了现代数学教育观和数学素养的新内涵,即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

5.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建立现代化数学教育观、落实新课程理念。

(2)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四能”。

6.从学生学习数学的角度来说,从特殊的知识点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原理,再上升到思想方法,更加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

心得体会
1.通过阅读,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简单的概念和技能,而是用于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方法和手段,对解决数学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数学思想方法是有层次的,有高低层次之分,每个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下又演变出一些低层次的数学思想。

2.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
通过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尤其是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的数学问题,而且对思维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由于思维水平有限,数学学习中大多学生是借助生活经验中的直观感受来进行理解、学习的。

比如作者提到:在认识10~20
各数的教学中,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教学。

把概念性的知识通过学具,让学生直观的来发现探索。

根据已学知识,先利用小棒,动手操作,摆出11:一个10和一个1,用小棒摆好后教授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从而理解11中的两个“1”意义是不同的,体现十进制的计数原理。

从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到计数器的表示,学生经历十进制的计数原理的抽象过程,渗透了抽象思想,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数的理解,为今后学习进位加法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学生而言,其生活经验有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以联系实际,导致在学习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方法时受到一定的束缚。

首先,适时渗透数学思想。

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教材中经常存在例题简单而习题难的问题,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习题确实难了,二是学生不会知识的迁移,没有知识迁移的能力,仅仅只是老师教什么会什么。

如果在教授例题的过程中,除了教授例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外,渗透解决该题时所运用的思想方法,这样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能力,解决问题时就会简单很多。

另外,在复习中渗透数学思想。

每个单元后的练习、全册书最后的总复习,都不仅仅是简单的复习知识,更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与提升。

结束语
数学思想的渗透还是刻不容缓的,在动手中思考,在动手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读完这本书,一个个概念教会我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一个个案例教会我如何去实践,我将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