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与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科学与技术收获
在刚开始看到我们要学习学习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的时候,我首先关注到的内容是技术,当时在拿到课表后我认为这门课程可能更多的是介绍当前比较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实例,但是真正进入到了这个课堂我却发现与我所想象的完全不同,我也真正认识到了学习科学与技术的真正含义所在,我认为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是我们作为老师所需要的,其实也是我们每个学习者所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对于自主学习者、终身学习者来说。

我们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会如何科学的学习,少走一些弯路,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效果。

一、课程过程的收获
1、课本的创新
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看到课本时觉得这门课无从下手,老师提醒我们可以查看知识导图来对我们学习的课本有一个最初的印象,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书,感觉进入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书的最开始是整本书的导航,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究竟写了写什么,涉及到了什么样的知识点,每个大的知识点下又涉及到了什么样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方便我们进行知识的建构。

我觉得这本书还令我觉得比较惊喜的点是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学习路径,为我们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学习设置了导航,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学习文化创新之旅的路径,自己在课前进行预习,在我们上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小组的方式,我们又可以选择团队学习之旅,在我们学习课程结束之后,我们还可以进行自我意识反思之旅,对我们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度的思考。

此外,还有考试创新之旅和学习技术研修之旅,为不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要。

2、以小组形式上课
我们以前也有过小组合作,但是通常的形式是我们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作业,但是在课上时间交流较少。

这门课的学习采用的是圆桌的形式,我们小组的同学围坐在一个桌子上,我们小组中的成员有两个现代教育技术和三个教育信息技术的,我们不同专业的成员在一个小组本身就可以让我们的思维和知识更加开拓。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后我们进行讨论,我们可以从我们不同专业的角度进行回答,我们回答更加的多样化,而且我们在完成我们作业的过程中也各自展现自己所擅长的部分,取长补短,让我们的作业更加的完善。

此外还有就是我们在小组讨论完成后还有机会与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不同组别间的想法再次碰撞,可以产生新的火花。

3、与非全日制同学一起上课
我觉得能够与我们非全日制的同学一起上课也是我们很大的荣幸。

我们班内的几位在职研究生都有了相关的教学经验,对于学习者的认识更加深入,能够站到更高的高度看待问题,通常能够提出比我们更加深刻、更加实际的认知,能够引起我们更加深刻的思考。

像王新玲老师,她是一名小学的数学教师,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当我们提出一些理论的观点时,她
还能够用具体的实例来为我们说明这些理论,这对于我们这些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的学生来说,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将我们从理想化的状态中抽离了出来。

而且在与全日制同学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他们能够在知识上给我们更多的补充,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也是一种引导作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终身学习者的榜样,也根据这些同学们的经历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这样对于我们来说,更加有利于我们全方面的发展。

4、以学习者为主导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以学习者为主导这个问题,我们的课堂由我们自己做主,我们在课下读书,然后把自己的读书感受记录下来还有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表达,在课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堂以我们为主,老师更多的是引导我们思考和总结,引导我们如何一步步构建起我们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在课堂中能够有收获,让我真正能够学习到东西,同时又能够产出自己的东西。

5、请不同的教师为我们授课
老师请了刘玉松老师给我们讲解微课的制作,王钰老师为我们讲解ppt 的制作,这两位老师在各自的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与技能。

两位老师也为我们推荐了多种相关的资源,方便我们今后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我觉得我们这样获得不仅仅是理论性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更容易搭建起我们理论与实际间的桥梁。

而且,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论观点,不同的老师为我们授课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想,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发散,让我们的学习视野更加广泛,而不是仅仅集中于一个方面,从而局限了我们的思想。

二、读书的收获
1、“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
我在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就看到了这句话,我觉得仿佛一下子被敲醒了,也可以看出学习我们这门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够不会被我们的时代所抛弃。

现在我们的时代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每天更新的内容已经不能以亿为单位来计算。

我们不会学习将很快就会被新的浪潮所抛弃,此外现在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能,它需要我们多方面的来协调,需要我们掌握多门技术才能够高效率、高产出的完成我们的任务。

掌握了学习的本领,我们可以随时的掌握我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技能。

2、元认知
在读研究生之前,我已经接触过元认知,但是对此还是一知半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终于认识了元认知是什么,即“个人关于自我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元认知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监控。

了解了元认知的意思和元认知的作用,我又对自己的元认知能够进行了自我检查,发现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比较弱,对我的学习起到了很小的帮助,因此我对如何培养元认知能力比较感兴趣。

在我阅读如何培养元认知能力的过程中,我看见书上有一个自检表(自我提问法),我觉得在学习之前设立一个自检表十分有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看看自己是否进行了深度的学习,
对一些重要问题是否已经明白,自己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还有就是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在学习结束之后总结自己学到了些什么,收获了什么,对于哪些方面还有比较多的疑问如果能够自己解决应该如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应该如何向老师或者是同学解释自己遇到的问题才能够收获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样我们的学习做的就是有用功而不是无用功。

才能够逐步的构建起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像一盘散沙一样,只是知道了这些知识,但是在使用时却没有办法应用。

3、创建学习化团队
在我大学的学习期间,我一直对团队学习比较恐惧,我认为团队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我不知道怎么样进行团队学习,在团队学习中学习效率甚至比个人的学习效率更低,每次团队学习后我都感觉没有什么收获。

在这本书中,有明确的内容教我们如何在团队中进行学习,这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也使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和经验,让我感觉到团队学习的重要性,是我们将来融入社会中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将来的工作一个人单打独斗是没有办法完成大型的任务的,必须要求我们互相间的合作才能够完成各项工作,但是如何能够适应我们的团队,这本书也给出了我们答案。

首先在团队中应该保持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每个人都不应该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相互之间应该都应该互相学习,保持谦逊的姿态,此外还应该有“奉献的意愿”和“放弃的风度”。

这样才能够保证团队内部的和谐稳定,构建“平等”、“真诚”“乐于奉献”“相互欣赏”“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团队,让团队变成大家庭一样。

此外在个体与个体的交流也是团队稳定进行的前提,我们要学会聆听,学会探询,学会表达,善待冲突,降低习惯性防卫。

其实我们这门课的学习还有很多很多的收获,它更多是一种理念根植于我们的大脑中,对我们将来的学习给与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成为主动学习者,让我们成为终身的学习者,让我们更好的成长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