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____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医疗机构内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管理,确保临床使用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医疗器械的选择、采购、储存、洗消、维护、使用、监测、报废等各个环节的操作,并提高医疗机构的风险控制意识和应急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医疗器械选择和采购
第一条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需要,结合临床需求和患者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科学合理选择医疗器械,并制定医疗器械采购计划。

第二条医疗机构进行医疗器械采购时,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采购管理制度,并依法选用合格的医疗器械供应商,签订合同并付费后方可采购。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合理使用的评估机制,开展医疗器械性能和安全性的评估,并制定评估报告,确保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医疗器械储存管理
第一条医疗机构应有统一的医疗器械存放区域,并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仓库,按照要求进行储存和管理。

第二条医疗器械储存区域应清洁、整洁、干燥,并具备相应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第三条医疗器械应进行分类储存,各类医疗器械应分开存放,并标明名称、型号、有效期等信息。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已过有效期、已损坏或变质的医疗器械。

第四章医疗器械洗消管理
第一条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的医疗器械特点和用途,制定相应的洗消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培训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消技术和操作方法。

第二条医疗机构应配备专门的洗消设备和器械清洗消毒剂,保障洗消设备的有效运转和清洗消毒剂的质量。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对洗消设备和器械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洗消效果符合要求。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洗消记录,记录洗消日期、洗消人员、洗消设备和器械的清洗消毒情况,并保存至少3年。

第五章医疗器械维护管理
第一条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第二条医疗机构应保证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维护和保养记录真实可靠。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维护和保养计划,对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维护和保养记录,记录维护保养的内容、时间、人员和结果,并保存至少3年。

第六章医疗器械使用管理
第一条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负责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管理。

第二条医疗机构应培训医务人员,使其掌握正确的医疗器械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使用记录,记录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使用人员、使用时间和用途,并保存至少3年。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和维修医疗器械,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

第七章医疗器械监测管理
第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第二条医疗机构应配备监测设备和专职人员,进行医疗器械的定期监测和评估,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处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监测报告,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改进建议,并保存至少3年。

第八章医疗器械报废管理
第一条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器械报废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器械的报废标准和程序。

第二条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的报废标准,对报废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处理和销毁,确保报废的器械不再被使用。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报废记录,记录医疗器械的报废情况、处理方式和销毁证明,并保存至少3年。

第九章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处理
第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发现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应及时报告。

第二条医疗机构应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医疗器械安全事件的处理工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复查。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器械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并配合调查。

第十章附则
第一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医疗机构所有。

第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的修改和解释由本医疗机构负责。

第四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工作的管理,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及相关人员在医疗器械的选择、购置、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临床科室及相关人员应依法遵守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防止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招标采购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明确安全管理流程,严格执行。

第二章医疗器械的选择和购置
第六条临床科室应根据临床需要和患者需求,制定医疗器械的购置计划,依法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采购。

第七条临床科室在进行医疗器械的选择时,应充分了解器械的功能、性能和特点,确保所选医疗器械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并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

第八条临床科室在进行医疗器械的购置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质量可靠,价格公正合理。

第九条临床科室收到医疗器械后,应进行查验,确保所购医疗器械的数量、型号、规格和质量符合要求,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供应商或上级部门反映,并及时做好记录。

第十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器械的档案管理制度,对购置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编号、标识,建立完整的档案,便于追溯和管理。

第三章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
第十一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人,做到位严格执行。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使用培训,确保使用人员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使用人员的操作技能,减少使用中出现的错误。

第十三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器械的台账管理制度,对每台医疗器械进行登记,包括型号、规格、采购日期、生产厂家、供货商等信息,并及时更新台账。

第十四条临床科室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检验与维护,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第十五条临床科室应定期组织临床工作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四章医疗器械的维护与保养
第十七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第十八条临床科室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消除潜在的交叉感染风险。

第十九条临床科室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校验和检测,确保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第二十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器械的保养记录和维修记录,对医疗器械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进行记录和备案,便于查找和追溯。

第二十一条临床科室应定期对医疗器械的存放环境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环境条件满足医疗器械的要求。

第五章医疗器械的报废与处置
第二十二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器械的报废与处置制度,合理利用和处置有问题或过期的医疗器械。

第二十三条临床科室应对报废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指定专人进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患者造成安全风险。

第二十四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器械报废记录和处置记录,对医疗器械的报废和处置工作进行记录和备案,便于查找和追溯。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对违反本规范的行为,按照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临床科室及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范的要求,做好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工作,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如因违反本规范导致患者受到伤害,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对于患者因医疗器械的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不良事件,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对于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疗器械,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予以更换或进行修理,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第二十九条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原有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按照本规范执行。

第三十条本规范解释权归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所有。

以上就是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