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再生缘》中男性形象的阴化倾向
依附与反叛 11-16
2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依附与反叛——试论《再生缘》的婚姻观与陈端生的写作心态姓名:高秀平学号: 0903019365院系:应用文理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杨卓二 一一年十一月论文评定指导老师意见:成绩:指导老师(签字)年月日内容摘要弹词归属于讲唱文学,被纳入俗文学的行列。
因为“出身”不好,它被“正统”文学所不耻,认为它是“乞儿说谎、盲子弹词”。
1954年,陈寅恪先生的《论再生缘》初稿完成,他对作者的身世、家庭等作了详实的考订,此后,郭沫若先生也先后写了《〈再生缘〉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陈端生》、《序〈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本》等文章。
继陈、郭两位文学大师之后,《再生缘》这一部弹词长篇巨制重新被认识,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相对于“正统“文学,对于它的研究尚有许多空白之处,笔者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期对此做一尝试性的初探。
若能起到引玉之砖之功效,已使笔者无限欣喜。
关键词:依附反叛陈端生写作心态目录内容摘要 (1)目录 (2)引言 (1)一、作者、家庭、婚姻 (2)1.1才女家学渊源 (2)1.2理想自由绽放 (3)1.3婚姻:美丽与哀愁 (5)二、作品、人物、时代 (7)2.1作品简介 (7)2.2女扮男装现象分析 (9)2.3人物分析 (10)2.4古代婚姻观演变与妻妾制度 (13)2.5时代背景 (15)三、不凡之理想 (16)四、结论 (19)五、参考文献和论文: (21)致谢 (22)引言我国讲唱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今所知最早者为唐代的变文。
自唐而下,历代均有各种名称不同的说唱艺术:宋有陶真、鼓子词,金元有诸宫调、词话,明有道情、宝卷。
到了清代中叶,弹词、鼓词和子弟书等蓬勃发展起来。
①弹词文本作为一种文学读物,实际上是一种韵文体长篇通俗小说。
它的创作对象基本上是针对“闺中人“和市民阶层的。
所谓”闺阁名媛,俱堪寓目;市廛贾客,亦可留情。
”②优秀的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再生缘》问世已经两百多年了。
比较《再生缘》与《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
比较《再生缘》与《傲慢与偏见》中地爱情观摘要:《再生缘》与《傲慢与偏见》都是同时代地女作家所写,虽然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但是她们笔下地爱情却是有着许多地相似之处,尤其是女主人公身上也有许多地共同优秀品格.比较《再生缘》与《傲慢与偏见》中地爱情观,对于当下社会人们对于爱情地观念也有一定地指导作用.关键词:《再生缘》、《傲慢与偏见》、爱情观一、相同点、爱情地地位.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描写了五种婚姻观,但是只有伊丽莎白与达西地婚姻才是建立在爱情之上地,这虽然是作者提倡地婚姻,但是从书中可以看出爱情在婚姻中地地位是十分低地,甚至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上爱情地地位都比较低,婚姻地建立更多地是建立在物质和地位之上.《再生缘》中也是如此,孟丽君与黄埔少华地婚约是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地,在他们订婚之前甚至都没有见过面,何来爱情.至于黄埔少华与刘燕玉地婚约也只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地责任,而苏映雪因为梦中与黄埔少华定下婚约更是单相思.b5E2R.、爱情与社会地位.“凡是有钱地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了一条举世公认地真理.”达西对伊丽莎白地傲慢来自于他高贵地身份和庞大地家产,地位地悬殊造成达西对伊丽莎白傲慢,而伊丽莎白也对达西产生偏见.这在世纪末世纪初,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女性在经济、社会、家庭方面对于男性地依附,金钱和地位在婚姻中占地比例非常之高地情况下是无法避免地.在同样为男权社会地中国,地位在婚姻中地体现表现在门当户对.《再生缘》写地是提督公子皇甫少华与尚书府千金孟丽君这对才子佳人地故事,且看书中对少华才貌地描写“面映梨花含夜雨,眉分柳叶带烟绡.秋水冷冷生眼媚,春风淡淡上窗娇.朱唇一点胭脂染,玉耳双垂白粉描.”“胸怀壮志安边戍,腹隐奇才报圣朝.凛凛英贤堪绝世,堂堂侠气可冲霄.”与丽君地“莫道丰姿堪绝世,犹觉情性亦清真”,正是天生一对人,因此他们地姻缘得到很多地祝福与帮助.p1Ean.3、女主人公地性格相似.伊丽莎白虽然也深爱着达西,但在她知道达西破坏了她姐姐地姻缘后,伊丽莎白生气地喊着“就算是全世界地男人都死了我也不会嫁给你”,这体现了伊丽莎白地自尊自爱.她忍受不了达西地傲慢,也就不会接受这样地爱情.然而在达西为了爱放下傲慢时,伊丽莎白也能勇敢地改掉自己地偏见,违背当初地誓言选择与达西在一起.在达西几次地求婚上,伊丽莎白地态度是不同地,这主要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地追求.伊丽莎白地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强烈地自尊心,不仅吸引了达西也吸引了大批地读者.DXDiT.《再生缘》虽然写地是女扮男装、中状元、当丞相地俗套情节,但是在古代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纵有万般地才情也只能待在后花园自娱自乐地无奈下.孟丽君能够女装换男装走出闺房到外面地广阔世界中去展示自己地才华,并且高中状元治理国家.这在女性地位低下地社会里,给那些还在受着封建压迫地女子带来了点点地慰藉.所以这些俗套地情节恰恰反映了女子思想地觉悟,想要在男权社会争取自己地地位.孟丽君经天纬地地才情、勇敢果断地性格,真乃奇女子也.RTCrp.二、不同点、对待婚姻地态度.这一点是我个人认为最大地不同之处,西方与中国地爱情观本就有着本质地差别.如果伊丽莎白是勇敢追求爱情,有自尊有追求地新型女性.那《再生缘》在情爱上就有点落于俗套,演了一出才子佳人大团圆地狗血故事.达西与伊丽莎白地爱情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建立在平等地基础上地,可以说女子都渴望着这样地一段爱情.可是孟丽君与皇甫少华中间还有一个刘燕玉,最后也是三美一夫大团圆,这可真是屈就了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地丽君.夫为男子者,可蓄多妾,而妇人则不应忌,此男尊女卑,吾国传统夫为妻纲之教条也.《再生缘》并没有打破这一教条,绕是孟丽君这般地才情品貌也只得与其他地女子共侍一夫.所以伊丽莎白地爱情在现今也被许多人羡慕着,但丽君最后地结局实在不能算圆满,她虽因家庭变故走了朝堂一遭,但最后还是归于平凡.这一结局使得孟丽君身上传奇女子和反男权地特点黯淡了许多,实在令人可惜.5PCzV.2、对承诺地遵守.这一点在《傲慢与偏见》中涉及地十分少,但我在此比较主要还是因为《再生缘》着笔太多,因为这就是对现实社会地真实反应.不管是少华与丽君地媒妁之言还是刘燕玉与少华地口头约定甚至是苏映雪与少华在梦中地盟誓,这些女子在定下婚约那一刻,便是誓死也要遵循约定.丽君知晓要许配给刘奎壁,宁愿以死来保全自己地名节.苏映雪只是因单相思在梦中许下地诺言,也是在用生命守护,在与刘奎碧大婚之日跳入滇池.燕玉也早已把自己当做了少华地人,如果少华不愿意迎娶她,那燕玉宁愿独守空闺.书中女子对她们许下地婚约都在用生命来守护,这其实就是古代女子地贞洁观.在男权之下,女子不仅要坚守自己地贞洁,男人三妻四妾女子还要做到不能有妒忌之心.jLBHr.3、有无缘分.《再生缘》中有许多怪力乱神之说,并且开篇便交代了皇甫少华与孟丽君地前世缘分今生姻缘,因此皇甫少华与孟丽君地姻缘是天赐良缘.这也就是《再生缘》中地一观点,姻缘天注定,当然这一观点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地说法.今生地结合一定源于上一世地缘分,也许是上世地一个擦肩、一个回眸、一个微笑便注定了今生地姻缘,“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情这一字最是看缘分,缘深缘浅都可能求不得,爱情有时也带上了宿命地味道.但是《傲慢与偏见》则全不讲缘分,达西与伊丽莎白是在了解后地彼此吸引彼此为爱改变自己,颇有几分现代谈念爱地意思.虽然我们看到地是缘分,但作为生长在西方地奥斯汀则不说缘分.xHAQX.比较了《再生缘》与《傲慢与偏见》地一些爱情观点,到可以借古说今谈谈现在地爱情观.现代女性可以说撑起了一片天,女性地地位得到了许多地提高.不仅可以像丽君一样参加考试进入朝堂,还可以休夫,这在古代可是做梦都想不到地吧.但是女性地地位提高了,对于婚姻也有着更多地自主权,为什么离婚率却越来越高?一直以来被批判地女子守节地观念是不是完全都是错误地?如果责任能够在婚姻中占地分量更重一点,离婚率是否会下降一点?或许我们可以稍微学习一下丽君对皇甫少华地坚守承诺,皇甫少华对燕玉地责任.如果是因为物质地泛滥,欲望地膨胀导致地离婚.奥斯汀已经告诉我们建立在金钱上地爱情是不会幸福地,只有建立在相互地尊重理解爱慕上才会有美满地婚约,聪明地奥斯汀已经在百年前就为我们指出了幸福地婚姻模式.LDAYt.参考文献:陈演恪《论再生缘》郭沫若《评再生缘》《傲慢与偏见》评论。
论《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对《再生缘》的改编
论《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对《再生缘》的改编作者:李秋菊来源:《电影评介》2010年第16期[摘要]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系根据清代中期杭州女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
在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对陈端生原著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可谓各有千秋。
《再生缘》中的故事被拟定在元成宗时代,是一部旨在颠覆男性社会、宣扬女性独立自尊的梦幻之作,塑造了一个女扮男装跻身男性权力社会并为保持这种男性角色而不懈斗争的奇女子孟丽君,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关键词]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陈端生《再生缘》改编2006年,北京金奥尼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了42集的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或名《再生缘》、《剑侠奇缘》等),由李惠民、谢益文执导,李冰冰(饰孟丽君)、黄海冰(饰皇甫少华)、陈龙(饰刘奎璧)、高鑫(饰皇上)、石小群(饰苏映雪)等主演。
《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系根据清代乾隆年间杭州才女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
改编是第二次创作,改编本必然会打上改编者及其生活时代的烙印。
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亦不例外。
在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对陈端生原著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因面向于不同时代的观众(或读者),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与弹词《再生缘》可谓各有千秋。
一弹词《再生缘》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元成宗年间。
元代云南昆明,龙图阁大学士孟士元有女孟丽君,兰襟蕙质,冰雪聪明,十五岁时成了皇甫少华与刘奎璧争聘的对象。
皇甫家与刘家同时遣媒求婚,孟士元无以为择,决定比箭射柳,结果皇甫少华夺得宫袍,被孟家选定为婿。
刘奎壁不甘失败,遂设计陷害皇甫少华,放火烧少华未遂,又假手其父国丈刘捷(其长女刘燕珠是元成宗的皇后),适值番邦侵犯山东,刘捷荐皇甫敬挂帅出征,又诬告兵败被擒的皇甫敬叛国降敌,元成宗下旨抄斩皇甫一家,少华先期逃走。
奎壁通过皇后刘燕珠使元成宗下旨,将丽君赐配于他。
说不尽的弹词奇葩——《再生缘》——05年以来《再生缘》研究期刊论文综论
表 在 《 洋 师 范 高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 2 0 年 第 4 ,作 者 张 建 时代 得 以流 传 闺阁 的 主要 原 凶 。 沙 05 期
俊。 《 再生 缘 》 的 女主 角 孟 丽 君 不但 有 自强 自立之 言行 ,还
有 自信 自尊 之 心 态 。 陈端 生 通 过 塑造 一 个 栩 栩 如 生 、与 众 不 同的 “ 女状 元 ”孟 君表 达 了 自己强 烈 的 女 性 自主 意 识 。
( 西 鸿 )的态 度 。使 父 权 制 历 史 塑造 女性 的文 化 模 式 和运 刘
凸显 了作 者对 “ 野 之 外 的真 实 ”的深 刻 认 识 : 女性 在 努 力 视
写 用 女性 这个 悲剧 角色 来丰 富娱乐 性剧 情 的陈 规都有 所 瓦解 ,在 获 取 自我 话语 权 和 摆 脱 被 一 的 艰 辛过 程 中所 付 出代 价 的精
过 程 。作 者 同 溯 了 女性 话 语 权 被 剥夺 的千 年 历 史和 女性 在 缄 默 中 反抗 的艰 难 与 勇敢 ,考 察 了 2 世 纪 女 性 作 家 的 自身 书 写 O
与 想象 ,并 由此 展 望两 性 世 界 的和 谐 与 美 好 。 笔者 还 发 现 批
“ 者 ”的 女性 复 原她 在 自我 视 闽 中 的 “ ”的 身份 是对 男 他 人 女 两 性 自身 和 谐 发 展 的最 积 极 的 体 悟 。 这 也 是 林 丹 娅 完 成
、
女 性 意 识 的 凸 显 和女 性 声 音 的 表 达
弹 词 文 学最 突 出 、 最 引人 注 目的特 点就 是 其优 秀 代 表作 调 都 是 定位 在 男 性 意识 上 的 。在封 建 时 代 女性 意 识 的 张扬 只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4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4(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1.桐城派(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清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其同乡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使桐城派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
桐城派倡明程朱之学,主八家之文,为文讲究“义法”,选取事例和运用语言,只期阐明立意所在,不重罗列材料、堆砌文字。
他们的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由于求“雅”,语言避忌太多,缺乏活气。
)解析:2.阳羡词派(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产生于清初变幻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浓厚的乡土色调。
成员有徐喈凤、万树、曹亮武、蒋景祁、陈维崧,以陈维崧成就最高。
他们或是遗老逸民,或是忠烈后裔,词作多述民生之哀和故土之思,激荡楚郁,凄苍清狂。
)解析:3.弹词(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有“国音”和“土音”之分,以琵琶和三弦为伴奏乐器,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等组成。
多用第三人称叙述,语言浅近,韵散相间,以七字韵文为主。
一般篇幅庞大,一部作品可以连续演唱几个月(短小者也要三五天)。
作者多为女性。
)解析:4.子弟书(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鼓词的一支,只说不唱,演出时用八角鼓击节,佐以弦乐,由清代八旗子弟首创,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
浅谈弹词《再生缘》中的几个小人物形象
弹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体,在民间和闺阁之中都颇有影响,而《再生缘》是清代弹词中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共二十卷,前十七卷由乾隆年间的杭州女子陈端生所著,后三卷是比陈端生稍晚的梁德绳所续。
《再生缘》在六七十万字的篇幅里大多是七言排律的形式,作者以其卓绝的才情、幽默的笔触、细腻灵动的手法,讲述了云南女子孟丽君的传奇故事。
这部弹词作品在几个光彩夺目的主角之外,还有许多配角人物,如皇甫少华、刘奎璧、元成宗、苏映雪、刘燕玉、皇甫长华等,他们个个也都个性鲜明、性格饱满,对于整个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另外作品中还有一类小人物,他们身份低微,为人奴仆,出场不多,涉及笔墨也很少,但在有限的篇幅里,依旧能看到他们的突出风采和一些典型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存在对于《再生缘》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鉴于他们的地位,统把这类角色称为小人物。
本文拟从婢女荣兰、仆人江进喜、乳母江妈、宫女窦含香四个小人物着眼,谈一谈《再生缘》中这类小人物形象。
一、忠婢荣兰《再生缘》中给我们塑造了很多突出的女子形象,有聪明自得的孟丽君、温柔娴静的苏映雪、娇小可人的刘燕玉、端庄稳重的皇甫长华、率性洒脱的韦娥等,她们似朵朵浪花点缀了《再生缘》这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而孟丽君的婢女荣兰也是其中小小的一朵,她与主人公孟丽君的关系是主仆,小姐孟丽君并不像传统的大家小姐一样固守深闺,只囿于男女之情或是伤春悲秋,那么婢女荣兰也便不仅仅是陪伴解闷或者为他们的爱情穿针引线。
荣兰虽然身份低微,却是唯一一位在孟丽君走出家门开展宏图大业中全程贴身陪伴的人,她粗壮诙谐、伶俐机智、吃苦耐劳、忠心耿耿。
婢女荣兰正式出场是在“孟丽君花烛潜逃”一回,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同为官宦之子的皇甫少华和刘奎璧同时向才貌双全的云南总督之女孟丽君求亲,孟父无奈定下比箭定亲的主意,两家比箭中,皇甫少华胜出,而刘家势大,于是不满结果怀恨在心的刘奎璧便构陷皇甫一家,并借强权请来圣旨要强娶孟丽君,不愿受胁迫为全贞洁的孟丽君决议逃家避婚。
陈寅恪:论再生缘
陈寅恪:论再生缘地变天荒总未知,独听凤纸写相思。
高楼秋夜灯前泪,异代春闺梦里词。
绝世才华偏命薄,戍边离恨更归迟。
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
寅恪少喜读小说,虽至鄙陋者亦取寓目。
独弹词七字唱之体则略知其内容大意后,辄弃去不复观览,盖厌恶其繁复冗长也。
及长游学四方,从师受天竺希腊之文,读其史诗名著,始知所言宗教哲理,固有远胜吾国弹词七字唱者,然其构章遣词,繁复冗长,实与弹词七字唱无甚差异,绝不可以桐城古文义法及江西诗派句律绳之者,而少时厌恶此体小说之意,遂渐减损改易矣。
又中岁以后,研治元白长庆体诗,穷其流变,广涉唐五代俗讲之文,于弹词七字唱之体,益复有所心会。
衰年病目,废书不观,唯听读小说消日,偶至再生缘一书,深有感于其作者之身世,遂稍稍考证其本末,草成此文。
承平豢养,无所用心,忖文章之得失,兴窈窕之哀思,聊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云而。
关于再生缘前十七卷作者陈端生之事迹,今所能考知者甚少,兹为行文便利故,不拘材料时代先后,节录原文,并附以辨释于后。
再生缘第二十卷八十回末,有一节续者述前十七卷作者之事迹,最可注意。
兹移写于下。
至有关续者诸问题,今暂置不论,俟后详述之。
其文云:再生缘。
接续前书玉钏缘。
业已词登十七卷,未曾了结这前缘。
既读(“读”疑当作“续”)前缘缘未了,空题名目再生缘。
可怪某氏贤闺秀,笔下遗留未了缘。
后知薄命方成懺(“懺”疑当作“谶”),中路分离各一天。
天涯归客期何晚,落叶惊悲再世缘。
我亦缘悭甘茹苦,悠悠卅载悟前缘。
有子承欢万事定(“定”疑当作“足”),心无挂碍洗尘缘。
有感再生缘者作(“者作”疑当作“作者”),半途而废了生前。
偶然涉笔闲消遣,巧续人间未了缘。
寅恪案,所谓“再生缘。
接续前书玉钏缘”者,即指玉钏缘第三一卷中陈芳素答谢谢玉辉之言“持斋修个再生缘”及同书同卷末略云:却说谢玉辉非凡富贵,百年之后,夫妻各还仙位。
唯有(郑)如昭情缘未断,到元朝年间,又临凡世。
更兼芳素痴心,宜主怜彼之苦修,亦断与附马(指谢玉辉)为妾。
《再生缘》的小说论文分解
分 类 号:单位代码:本科毕业论文“女性自我意识觉醒道路上的远行者”——从《再生缘》中的孟丽君形象看女扮男装的深层文化意蕴姓 名 孟帆学 号 201102410516年 级 2011专 业 汉语言文学系 (院) 文学院 指导教师 李明军2011届2013年12月10日摘要《再生缘》是清代女作家陈端生创作的一部优秀的弹词作品,作品中塑造了孟丽君这一女性形象。
女主角孟丽君不但有自强自立之言行,还有自信自尊之心态。
女作家陈端生塑造一个栩栩如生、与众不同的“女状元”孟丽君,通过其种种叛逆的行为,以及其悲剧的结局,表达了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
关键词:《再生缘》;孟丽君;女扮男装;女性意识;独立思想Abstract"Recycled" is the creation of a Qing Chen Duansheng authoress excellent storytelling works, works of Meng Lijun shaping the image of women. Actress Meng Lijun not only the words and deeds of self-reliance, self-esteem as well as self-confident attitude. Authoress Chen Duansheng shape a life, distinctive "female champion," Meng Lijun, through its various rebellious behavior and its tragic ending, expressed strong female self-awareness.Keywords:"Recycled"; Meng Lijun; disguised as a man;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dependent thinking目录一、《再生缘》中孟丽君的形象分析 (3)二、《再生缘》独立自由思想的影响 (4)三、明清小说中女扮男装原因 (5)四、探析女扮男装者的故事结局 (7)参考文献 (8)谢辞 (8)正文:《再生缘》不仅在文词、结构上很有特色,它还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奇女子——孟丽君。
论《再生缘》中的女扮男装群像
子, 嫣然 能够接 受一夫 多妻 , 她 一开始 的想 法是如
果恢 复女装 ,她和 苏映 雪都嫁给 少华 为妻 , 而 后 来, 少华竟然娶 了仇人 的女儿, 而且他们之 前就私
孟 丽君 易装最 初 的原因只 为逃婚 , 但 她 的想
法却不那 么单 纯 。 她 崇 尚的是“ 落 蕊奇才谢 氏女 , 广 南闺秀柳卿 云” , 而 二人“ 俱 因事急施 良计 , 接 木 移 花上帝 京 。 金榜 题名 都及第 , 到 后来 , 团圆骨 肉
・
7 4・
论《 再生缘》中的女扮 男装 群像
2 0 1 5年第 1 期
印” , 立 下汗 马功劳 , 可 以说是功 高盖 主帅 。 她们 取得 了非 凡成就 , 她 们 的思想 也在 发生 着 变化 。 卫勇娥 是 《 再 生缘》 中第一 个 女扮 男装 之 人, 她是生长在将 门的奇女子 , 女扮 男装本是 为 了
实的写 照 。 有些 男性 作家欲 借他人之 酒杯 浇心 中 之 块垒 , 通过叙 写女状元 、 女将 军等形象来表 达 同
情 或不满 。 而其 中有些 不满封 建社会 对妇 女 的压 制 的女性 也 开始 了无声 的抗议 , 如《 笔生花》 的作 者邱 心如 、 《 金鱼缘 》 的作者 孙德英 、 《 繁华 梦》 和 《 全 福记》 的作 者王 筠等 。 她们 采用 女扮 男装 的叙 事模 式 , 塑造 出诸 如谢湘娥 、 姜 德华 、 桂恒 魁等 才
2 0 1 5 年第 1 期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7 3・
论《 再生缘》 中的女扮 男装群像
李 良勇
( 泸州职 业技术 学 院 人文社 科系 四川 泸 州 6 4 6 o 0 5 )
让“孟丽君”在当下 从弹词《再生缘》到越剧《孟丽君》《再生·缘》
■陈端生 《再生缘》(清咸丰二年刻本)让“孟丽君”在当下即使遭遇变故,对于自己的才华也是深信不疑。
她对于周围的男性,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好、自小订婚的少华也好,都是平视甚至略微俯视的态度。
这一时期的陈端生,有生而为女子自尊自信,但是对于男权社会倒不一定有主观意识的反抗或者不满。
如果她的幸福生活一直这么延续下去,很可能《再生缘》也是个大团圆的结局,孟丽君女扮男装报仇雪恨之后,换上女儿装、对镜贴花黄,回归家庭。
那么这部作品也就有些泯然于大众了。
但是,不幸而又幸运的是。
写完16卷之后,她的家庭遭遇变故了。
先是母亲、祖父相继离世,她顾”“大启灵性”,对于“治家相夫课子皆非无助”。
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女性应该是德才兼备的。
这样的家庭氛围,也让陈端生姐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
这一切都让陈端生创作《再生缘》成为可能。
《再生缘》的创作风格和陈端生的人生际遇变化有非常大的关系。
弹词的前16卷写于陈端生出嫁之前,大约是十七八岁的年纪,从今天的眼光看,一个未满20岁的女孩子,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也应该称得上惊才绝艳了。
少女时代的陈端生生活很幸福,可能也因此颇有些自视不凡。
折射到她笔下,当时的孟丽君是自信的,一、当代女性角度解读《再生缘》杜竹敏:就文本而言,弹词《再生缘》是一部女人写给女人看的关于女人的作品,是当时勃发的众多女作家所写的许多长篇弹词中的一部。
陈端生能够写出《再生缘》,和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
陈端生生于1751年,1796年去世,活到45岁。
她生活的年代,是清代的乾隆年间,被后世称为“盛世”,物质生活比较发达,相应的老百姓的文化娱乐需求也就产生了。
陈端生本人又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父亲思想也比较开明。
她的祖父曾经写过一篇《才女论》,认为女性“讽习篇章”“多认典The Evolution of Meng Lijun's Theme on Stage编者按:清代才女陈端生将自己追求女性的自由、追求自身社会价值的人生理想寄托于她笔下的孟丽君,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弹词《再生缘》。
论弹词《再生缘》的主题思想及相关问题
局如何 ,不得而知 。
闲心都写入 ,自观 自得 遂编 成” (第十二卷第 四十五
在 我 国 古 代 文 学 中 孟 丽 君 应 是 一 个 特 出的 光 辉 回 ), “尽 放 精 神 来 笔 上 ,全 收 意 兴 到 书 中 ” (第
的女 性形象。她的故事离奇曲折 ,优美动人 ,为广大 十 四 卷 第 五 十 三 回 )。
文 学 ,至清 代甚 为繁 荣 ,出现 了 三 位 著 名的 女 作 叙述 云南 昆明 三个大 家族 之 间的恩 怨情仇 。龙 图
家 — — 陶 贞 怀 、陈 端 生 和 邱 心 如 ,其 中 以 陈 端 生 的 大 学 士 孟 士 元 退 休 还 乡 ,湖 北 江 陵 三 代 忠 良 皇 甫 敬
关 键 词 :再 生缘 ;陈端 生 ;孟 丽 君 ;皇 甫 少华
这 部弹词 的故 事显然 受到唐 代 以来 才子 佳人小
说 和 明 代 南 戏 的 影 响 ,传 奇 性 很 强 而 结 构 宏 大 ,且
弹 词 是 兴 起 于 明 代 中 期 的 流 行 于 都 市 的 讲 唱 极 富 创 新 的 意 义 。 故 事 发 生 在 元 代 成 宗 皇 帝 初 年 ,
《再 生缘 》广 为流 行 ,影 响最 大 。 《再生 缘 》十七 出 任 云 南 总 督 ,皇 甫 家 遣 媒 求 孟 家 之 女 丽 君 ,时 本
卷 ,if65万 字 ,是 一 部 尚 未 终 篇 的 作 品 。当 陈 端 生 在 地侯 爵兼 国丈 刘捷之 子奎璧 亦向孟 家求婚 。孟 士元
小说 本 ,京剧 及 多种地 方戏 剧改 编的剧 本 。作 者陈 男 妆 ,改 名 郦 君 玉 ,字 明 堂 , 参 加 科 举 考 试 连 中
端 生 是 清 代 江 南 著 名诗 人 陈 兆 嵛 (句 山 )的 长 孙 女 , 三 元 , 因 功 为 兵 部 尚 书 ,招 贤选 将 。皇 甫 长 华 、皇
《再生缘》中的男性意识
《再生缘》中的男性意识
霍彤彤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8)001
【摘要】陈端生创作的《再生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封建时代独特的女性形象孟丽君.她所具有的叛逆性表现了一定的女性意识,但其背后深藏着摆脱不掉的男性意识.这一点与陈端生的生活、孟丽君的道德观和她的异化本质三方面直接相关.【总页数】5页(P71-75)
【作者】霍彤彤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9
【相关文献】
1.路遥作品中的性别意识——陕北的男性化和女性对男性的依附 [J], 高原
2.解读《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女性意识觉醒 [J], 张彤彤
3.女性自我意识觉醒道路上的远行者--《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论析 [J], 陈娟娟
4.英国戏剧作品《笑口女人》中女性自觉意识与男性至上意识的碰撞 [J], 潘薇
5.试析《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女性意识觉醒 [J], 陈梦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论《再生缘》中的“阴阳倒置”现象
浅论《再生缘》中的“阴阳倒置”现象一、“阴阳倒置”的含义《易经》中认为,乾卦和坤卦是最基本的两卦,即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同时,又把乾、坤和男女结合起来,认为“乾坤成男,坤道成女”。
诸多文学作品中,男性往往是阳刚的代表,女性往往是阴柔的象征。
而《再生缘》这部作品的作者陈端生一反常态,给予孟丽君、皇甫长华等女性形象以阳刚美,赋予她们男性的刚强和智慧。
同时又给予皇甫少华、刘奎壁等男性形象以阴柔美以及传统女性的软弱特性,与女性的阳刚美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一种与传统截然相反的现象,即《再生缘》中的男女“阴阳倒置”现象。
二、男性阴化倾向的表现皇甫少华和刘奎壁是这部作品中主要塑造的男性形象,其性格特征与传统的男性有所不同,主要表现“阴化”特质。
(一)外貌的阴化描写作者从男性的外貌方面进行偏女性化的描写。
如描述刘奎壁的外貌是“面白唇红真俊杰,眉清目秀有丰神”,面容白皙,口唇鲜红,一般指女性。
对皇甫少华外貌的阴化描写则更甚,形容其为“面映梨花含夜雨,眉分柳叶带烟稍。
朱唇一点胭脂染,玉儿双垂白粉描”,“桃花映面春风起,柳叶横眉喜气生。
”白居易《长恨歌》用“一枝梨花春带雨”形容杨玉环之美,曹雪芹《红楼梦》用“两弯柳叶吊梢眉”形容王熙凤之美,以此形容男性之美,确实少见。
(二)性格特征的阴化首先,《再生缘》中的男性心胸狭窄,缺乏担当。
当刘奎壁在孟家求婚失败后感到一丝惭愧这本属正常,但他却动了“二虎相争须一损,与君断不共人间”的杀心,凸显了其内心的狭隘,缺乏男子该有的担当与气魄。
皇甫少华在其家族被抄之后,没有想要承担起重振家族的重担,而是选择逃避。
第二,优柔寡断,遇事不能果断处理。
“王爷说着泪将来,背靠朱兰袖掩腮。
”“秋水盈盈将泪下,春山脉脉已心伤。
容惨淡,意凄惶,感动情疏铁石肠,听到后来酸楚语,竟弄得,抽身难坐象牙床。
”皇甫少华在得知孟丽君的事情后,伤痛流泪,且在孟丽君多次拒不相认之后,茶饭不思,卧病在床。
《再生缘》艺术特征探析
《再生缘》艺术特征探析蔡瑜清【摘要】弹词《再生缘》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在作品艺术特征的阐释方面还相对薄弱。
本文着眼于文本,具体分析《再生缘》表现形式上的特征:《再生缘》运用小说的叙事机理和方法、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文体形式和雅化的文词演述一个女扮男装的巾帼英杰的故事,达到了叙事性和诗性的完美结合。
%There’re rich researches about Tanci "Zai Sheng Yuan", but the interpretation about its artistic features is inadequate. Focus on the text,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the expression form of "Zai Sheng Yuan": "Zai Sheng Yuan" uses the narrative mechanism of the novel, the stylistic form that mainly expresses with the form of the verse and combines rhyme with prose, and elegant diction to narrate a story about a disguised-as-man heroine. It achieves the combination of narrative and poetic.【期刊名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6页(P71-76)【关键词】《再生缘》;叙事机理;文体形式;雅化文词【作者】蔡瑜清【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39.1明清时期,弹词流行于江浙一带,乾隆年间江南才女陈端生创作的《再生缘》,是叙事体弹词的成熟之作。
《再生缘》“异托邦”的隐性表达
《再生缘》“异托邦”的隐性表达
朱铠莹
【期刊名称】《巢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6)1
【摘要】弹词《再生缘》并非只是一个“架空”历史背景、虚构空间的女性幻想之作。
作者陈端生虚拟了一个以历史为基础却超越历史现实的元代背景,构造了一个明君贤臣的错位时空;并从自我出发“分化”了两个性格迥异、且反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主人公孟丽君与皇甫少华,构成了一个独特的镜像模式。
而这埋藏于文本中的“异托邦”式的隐性表达,是身为才女的陈端生利用清代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身份优势的一次大胆的自我表达和空间突破。
【总页数】8页(P52-59)
【作者】朱铠莹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37
【相关文献】
1.异托邦中的异托邦:当代美国医生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2.“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的建构——异托邦理论视域下的《地铁》
3.异托邦与空间、秩序--福柯异托邦思想与启示
4.“异托邦”与“闯入者”:《雷雨》空间伦理的隐性表达
5.恶托邦·异托邦·乌托邦:论宋代谪宦文人贬地书写的三个维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孟丽君性格中的倒错现象探因
作者: 赵延花
作者机构: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出版物刊名: 前沿
页码: 234-236页
主题词: 再生缘 孟丽君 性格 倒错现象 原因
摘要:《再生缘》中的孟丽君男装之后所走的是封建社会男子所走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性格也在某些方面背离了所谓的“女性原则”和当时社会所希冀的女性特征,出现了一种倒错现象。
这说明一个陈端生,同时可以具备硕学伟才、风流文采、文韬武略、儿女情丈夫志等等性格因素,通过自我分身,对象化为孟丽君这个客体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7卷
第 1期
论《 再生缘》 男性形象的阴化倾 向 中
乐 继 平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 苏南京 2 0 9 ) 10 7
[ 摘 要 】 陈端生在《 生缘》中所塑造 的男性形 象有着很 明显的 阴化倾 向。本 文从 传统文化 、 者 以及观 众 3 再 作 - - [ 文章编号 ] 17 6 1—19 (0 1 0 - 10— 4 66 21) 1 03 0
[ 收稿 日期]2 1 0—1 00—1 0 [ 作者简介]乐继平( 96一) 女 , 18 , 江苏南京人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一
10 — 3
这 里 , 者 将 这 种 现 象 归 类 为 “ 性 的 阴化 倾 向” 笔 男 。 《 生缘 》 再 中男性 的 阴化倾 向主 要表 现 为一 下几 个 方
缘》 这部弹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关注。目前 , 大部 分 的研究侧 重 于对 这 部作 品的女 性 视 角 的解说 。研
究者 所关注 更多 的是 作 者 的创 作 动机 以及 作 品 中 的
女性所 展现 出 的精神 特 质 , 于 弹词 中 的男 性 关 注 对
只有这 两 种元 素互 生互 长 , 相错 相 生 , 人才 能够 达 到 平衡 状态 。这 种 状 态 所 体 现 出来 的 , 一 种男 性 阳 是 刚、 女性 阴柔 的特质 。当 阴 阳不 能调 和之 时 , 它们 就
种角度分析其形成原 因, 以期对女性弹词 中的同类现 象有所 阐释。 [ 关键词 】 再 生缘 ; 男性 ; 阴化 [ 中图分类号 】 I0 . 262 [ 文献标识码 ] A
随着 人 们 对 女 性 弹 词 研 究 的 逐 步 重 视 , 再 生 《
阳生 通 。 J 四 ” (
会 打破平衡 向着 彼此 的对 立 面发 展 。 “ 阴穷 反 阳 , 阳 穷反 阴 , 阴 以 阳变 , 以 阴变 。 【 ’ 见 , 人 故 阳 ” P 可 ‘ 在
甚少 。本文从 这一 角度切 入 , 再 生缘 》 范例 , 以《 为 试 图对 女性弹 词 中的类 似现 象进行 阐释 。
二、 再 生缘》 《 中男性 的阴化倾 向
在《 再生缘》 这部作品中, 一系列女性形象格外 出彩。笔者认为 , 这些女性形象 的成功与其 阳化特 质密切相关 。作品 中也有一系列的男性形象 , 与女 性 形象相 比 , 他们可 谓 “ 默默无 闻 ” 几 乎被 研究 者所 ,
忽 略 。其 形象 塑造 与一 般 文学 作 品 中男性 应 有 的模 式 规范很 不 相 同 ,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男 性 更 是 不 同。 与
21 年 1 01 月
江 苏教育 学院学 报 ( 社会科 学 )
Ju a o a guIstt o d ct n( oil cec ) or l f i s tue f u ai Sca S ine n Jn ni E o
Jn 2 1 a .,0 1
Vo . 7 No 1 ]2 .
海之 内 , 天壤 之 情 , 阳之和 , 不有 也 , 至 圣不 能 阴 莫 虽 更也 , 以知其 然 ?圣人 有 传 , 何 天地 也 , 日上 下 ; 则 四 时也 , 日 阴阳 ; 情 也 , 日男 女 ; 兽 也 , 日牡 则 人 则 禽 则 牝 雄雌也 。 [ ( 在 古 人 眼 里 , 间 “ 形 之 物 ” ” 3 ] 世 有 的
面:
人 , 对布 置 全 族 退 路 、 回大 局 起 不 到 任何 作 用 。 他 挽 母亲 和姐 姐 安排 他逃 走 , 以图后来 打算 , 是他 却 全 但
一
们 的传统 意 识 中 , 然 男 性 表 现 出来 的 是 阳 刚 、 虽 冷
、
理 论 基 础
在 中国传统文化 中 , 阴 ” “ 是 两 个 不 可或 “ 和 阳”
缺 的 元 素 。所 谓 “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气 以 为 万 冲 和 。 [‘“ ” ] 古 人 认 为 世 间 所 有 事 物 都 是 由 “ ” 阴 “ 两 种要 素构 成 , 阳” 它们 之 所 以不 同 , 由于 “ 是 畛域 不同, 异沈各 异”2( 。“ 回於 天地 之 间 , 於 四 【 J 凡 包
“ 念迁 化 , 死无 穷 ” 常 生 常 化 ” 是 “ 阴 阳所 念 生 “ 都 为 迁顺 时转 ” 。4 ’ 就是说 , 是这 两个 元 素构成 的 _( 也 j 正 了世 间万 物 。它 们 掌 控 着 自然 现象 的发 展 变 化 , 掌 控 着生物 的发 生 、 盛 、 落 和 死 亡 。 当然 , 类 也 兴 衰 人 不 例 外 。 “ 各 受 阴 阳 刚 柔 之 性 , 日 形 於 一 人 故 也 。 [ (4) 阴” “ ” 构 成 的不 仅 是 人 这 一 客 ”5 P3 “ 与 阳 所 .5 3 体 , 有 其 刚 柔 等 特 质 。“ 地 以设 , 而 为 阴 阳。 还 天 分
错” 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特质 。实际上, 无论男 女 , 具有 阴 阳 的 双 重 特 质 , 是 占上 风 的 特 质 不 都 只
同, 因此展示 给人 们不 同 的性 格特质 。 以上便 是 本 篇 文 章 的 理 论 基 础 , 谓 男 性 的 所
“ 化, 阴” 与这里所说的阴阳平衡 的常态下男性所显 示 出的“ 相 对应 , 阳” 即传 统意 义上 的女性化 特征 。
静、 果断等“ 的特质 , 阳” 女性表现 出的是阴柔、 含蓄、 娇媚 等 “ ” 阴 的特质 。但 是 , 无论男 性 还是 女 性 , 他们 本身 都是 阴阳 的结合 体 。“ 主 阳女 主 阴” 不 意味 男 并
着绝 对 的阴 阳界 限 , 只是 描述 了他 们 身 上 “ 阳相 而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