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中一次法与多次法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管治疗中一次法与多次法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治疗牙髓炎时临床上采用一次法和多次法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术后疼痛。
方法126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手术中采用多次治疗法,观察组则进行一次法治疗,术后统计两组患者痛疼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差异。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进行一次法和多次法进行根管手术中,术后患者痛感没有显著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应首先考虑给患者进行比较简便的一次根管治疗方案。
关键词一次法;多次法;疼痛
根管治疗主要针对牙髓及根尖周病情况的治疗手段,此外,在牙体修整、外伤等情况下也需进行根管治疗,其过程较为复杂,治疗期间会出现其他并发症,主要以疼痛不适为主,其原理是通过医学方法,除去牙髓组织和根管内部的感染物,并进行重新充填,封闭顶部,由此消除其与根尖处组织的联系,消除感染并预防再次感染[1]。
目前根管治疗法主要有一次填充法和多次填充法两种,临床上一般以手术后患者的痛感作为判断医生技术和手术成功的关键标准之一,多次治疗法虽然有步骤繁琐,易于感染等缺点,但却因为普遍认为术后疼痛感较弱被广泛应用。
为此,作者特意对本院126例牙髓炎患者进行对比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疼痛差异。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按治疗先后顺序将2013年6月~2014年9月前来本院经诊断需进行根管治疗手术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
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发,其中,女26例,男37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33岁;观察组给予一次法治疗,其中,女32例,男31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观察组手术前均对患牙进行拍片,对根管的数量、长度以及牙髓的病变等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将患牙清洁,用碧兰公司的麻醉剂局部麻醉后进行常规开髓、拔去牙髓,使用0.9% 氯化钠注射液和13%的EDTA对根管进行交替冲洗并用一系列扩挫(防止根尖阻塞)回锉使根管增大至25号以上,等到根管内部没有血液渗出,除湿干燥并置于棉捻内消毒数分钟,此为根管预备并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测定根管长度。
根管内插入相应大小的主尖,至操作长度后用加压器进行侧方加压数秒,再插入副尖,如此持续操作以充分填充根管,填充完毕后除去剩余糊剂,选择玻璃离子聚合粘固粉进行充填,拍片观察充填状况,如有超填或少填问题则修复,确定没有问题后进行封闭。
1. 2. 2 对照组术前准备、开髓、拔髓、根管预备的过程均同于观察组,但是进行完预备过程之后不进行根管填充而是先将氢氧化钙封入根管内部,以此对根管进行消毒,1周后复诊,如若没有疼痛等症状则按照观察组相同后续方法进行根管填充。
本试验操作均由同一医生独立完成,所用试液、消毒液等均相同,保证除方法以外一切相同因素以保证试验准确比较。
对两组患者根管填充手术后1 d进行回访,统计患者术后疼痛级别。
1. 3 疗效判定标准[2,3] 将疼痛分为4个等级,0级为无痛或基本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但不需要药物治疗;2级为中度疼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需要药物进行治疗;3级为重度疼痛,止痛药不能缓解,需要就医,两组患者记录、评判过程均由同一人进行。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按照判定标准评判后,观察组中,0级疼痛2例(3.17%);1级疼痛46例(73.0%),2级疼痛13例(20.6%),3级疼痛2例(3.17%);对照组中,0级疼痛5例(7.94%);1级疼痛47例(74.60%),2级疼痛10例(15.87%),3级疼痛1例(1.59%);整合两组数据可解析出,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感区别不明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髓炎是指牙髓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感染的因素导致的生理性反应,可通过牙根部器质传导联系而引起各种牙周病变,临床表征为牙疼痛难忍,甚者不能咀嚼,难以入睡。
目前针对此病变治疗方式均以根管治疗为主。
一次和多次根管治疗法不同在于,多次法第一次手术时先进行消毒物充填,需要患者反复回诊后再进行充填,由此引起治疗上的繁碎性较大,其优点是临床上普遍认为可以减少患者疼痛感;一次法则为一次手术消毒后即进行根管填充,省去患者多次手术的麻烦,其兴起于90年,并于近十几年应用于临床。
两者最主要的争论在于术后患者的痛感问题,普遍认为一次手术会增加患者的疼痛。
近年来,牙医医师也对一次法进行了很多探索和改进,使得该法技术上日渐成熟,得到了更多应用。
作者认为一次法手术成功关键在于对根管的彻底清洗和消毒,本试验中均选择杀菌强效的试液,采用交替法对根管进行反复冲洗、消毒,更为彻底消除内部感染物进入根尖周的隐患,根管填充物选为具有消毒作用的材料,可以进行二次和持续消毒,整个过程加强清洗消毒,更为可靠。
经统计软件整理资料,一次法和多次法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需要进行根管手术时,应用本试验一次根管治疗方法,不但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减少再次感染率,而且没有增加术后疼痛,可以应用与临床广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键. 前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疼痛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56-3057.
[2] 李俊亮,葛久禹,危薇. 根管治疗中一次法和多次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2):1272-1274.
[3] 付文,易小英,张伟.三种不同根管封闭剂在热牙胶一次法根管治疗术中的疼痛情况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