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与机械效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组知识补充学习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它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股数(段数)n 的确定: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从动滑轮与定滑轮中间画一条线,绳子的绕到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滑轮的就不算了.
n=4 n=3 n=2 n=2 n=3
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 费距离的多少主要看动滑轮的绕绳子的段数.
几个关系(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1)s=nh
(2)F=G总/n (不计摩擦)
其中s :绳端移动的距离h :物体上升的高度
G总: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力,G总=G物+G动
F:绳端所施加的力n :拉重物的绳子的段数
F=1/n x(G 物+G 动)
机械效率突破
一、机械效率定义
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力,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

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符号n,读作:易塔
用公式来表示:n =W有/W总*100%
其中n表示机械效率,W有用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

注意: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它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为百分数
在计算机械效率时,注意物理量名称所标示的意义。

总功:即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称之为动力功,也叫输入功。

理想机械:W总=W<用,W输入=W^输出,W动=w阻。

实际机
械:W总=W<用+W额外,W输入=W^输出+W额外,W动=W<用阻力+W无用阻力
意义:一台机器所做的有用功与总功越接近, 这台机器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但不会超过1 也就是100%。

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有用功所占比例越大, 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就越高, 机械的性能就越好。

二、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
根据公式可知:如果有用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减小额外功.(减少机械自重. 减少机械的摩擦)来增大机械效率, (例如我们用轻便的塑料桶打水, 而不用很重的铁桶打水, 就是运用这个道理);如果额外功不变, 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例如, 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会发现同一个滑轮组, 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了,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时,减小额外功更好。

三、机械效率问题的基本思路机械效率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内
容紧密地联系
起来,综合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

下面谈一谈解答机械效率问题的基本思路:
1. 首先应认真审题,搞清题目中的物理现象及过程。

2. 计算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根据人们使用机械的不同,有用功的计算也不尽相同。

例如:(1)若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升重物,那么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重物的重力为G提升的高度为h,则W有用=Gh,而总功是人们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所做的功(总功等于动力乘以距离);
(2)如果使用机械的目的是在水平面上平移重物,那么克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就是有用
功。

设摩擦力为f,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则W有用=fs。

3. 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题时还应注意有关的几何关系。

如果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若重物升高hm承拉重物的绳的股数是n股,则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动力作用的绳端移动的距离是重物上升距离的n倍。

如果使用滑
轮组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若物体移动Xm随担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的绳的股数是n 股,则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X,动力作用的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4. 最后,选用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中求解。

四、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忽略摩擦力与绳重)
方法(1)
n =W<用/W总
=Gh/Fs
=G/Fn
=G/Fn=G/(G+G 动滑轮)
=G/G 总
其中F=G总/n •
G为物重,
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
F为拉力大小,
s 为绳子上升的高度,
n是绳子绕数(与动滑轮相连的)。

方法(2)
n =W<用/W总
=Gh/G 总h
=Gh/(G+Go)h
=G/(G+Go)
G总为动滑轮与物体总重,
Go为动滑轮重。

五、斜面机械效率公式
n =W<用/W总=Gh/Fl G为物重,h为斜面竖直高度,F为拉力大小,I (long )为斜面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