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教版化学九上《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教案(word版) (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了解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具
板书设计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响的式子。

2.意义:
(1)表示反响物、生成物、反响条件;
(2)表示反响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导学过程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复习提问]
1.小测验:用符号表达出以下化学反响(
(1)碳在氧气中燃烧
(2)磷在氧气中燃烧
(3)电解水
(4)过氧化氢分解
(5)加热高锰酸钾
二、小组合议由两名学生板演投影展示1.(1)C+O2CO2
(2)P+O2P2O5
(3)H2O H2+O2
(4)H2O2H2O+O2
2.口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思考]刚刚同学们上黑板表示的5个反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设问]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响物、生成物和反响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
[追问]这种式子叫什么?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紊符号来表示,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今天我们又知道化学反响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又具有哪些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
[设问]什么叫化学方程式?请大家阅读课本P92寻找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总结]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响的式子。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CO2;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响可表示为:4P+5O22P2O5。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响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设问]化学方程式具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2进行总结(以木炭燃烧为例)。

三、展示交流
[总结]由刚刚同学们的阅读和答复可知化学
(5)KMnO4K2MnO4+MnO2+O2
[学生答复]
答复
[答复]有。

[答复]化学方程式。

投影展示
学生阅读[答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响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学生阅读
[答复]化学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

1.表示出了反响物、生成物以及反响条件。

如:C+O2CO2反响物为C和O2,生成物为CO2,反响条件为“点燃〞。

2.表示出了反响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方:C
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

(1)表示出了反响物、生成物和反响条件。

(2)表示出了反响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板书]2.意义:投影展示
(1)表示反响物、生成物、反响条件;
(2)表示反响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思考]对于4P+5O22P2O5这个反响,反响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方何表示?
[讲解]计算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时,应将反响物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这样的计算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而且将反响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化简后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如124+160=284,31+40=71。

[总结]可见化学方程式与元素符号、化学式一样,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我们来看下面的讨论题。

[学生讨论]
[总结]可见化学方程式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它所提供的这些信息选择适当的物质和条件来制取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思考]试着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铝在氧气中燃烧。

+ O2 CO2
12 ∶ 16×2 ∶ 12+16×2
12 ∶ 32 ∶ 44
即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响,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学生思考
[投影]展示讨论
[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响条件等方面考虑,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应你哪些信息?
1.粗铜丝外表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响。

CuO+H2Cu+H2O
2.金属镁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氧化镁和铜。

Mg+CuO MgO+Cu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5.氢气燃烧。

四、梳理整合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方
程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它既
可以知道反响物、生成物和反响条件,又可以知道
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问的质量关系,使人一目了然。

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应我们的信
息,选择适当的物质与条件进行反响,生成我们所
需要的物质。

师生共同小结
教学札记
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综合素质。

4.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实例,供学生讨论、探究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
第二课时物质溶解的量
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
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
硝酸钾、蔗糖。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2.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3.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4.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5.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
烧杯、蔗糖。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讨论以下各题是否正确?
1.某溶液一旦到达饱和,便无法再多溶原有的溶质了。

〔改变条件可多溶〕
2.饱和溶液必定是很浓的溶液。

〔不一定〕
3.在溶液中有固体长期存在,该溶液必定饱和。

〔该固体是什么?是什么物质的饱和溶液?〕
4.在溶液中,物质被溶剂溶解了的量称为溶解量。

[引入新课]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我们讲过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氢气、一氧化碳、碳酸钙、氢氧化铜难溶于水等,这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水〕里溶解的能力各不相同。

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板书]一.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物质本身的一
种属性〕
1.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溶剂的性质、结构有关。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性不同。

[讲述]如食盐易溶于水,却很难溶解在汽油中;油脂容易溶解在汽油中,
却很难溶解在水中;碘容易溶解在酒精中,却很难溶解在水中。

[板书]2.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性不同
[讲述]如同温度下,等量的水中,蔗糖比食盐溶解的量多。

[板 书]3.物质溶解性常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情况源:Z+xx+] [提 问]“油脂的溶解性很差〞,对吗?〔不对,没指明在何种溶剂中〕 [讲 述]物质的溶解性用什么来衡量呢?也就是说以什么标准来比拟物质溶
解性大小呢?这个标准能精确的告诉人们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多少物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板 书]二.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中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
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g 溶剂里〔一般指水〕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
[讲 解]①我们上节课学到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性会增大,也就是说在一定量
的溶剂中温度不同溶质所溶解的量不同,即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大小有影响,因此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

②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的量制定一个标准,即溶剂的量要一定,规定用“100g 溶剂〞作为标准。

③因为每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和不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不同,所以规定不同固体物质溶解度都应到达饱和状态下,即在100g 溶剂里,固体物质溶解能力到达最大限度。

④固体物质的量的单位规定为克,与溶剂的量的单位一致。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溶液到达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

又如在20℃时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1.6克,那表示在20℃ 100克水里溶解31.6克硝酸钾是溶液到达饱和状态,它同时还表示了溶剂质量为100克时,溶质及饱和溶液的质量。

[板 书]2.
[探究活动]依据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讨论交流]完成教材空白
[讲 述]由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有关,因此在谈及物质的溶解度时,应指明温度。

[板 书]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
4.溶解度曲线是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的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意义:①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是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④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交点所示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板 书]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阅 读]P.192
[板 书]1.定义: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到达饱和状态时的体
积。

2.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溶解度/克
〔室温/20℃〕 >10 >1 <1 <0.01
溶解性分类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讨论交流]P.194
[小结]1.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解度是对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量的量度,如果溶液未饱和,则不能进行这种量度。

2.溶解量、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及三者关系。

3.溶解度与温度密切相关,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同,由此可画出溶解度曲线。

气体溶解度还与压强有关。

[布置作业]P.194习题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