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总复习:物质转化与推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项总复习:物质转化与推断
1、图中的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其中A是盐,常用做建筑材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有的一种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F、G是碱。
它们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A、B的化学式:A B;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G在实验室必需密封保存的原因:。
【答案】
解:(1)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一种盐,常用作建筑材料,所以A是碳酸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的一种酸,所以B是盐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D和C,C和碱F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C 是二氧化碳,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所以E是碳酸钠,二氧化碳和G反应会生成碳酸钠,所以G是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碱F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 是CaCO3,B是HCl;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 (OH)2=CaCO3↓+2NaOH;
(3)物质G在实验室必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吸水潮解,与CO2反应。
故答案为:(1)CaCO3,HCl;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吸水潮解,与CO2反应。
2、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A、B均为无色气体,X为固体,Y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试推断:
(1)乙、戊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丙+X→F+Y):。
【答案】
解:(1)A、B均为无色气体,X为固体,Y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所以Y 是二氧化碳E、F为常见金属,无色液体甲通电会生成无色气体A、B,所以甲是水,A、B 是氢气或氧气中的一种,戊是浅绿色溶液,所以戊中含有亚铁离子,金属E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戊和气体单质A,所以E是铁,A是氢气,B就是氧气,戊是硫酸亚铁,溶液丁是蓝色,所以丁中含有铜离子,丁和铁会生成硫酸亚铁,所以丁是硫酸铜,黑色固体丙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所以丙是氧化铜,金属F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F是铜,氧气和金属E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乙,黑色固体乙又会转化成铁,所以E是铁,乙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气体X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X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戊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Fe3O4、FeSO4;
(2)丙+X→F+Y的转化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
故答案为:(1)Fe3O4、FeSO4;
(2)CO+CuO Cu+CO2。
3、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解:(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碳酸
钙和C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D是CaCO3;
(2)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O2+C2CO;
(3)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CO2+2Na2O2=2Na2CO3+O2。
故答案为:(1)O2,CaCO3;
(2)CO2+C2CO;
(3)2CO2+2Na2O2=2Na2CO3+O2。
4、A-K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是A-K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是生命的源泉,常温下为液态,其中H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和E是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G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
(1)A的化学式,J的化学式
(2)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3)请写出D物质的一种常见用途。
【答案】
解:根据A~K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根据“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A为甲烷;根据“C是生命的源泉,常温下为液态”,则C为水;根据“其中H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H为碳酸钙;根据“B和E是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根据“G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则G为铁,结合图框,则K为氧气,I为碳,E 为一氧化碳,F为氧化铁,J为氧化钙,D为氢氧化钙,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A为甲烷,则A的化学式CH4,J的化学式CaO;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③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Fe2O3+3CO2Fe+3CO2。
(3)根据分析,D为氢氧化钙,则D物质的一种常见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
(1)CH4,CaO;(2)①Ca(OH)2+CO2=CaCO3↓+H2O,③Fe2O3+3CO2Fe+3CO2.(3)改良酸性土壤。
5、A、B、C、D、E、F、H、G均为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E、F常温下为液体,B为无色能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B ;E ;Q ;F ;M .
(2)写出反应②、③、⑤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⑤.
【答案】
解:A为暗紫色固体,所以猜想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C、D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中的一种,B为无色能支持燃烧的气体,B 和N反应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Q,所以B是氧气,Q是二氧化硫,N是硫,E、F常温下为液体,D和E反应会生成D、F和氧气,所以D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I和氧气产生白烟,I是红磷,J是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锰和G反应会生成氧气和H,所以G是氯酸钾,H是氯化钾,氧气和K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M,所以K是铁,M是四氧化三铁,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B是氧气E是过氧化氢Q是二氧化硫F是水M是四氧化三铁,故填: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硫;水;四氧化三铁;
(2)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填:S+O2SO2;
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
⑤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4P+5O22P2O5.
6、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下图所示为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B是一种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C气体可用于灭火,X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箭头所指为生成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固体的俗称;
(2)反应①发生的条件是;
(3)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解:A能够分解产生B和C,B是一种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C气体可用于灭火,X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能够和A反应产生C,因此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X是盐酸;E是红色粉末,能够和X-盐酸反应产生G,G和F反应产生红褐色的沉淀H,因此E是氧化铁,G是氯化铁,氯化铁和碱-F反应产生氢氧化铁;F是D反应产生的,D是氧化钙反应产生的,因此D是氢氧化钙,F是氢氧化钠,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D是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故填:熟石灰、消石灰;
(2)碳酸钙分解的条件是高温;故填:高温;
(3)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4)反应④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7、如图A、B、C、D、E、F是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其中D、F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E是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绿色能源。
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箭尾的物质可转化成箭头的物质:“一”表示两端的物成能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己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和B的化学式:A ; B 。
(2)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E→D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解:(1)A、B、C、D、E、F是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D、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所以D、F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绿色能源,所以E是酒精,A生成的B、C可以互相转化,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会与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B是水,C是氧气,D是二氧化碳,F就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B 是H2O;
(2)D→F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O2+C2CO;
E→D的反应是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故答案为:(1)H2O2,H2O;
(2)CO2+C2CO;
C2H5OH+3O22CO2+3H2O。
8、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H是一种有毒气体,G为氧化物,K可做补钙剂,难溶于水,E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G的化学式为。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写出物质H的一种用途。
【答案】
解:(1)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所以A是高锰酸钾,H 是一种有毒气体,所以H是一氧化碳,G为氧化物,K可做补钙剂,难溶于水,所以K是碳酸钙,E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B 和E反应也会生成C,所以C是氧气,B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D是锰酸钾,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I是二氧化碳,G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J是氢氧化钙,水和G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G是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①是高
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2)G的化学式为CaO;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物质H的一种用途是:做燃料。
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
(2)CaO;
(3)复分解反应;
(4)做燃料。
9、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3)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④;
(4)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
(5)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答案】
解:(1)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以B为过氧化氢溶液,B会转化成D,所以D是水,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由于A、B反应生成物中竟然依旧有A,说明A为催化剂,所以应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是氧气,A是二氧化锰,F是盐酸和E反应生成的黄色溶液,所以F 是氯化铁,氧气和水和X(金属)能够反应生成E,所以E是铁锈,X是铁,Y是有毒气体,Y和氧化铁会生成气体Z和铁,所以Y是一氧化碳,Z是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会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C物质的化学式是O2;
(2)A是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3)反应③是铁锈和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反应④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4)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即防止铁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刷漆;(5)反应⑤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在自然界中叫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O2;
(2)催化作用;
(3)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CO2Fe+3CO2;
(4)刷漆;
(5)光合作用。
10、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A的一种用途是。
(2)B、E的化学式分别为、。
(3)E-F的化学方程式为。
(4)B→A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解:(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紫红色金属,所以A是铜,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水,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C 是盐酸,盐酸会转化成B、D,B、D都会转化成铜,所以B是氢气,所以D是氯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铜,可以制导线;
(2)B、E的化学式分别为:H2、CO2;
(3)E-F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
(4)B→A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 Cu+H2O
故答案为:(1)导电线(2)H2,CO2(3)CO2+H2O=H2CO3 ;(4)
H2+CuO Cu+H2O。
11、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
图所示。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
请回答:
(1)若A为二氧化碳,B为红棕色固体,C、D均为单质。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
②C在D中燃烧时的现象为。
(2)若B、D为碱,C和D反应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的溶液在生活中可代替洗涤剂刷洗餐具,且E和C不属于同一类物质。
请回答:
①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 、E ;
②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解: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
(1)若A为二氧化碳,B为红棕色固体,C、D均为单质,B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化铁,C是碳,E是一氧化碳,D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Fe2O3,E是CO;
C在D中燃烧时的现象为: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
(2)若B、D为碱,C和D反应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的溶液在生活中可代替洗涤剂刷洗餐具,且E和C不属于同一类物质,所以E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钡,碳酸钠会与B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C是硫酸,A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E是Na2CO3;
C与D发生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 (OH)2═BaSO4↓+2H2O。
故答案为:(1)①Fe2O3,CO;
②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
(2)①H2O,Na2CO3;
②H2SO4+Ba(OH)2═BaSO4↓+2H2O。
12、已知A、B、C、D、E分别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固体和E的浓溶液常用作实验室的干燥剂.F是常见的一种棕色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示标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C:.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B:;D+F:.
(3)D→C的转化最多可以通过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
(4)将B溶液与E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
(用化学符号表示).
【答案】
解:(1)A、B、C、D、E分别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固体和E的浓溶液常用作实验室的干燥剂,所以B是氢氧化钠,E是硫酸,A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钠都会转化成C,所以C是水,F是常见的一种棕色物质,会转化成水,所以F是氧化铁,D会与氧化铁反应,会与水相互转化,所以D是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H2O;
(2)A→B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D+F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
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H2+Fe2O32Fe+3H2O;
(3)D→C的转化是氢气转化成水,可以通过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水,所以最多可以通过2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
(4)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充分混合,生成硫酸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H2O、Na+、S O42−.
故答案为:(1)H2O;
(2)Na2CO3+Ca(OH)2=CaCO3↓+2NaOH;3H2+Fe2O32Fe+3H2O;
(3)2;
(4)H2O、Na+、S O42−.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如图中表示中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 为黑色的粉末,C为无色液体,H为紫红色固体。
(部分条件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B_____G_____。
(2)CO2通入D澄清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答案】H2O CaO CuO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
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 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
B 是氧化钙,
C 为无色液体,可以和氧化钙反应产生
D ,所以C 是水,D 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
E 、G 为黑色的粉末,E 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
F ,F 和
G 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
H ,H 为紫红色固体,所以E 是碳,F 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所以H 为铜,G 是氧化铜。
【详解】
(1)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 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B 是氧化钙,C 为无色液体,可以和氧化钙反应产生D ,所以C 是水,化学式为2H O ;B 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G 是CuO 。
(2)CO 2通入D 澄清溶液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232CO +Ca OH =CaCO +H O ()。
【点睛】
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 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
B 是氧化钙,
C 为无色液体,可以和氧化钙反应产生
D ,所以C 是水,D 是氢氧化钙,
E 、G 为黑色的粉末,E 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
F ,F 和
G 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
H ,H 为紫红色固体,所以E 是碳,F 是一氧化碳。
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 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 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C 到D 液体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
(3)D 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 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_____,观察有无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减小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硝酸钠、硝酸钡、稀硝酸硝酸银
【解析】
【分析】
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都是可溶于水的物质,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
【详解】
(1)由分析可知,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BC段时碳酸钡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和稀硝酸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随着稀硝酸的加入,从C到D液体的pH减小;
(2)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硝酸钡、硝酸钠、过量的稀硝酸;(4)因为目前不能确定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可通过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固体产生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4.A H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为红色的单质,D为红棕色物质,E为最常用的溶剂,H为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D_____、C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Fe2O3 H2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置换反应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
根据已学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E为最常用的溶剂,为水,A为红色单质,则A是铜,D为红棕色物质,则D是氧化铁,能与B相互转化,则B是铁,铁生成C,C能生成
铜,且C、E能相互转化,则C是氢气, E、G能相互转化,则G可能是氢氧化钙或碳酸或氧气,又因为H为白色沉淀,则G应是氢氧化钙,H是碳酸钙,F是二氧化碳,将各物质带入框图检验合理,推断成立。
【详解】
(1)由上分析可知D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C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反应①是铁和硫酸铜(或氯化铜或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或硝酸亚铁),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3)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5.A﹣﹣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B、D是无色气体,C为白色沉淀,A、E是黑色固体,G为红色固体,C为白色沉淀。
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
(1)写出A、E、G的化学式:A_____、E_____、G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答案】C Fe Cu 用作建筑材料 Ca(OH)2+CO2═CaCO3↓+H2O
Fe3O4+4CO 高温
3Fe+4CO2 Fe+CuSO4=FeSO4+Cu
【解析】
【分析】
A~G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 B、D 是无色气体,C 为白色沉淀,A、E、F 是黑色固体,G 为红色固体,C 为白色沉淀,B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二氧化碳高温生成D,所以D是一氧化碳,E点燃生成F,所以E是铁,F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铁,G是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由分析知,A是C,E是Fe,G是Cu;
(2)C是碳酸钙,一种用途是:用作建筑材料;
(3)①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
+CO2═CaCO3↓+H2O;
②是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Fe3O4+4CO 高温
3Fe+4CO2;
③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6.某化学老师用自己的华为手机屏幕解锁图“Z”来构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关系。
图中数字代表一种物质,“—”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已知①、②、③、⑤、⑦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⑦、⑧、⑨为三种不同状态的同一类别的物质,①和②的反应是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③由三种元素组成,⑦是常见的气态灭火剂。
请回答:
(1)将一定量的②加入到③的溶液中,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⑤和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构成⑧的微粒是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5)图中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6)若保持①、⑦、⑧、⑨对应的物质不变,史将①、④、⑦、⑧、⑨相连,可构成简单的解锁图“L”。
则④可与原解锁图中_____(选填“③”或“⑤”)相同。
【答案】FeSO4 2NaOH+CO2= Na2CO3+H2O 分子干燥剂分解反应⑤
【解析】
【分析】
①和②的反应是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则①②是硫酸铜和铁;⑦是常见的气态灭火剂,则⑦是二氧化碳;由于①、②、③、⑤、⑦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③⑤是酸和碱,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的⑤是碱,③是酸;③和②能反应,则②是铁;①是硫酸铜;③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是酸,则③是硫酸;⑦、⑧、⑨为三种不同状态的同一类别的物质,则⑧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