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 . 分歧( qí )委曲( qū )鱼塘( táng )熬( áo ) 过
B . 拆散( chāi )散步( sàn )温馨( xīn )嫩( nèng )
C . 粼粼( lín )蹲下来( dūn )毕竟( jìn )水波( bō )
D . 稳当( wěn )责任( zé )习惯( gu àn )铺着( pū)
2. (2分) (2019七上·京山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 杞人忧天庸人自扰花团紧簇随声附和
B . 神采奕奕孤苦伶仃呱呱堕地花枝招展
C . 惊慌失措狼奔豕突麻木不仁煞有介事
D . 众目睽睽踉踉跄跄饥肠辘辘犹然而生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3. (2分) (2020七下·广饶月考) 主题学习背诵填空
你的①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

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②的枝头,何以竞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竟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③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

腊梅的清香④在屋子里,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满了春的气息,尽管窗外还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⑤之中。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4. (5分) (2020七下·舒兰期末) 古诗文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

(杜甫《望岳》)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龚自珍表达自己虽辞官,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表现边关战场战斗艰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统领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

四、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3分)
5. (13分)(2020·盐城模拟)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写东西的时候可以(缓慢、从容)点儿,琢()磨琢磨。

说话的时候,除了一个一个字音之外,还有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语调,以及脸上的表情,甚至浑身的姿态,用来表示是肯定还是疑问,是劝告还是命令,是心平气和还是愤愤不平,是兴高căi()烈还是悲伤抑郁,是zhōng()心赞许还是嘲讽讥刺,等等不一;写东西的时候没有这一切便利,标点符号的帮助也极其有限。

——选自吕叔湘《语文常谈》
(1)给语段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琢________磨愤________愤不平兴高căi________烈zhōng________心赞许
(2)根据文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划线处。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6. (2分) (2020九上·百色期末) 名著阅读
“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1)以上选文出自《水浒传》,《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________的长篇小说
(2)选文中这一肖像描写的对象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7. (15分)(2018·安顺) 语言的实际运用。

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

但不幸的是,回家途中刘明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

王涛向120 急救中心拨打电话求助,然后电话告知刘明的父亲,王涛应该怎么说?
(1)对120急救中心:________。

(2)对刘明的父亲: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8. (16分) (2017九下·高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①曾经的初中,我是她的班主任,而她和我,却对抗了两年,在她黑色封面的日记本里,我是第一个被她写进“死亡日记”的人。

②怎能忘记,刚刚进入初一的她,瘦瘦高高,脸上写满了朝气、快活与新奇,虽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却仍能引人注目。

她的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满是令人感动的期待,初一上学期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

③经过整整一个漫长的暑假,我再一次迎接到的却是一个穿着时尚、傲气十足与满脸不屑的她。

因为交友的不慎,她开始厌烦学习,谈论一些不该谈论的话题,甚至在每日必穿的校服上,也写满了偶像明星的名字和不堪入目的脏话。

下课铃一响,她和几个不良同学就匆匆离开教室,找一个醒目的位置闲聊或打闹,女孩的那份矜持与文静,已经远离了她。

④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苦口婆心地把她留在办公室,试图用老师的真情打动她,她和我一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但第二天仍是我行我素;我无奈地找家长谈,家长更是无可奈何。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流逝着,每一节课,我都强迫自己投给她鼓励与期盼的目光,每每得到的却是抵触与不屑的冷漠。

我也曾歇斯底里地想硬性拆散她们,
最终得到的是她们的仇恨。

⑤初三上学期的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她的黑色封面的日记本,那个时候正流行黑色死亡日记,我被赫然地写在了首页:被写进这本日记的人,都将死去。

那个不断阻止我交友的女人,是第一个被诅咒的对象,她将第一个纳入我的日记……初见此页,我眼前一片昏黑,愤怒、委屈、辛酸,种种说不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撞击着我的心扉,整个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炸开来……良久,我心灰意冷地合上这本令人恐怖的黑色日记,走出教室。

以后的几天里,我什么都没说,只是精神恍惚,努力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事。

⑥偶尔抬眼却似乎感觉到两道充满担忧与愧疚的目光。

是她,她可能感觉到了什么,接下来的日子,她的穿着有了细微的变化,衣服的符号也在渐渐减少,看书的时候多了,三五成群的打闹少了,作业也开始规范起来……她的变化令我欣喜若狂,“死亡日记”的事,也顷刻间在脑海中消失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时时关注着她的言行,每一节课仍投以鼓励和期盼的目光。

⑦初三下学期,有同学和我探讨问题或议论某些话题的时候,我开始瞥见她站在旁边的身影,她偶尔也参与进来。

我时不时还会收到一两封不署名却充满关爱的信,从小而娟秀的字迹中,我断定是她写的,但我仍然像当初的日记一样,秘而不谈。

⑧指尖的日子宛如跳跃的精灵,等不及我挽住它的臂膀,初三毕业的日子如期降临了。

她也终于在自己最后的努力下,如愿考进了一中。

⑨毕业那天,我在学生满含热泪的拥抱中结束了三年师生相伴的日子。

那一刻,我又触碰到了那热切而又愧疚的目光,看到了想走上前又犹豫不决的身影,我仍是含着泪水对她笑着鼓励她,但她最终并没有挤到我的面前。

⑩分别将近两年,我一直没有她的消息。

偶然在菜市场,听到熟悉的叫声:“刘老师!”我急忙回头,是她的妈妈,这位妈妈热切地抓着我的手,眼眶盈着泪花,“刘老师,太感谢你这三年对孩子的不放弃。

孩子知道,她曾经的不懂事,尤其是你曾保守的那个秘密。

毕业时,她特别想与你拥抱,直到现在,就因为那份愧疚,她不敢……”
⑪听着这发自肺腑的诉说,我的心灵重重地一颤,每个孩子都在经历着成长,成长不应该伴着永远抹不去的伤痕。

放下吧,孩子,放下是对老师最好的拥抱。

(作者:刘淑贵有删改)
(1)结合语境,解释第④段划线词语。

我行我素:________
(2)阅读第④-⑨段,理清“她”对“我”从“对抗”到“接纳”的心路历程,用概括的词语填写下表。

(3)结合上下文,研读第⑥段画横线句子划线的词语,你认为“她”“担忧”什么?为什么“愧疚”?偶尔抬眼却似乎感觉到两道充满担忧与愧疚的目光。

(4)品析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指尖的日子宛如跳跃的精灵,等不及我挽住它的臂膀,初三毕业的日子如期降临了。

(5)本文的标题,有人认为用“放下是最好的拥抱”,有人认为用“黑色死亡日记”,你认为哪个好?好在哪里?
9. (20分)(2013·连云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不求甚解
邓拓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③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⑥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述思路。

(2)阅读第④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3)第⑤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
八、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 (13分) (2018七上·白城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溥幼嗜学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
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
(1)“日沃汤数次”中“汤”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张溥的博学源自于他自身七录其书的刻苦钻研,由此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九、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__ (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________ 的心情。

(2)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
十、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20九下·番禺月考) 请结合实际,以《这样也挺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3-1、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4-1、
4-2、
4-3、
4-4、
4-5、
4-6、
四、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3分)
5-1、
5-2、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6-1、
6-2、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7-1、
7-2、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八、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1、
10-2、
10-3、
九、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十、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