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阆中中学2022高二生物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睛】掌握酶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方法、操作过程,以及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图甲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将该细胞放入一定浓度 KN03溶液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细胞是否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由基是细胞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攻击磷脂分子,则自由基可能导致图甲中哪些细胞器受损?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答案】D
【解析】
【分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染色体等结构。真核生物含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详解】蓝藻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但蓝藻不属于细菌,A错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DNA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而原核生物拟核中有蛋白质,但不会跟DNA结合形成染色体,B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地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C错误;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因为根尖细胞具有全能性,故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D正确。故选D。
(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物中都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
【答案】 (1). 乳酸菌 (2). 玉米 (3). 小白鼠 (4). T2噬菌体 (5). 核酸 (6). 蛋白质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相同点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和RNA等
【解析】
【分析】
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过程:(1)酵母细胞的活化;(2)配置氯化钙溶液;(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4)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由于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酶多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3、腐乳的制作原理:
(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泡菜的制作原理: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糖类分解成乳酸。
【详解】A、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发酵产生乳酸,无CO2气体,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不需要经常拧松放气,A错误;
B、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乙醇外,还会产生CO2,B错误;
C、在缺少糖源的情况下,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C正确;
D、毛霉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因此腐乳发酵后期密封处理不利于毛霉繁殖,D错误。
故选C。
【点睛】识记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果酒的制作原理:
(1)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6H2O 12H2O+6CO2。
(2)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 2C2H5OH+2CO2。
2、果醋的制作原理:醋酸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将乙醇氧化为醋酸,反应式为:C2H5OH+CO2 CH3COOH+H2O。
【详解】(1)在联合固定果胶酶和酵母菌之前,应配制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注意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使其溶化,冷却至室温再与果胶酶或酵母菌混合。
(2)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提高果汁的产量和澄清度,从而提高红葡萄酒的产量和品质。
5.下列有关原核、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蓝藻也称蓝细菌,因其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细菌中的生产者
B.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DNA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而原核生物拟核中无蛋白质成分
C. 原核细胞不能地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真核细胞可以
D.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详解】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芳香油不溶于水,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再把油层和水层分离,除去油层中的水得到就是芳香油,故A错误;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直接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B正确;萃取法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适用范围较广,故C正确;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D正确;故选A。
C、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C错误;
D、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而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关闭出口,再用吸管将样品加到色谱柱顶端,D错误。
故选B。
【点睛】掌握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较大
B. 进行有氧呼吸的酶都附着在线粒体内膜上
C.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D.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甲基绿可使DNA呈现绿色,但无法鉴定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对蛋白质结构 破坏部位拿捏不准,认为肽键断裂是蛋白质变性失活的原因而错选B。
3.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酸缓冲液可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
B. 样品处理的过程中不需使用磷酸缓冲液
8.如图表示利用“果胶酶-酵母菌联合固定凝胶珠”生产红葡萄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酸钠能作为固定载体的特点是不溶于水、多孔性,在联合固定果胶酶和酵母菌之前,对海藻酸钠所作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果胶酶等蛋白质一类的酶,我们可以分别用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进行分离纯化以及纯度鉴定;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把果胶酶和酵母菌固定在一起生产红葡萄酒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较大,A正确;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进行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正确;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正确。故选B。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阆中中学2022高二生物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利用不同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以下关于微生物发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需经常拧松放气
B. 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只产生乙醇,而葡萄酒的口味与所用原料有关
C. 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
D. 腐乳发酵后期密封处理有利于毛霉繁殖
C. 为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集好的血样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
D. 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打开状态
【答案】B
【解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流程如下:
【详解】A、磷酸缓冲液可使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A错误;
B、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均不需使用磷酸缓冲液,B正确;
【答案】 (1). 配制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的方法熔化海藻酸钠,然后冷却至室温 (2). 果胶酶能提高果汁的产量和澄清度,从而提高红葡萄酒的产量和品质 (3). 果胶酶分子太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4). 18~25℃ (5). 防止温度和PH的变化影响果胶酶的活性,甚至使果胶酶失活
(3)果胶酶通常先与戊二醛交联,然后与活化的酵母菌一起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初级发酵时一般温度控制在_________,在发酵过程中,尤其要随时监控和调整发酵罐中的温度和pH,使其在适宜的范围内波动,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详解】A、淀粉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A错误;
B、高温、过酸、过碱只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无法使肽键解开,B错误;
C、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C正确;
7.某科研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忘记了贴标签,请你帮他判断:
(1)含有水、DNA、RNA、蛋白质和细胞壁等成分或结构的生物是玉米、____________。
(2)含有染色体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____;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乳酸菌。
不同点
体积
体积较小(约2~8um)
体积较大(约10~100um)
细胞核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拟核)
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纤维素和果胶
真菌细胞壁:几丁质(亦称壳多糖)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
蓝藻细胞壁:肽聚糖和纤维素
【详解】(1)小白鼠是高等动物,不具有细胞壁;玉米是高等植物,乳酸菌是细菌,二者均具有细胞壁。玉米、小白鼠、乳酸菌均具有细胞结构,均含有水、蛋白质、DNA和RNA。T2噬菌体为DNA病毒,无细胞结构,含有蛋白质和DNA,无水和RNA。因此,含有水、DNA、RNA、蛋白质和细胞壁等成分或结构的生物是玉米、乳酸菌。
2.下列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和淀粉酶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相同
B. 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因肽键解开而变性失活
C.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少于糖类
D. 利用甲基绿可以鉴定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淀粉、纤维素、糖元均是由葡萄糖分子形成的多糖。
2、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3)由于果胶酶分子太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果胶酶通常先与戊二醛交联,然后再与活化的酵母菌一起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
(4)酵母菌繁殖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因此在初级发酵时一般温度控制18~25℃。在发酵过程中不断释放热量会使温度升高,同时代谢产物积累使pH降低,而温度和pH的变化会影响果胶酶的活性,所以发酵过程要及时监控、调节温度和pH。
A. 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下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B. 压榨法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植物的芳香油
C. 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解中,蒸发掉有机溶剂后就可以获得芳香油
D.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答案】A
【解析】
【分析】
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法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适用范围较广,要求原料的颗粒尽量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里。
(2)玉米和小白鼠均是真核生物,核DNA与组蛋白形成染色体。乳酸菌是原核生物,T2噬菌体是病毒,二者的遗传物质均是裸露的,不与组蛋白形成染色体。
(3)T2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4)由(1)的分析可知,生物中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物质。
【点睛】首先准确判断题干中各生物所属的类别,再结合病毒的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便可准确解答各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