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丹县清泉镇寒旱区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简介
项目性质
项目性质为土地开发。

项目范围
山丹县清泉镇寒旱区土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区,位于山临高速公路、兰新铁路、山阿公路交汇区域,西面为山红公路,北面为山临高速公路,南面为兰新铁路,土地总面积333.33公顷。

地理坐标东径101°30′—101°00′、北纬38°30′—39°00′之间,平均海拔1600米。

整个项目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势平缓,交通便利,气候冷凉,光照充足。

项目规模
⑴建设规模
项目计划开发土地333.33公顷,估算总投资1000万元。

⑵投资规模
项目估算投资为1000万元
项目工期
两年,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

项目建设标准与主要任务
1. 建设标准
在结合土地开发政策的要求以及当地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本项目的规划标准:
(1)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土地开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平整的精度不但影响到开发后的土地质量,而且关系到投资大小与效益问题。

土地平整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平整,使土地更适宜耕种。

在进行土地平整工
程设计时,应在满足灌溉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土方,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同时要与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相结合。

项目区土地平整遵循因地制宜、确保农田旱涝保收、填挖土方量最小和与农田水利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坡度分区,根据不同坡度的田面宽及高度,分坡度进行平整,尽量做到格田内部挖填平衡,尽量做到区域土方平衡,做好土方调配,降低工程造价。

(2)田块设计
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管理单位,它的规模、长度、宽度、方向、形状等要素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灌溉管道系统、田间道路等作用的发挥以及机耕地效率和田间管理的方便与否,所以耕作田块的规划是项目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a、耕作田块的方向
为保证农作物的光照时间及光热量,作物种植方向为东西向,故耕作田块的长边方向为东西方向。

b、耕作田块规格
项目区田块形状以长方形为主,主要依靠机械化作业。

根据机械化工作效率要求,本项目田块依据实际地形进行划分,大小不等。

e、耕作田块高程
田面设计高程以灌排顺畅,平整土方工程量最小为原则,并控制田坎高差在0.8米以下;田面平整,高差控制在±3厘米。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a、灌排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设计灌溉保证率采用75%。

b、水质标准
项目区用水依赖低下水,通过新打机井、配套低压暗管网和“U 型渠”进行灌溉。

场地内现有新打机井2眼,井深160-200m,出水
量125m3/h,水量稳定。

水质经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在26个检查项目中,全部合格,水质良好,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规定,可为项目区提供生产用水。

c、地震设防标准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相当于基本烈度为Ⅶ度。

(4)道路建设标准
项目区田间道路系统布置坚持区内外道路系统成为一个整体的原则进行布局,并尽量节约投资、节约耕地。

根据实地,规划机耕路38条,总长38000m,西于山红公路相连。

因此,机耕路为项目区构建了较为发达的生产和运输网络,为此,项目区主要以机耕路为基础进行道路工程布局。

田间道规格为:主路路面宽16.0m,路面铺设0.2m厚的泥结碎石,路基采用0.5m厚素土碾压夯实,路面高出田面0.50m。

田间道路路面宽10m,路面铺设0.2m厚的泥结碎石,路基采用0.5m厚素土碾压夯实,路面高出田面0.50m。

2.主要任务
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配套完善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农田防护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主要建设内容为:
a、土地开发面积333.3公顷;
b、新打机井10眼;
c、新建低压暗管19条,长27750m;“U型渠”道19条,长27750m;
d、新建宽16米田间道路1条,长3000m;
e、新建宽10米田间道路37条,长54000m;
f、架设高低压农电线路11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