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宽城区:“六抓六促”激活非公党建新动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宽城区:“六抓六促”激活非公党建新动能
作者:王峻峰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2021年第08期
近年来,长春市宽城区非公党工委主动聚焦振兴发展大局,坚持创新突破、创先争优,以“六抓六促”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宽城特色的非公党建工作新路,不断推动全区非公党建工作见成效。

抓领导促合力。

高度重视非公党建工作,把非公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列为考核基层党工委领导班子及成员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区委非公党工委每年制定下发重点任务工作清单,明确工作措施、责任单位、完成时限,通过季度调研、半年总结、年终述职的方式,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区委非公黨工委牵头抓总定向、各成员单位及街镇和开发区参与配合的工作格局。

抓组建促覆盖。

聚焦“两个覆盖”持续攻坚,采取“找、招、育”等多种手段,查找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招聘党员职工,培育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推动具备条件的非公企业单独组建、商圈楼宇等集聚区进行区域联建、行业特征明显的归口统建。

针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零党员”问题,从街道社区、开发区党务工作者、有党建工作经验的退休党员中选聘256名优秀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专员”,明确职责任务,推动400余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

抓服务促发展。

以助力企业纾难解困为核心,整合机关党员、街镇社区(村)退休党员、“三长”骨干等力量,组建红帆保企工作队,常态化深入非公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助力复工复产。

充分整合非公党工委成员单位资源,组建人才、法律、科技等6个发展服务团,助企争取贷款近亿元,协调减免房租等8000余万元,解决涉法涉诉问题110多个,真正把党建工作做到职工心坎上、企业急需处。

创新实施“红联双强”行动,组建企业发展共同体,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采取党建互促、资源互通、成果共享等措施,对接产销资源,推动小微企业互促发展。

抓载体促提高。

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方式和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载体,总结提出开发区“四点一线”非公党建工作法,搭建“红帆领航”“星火覆盖”“五小工程”“双向承诺”等工作载体。

在商圈党建中,构建“1+6+N”红色组织联盟,总结提出“六驱六助”工作模式,使党建要素形成促发展合力。

在社会组织中,探索实施“一核双孵四引四促”党建工作模式,引领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激活社会组织活力。

在街道社区建立社会组织“五站合一”党建工作指导站,利用“四同步”工作法,充分整合群团和社会组织党建职能力量。

抓典型促带动。

按照“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原则,扎实开展“星级评定”专项行动,评出五星级单位2家、四星级单位14家、三星级单位28家,树立全区非公党建龙头学习标杆。

坚持全区统筹、各级培育、竞争晋级、动态调整,分级培育打造星级非公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目前已建成园区、商圈楼宇、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7个,抓点连线带片,促进整体提升。

积极开展党员典型培树,“长春工匠”赵杰等30余名企业“小典型”培育成长为受省市表彰的榜样模范。

抓基础促保障。

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单独建设不少于2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场所98个。

按照“五区一校”功能设置标准,建成2000平方米区级“红帆”党群服务中心,为“两新”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创造条件。

高标准招录75名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党建指导员,开展职业化、专业化培训,为提升非公党建工作质量和优化党务工作者结构注入“源头活水”。

加大经费投入,全区每年列支非公党工委工作经费、党组织工作经费、党务工作者津贴100余万元,为高质量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长春市宽城区非公党工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