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学校课程开发方案《享快乐扎染,绘五彩世界》汇报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小学学校课程开发方案《享快乐扎染,绘五彩世界》汇报材料
享快乐扎染,绘五彩世界——小学学校课程开发方案《享快乐扎染,绘五彩世界》汇报材料
一、课程产生的背景
1、我们的思考
在一节染纸课上,我正在教授五年级的孩子们利用宣纸的吸水性研究染纸。
当学生把一件件漂亮的染纸作品兴奋地举起来展示时,有一位同学说:“老师,这么漂亮的染纸,如果做
成衣服也一定很好看!”这个想法让我想起了上大学时研究民
间印染工艺的经历。
扎染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民族手工艺之一,由于其朴实自然、清新、健康、个性化的特点,受到我们大家的青睐。
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逐步对___产生了
兴趣,我校的很多老师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大家普遍认为,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染出的效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有一模一样,这也增加了它的艺术意味。
2、丰富的资源
我国的扎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校以课改为载体,开设了校本课程扎染传统工艺必修课和剪纸校工艺选修课。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和认识,并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我校将扎染技艺教学作为学校课程列入了课程计划,排进了三、四年级的课程表中。
为此,学校专门腾出了一间教室作为扎染教室,称之为“染乐吧”,内部配备了染色用的大锅和电磁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染色。
学校还购置了纯棉布、七色染料等课程所需材料,保证了课程的开设。
扎染技艺由“扎结”和“染色”两大模块构成,它们相互辅助,其中“扎结”是扎染技艺的根本,决定了扎染纹样的结构,“染色”则使纹样得以色彩显现。
因此,在小学扎染课程开发中,
我们以“扎结技艺”为本学段课程教学重点,以单色染或双色染技巧为侧重点。
在扎染提高阶段,学生主要研究有难度的扎结方法,如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它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
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
结合不同的染法,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染色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时间、温度、染料渗透率等,因此民间有“三分扎结七分染色”之说。
通过对染色工艺流程的熟练掌握及对染化料的充分了解,学生能够基本上控制扎染染色的进程。
在扎染课程教学法方面,我们采用引导式教学。
过去,扎染等手工染艺研究是师傅带徒弟作坊式传授经验技巧,但将这门传统技艺移植到小学课堂教学,需要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技艺的精心梳理,结合学校课程课时的设置、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等特点。
我们实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创新的乐趣。
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式扎染课程教学。
例如,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我们选择了扎染技法中较复杂但染色较易控制且能得到较好染色效果的“折叠扎缬法”,以便让学生很快得到成功的喜悦,并产生对扎染艺术的新奇感。
我们力图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带着这份心情走出教室,继而激发他们在课外、在家里去探究、去获得更多的发现。
在课程的继续阶段,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各种捆扎技法尝试,如自由扎结法、折叠扎结法、线缝扎结法、综合扎结法等。
其中,线缝扎结法为课程重点,综合扎结法为难点。
在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各种扎缬方法,体验不同扎结技巧所产生的图案效果。
而在课外,教师放手鼓励学生对扎染的各种扎缬技法进行充分地尝试,鼓励他们摆脱常规技法,大胆实验创新、创奇。
六、扎染的教学手段
扎染是一个包含多个步骤的工艺,其中包括画图案、绞扎、染布、漂洗、晾干等。
扎染的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
古代人们使用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作为染料,掺入石灰或工业碱即可染布。
现在,我们使用的是化学染料,它对人体没有伤害,是专门用于染布的。
由于扎染课程的教学主要涉及传统扎染实践技艺的传授,仅依靠口传心授难以达到目的。
因此,我们需要做大量实践演示,但是较短的课时量和简陋的实验条件又制约着实践演示的内容。
因此,使用多媒体是我们的最佳教学手段。
通过将扎染
技艺的各种技法和技法效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向各班学生播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掌握得更好更全面。
七、学校管理及保障
为了保障这些课程上得丰富多彩,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内容主要有两方面:教研组活动以教学计划制订、专业知识进修和教学活动设计、预案编写讨论等为主;学校活动以校本课程理论培训,课程纲要撰写方法介绍,课程实施检查情况反馈等为主。
每位教师每学年要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校本课程实践反思或校本课程故事。
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各召开一次学校校本课程研讨会,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反馈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逐一剖析、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共同商讨下一步对策、措施。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研究、相互观摩,开展教师论坛,开展赛课,展示课,让大家在教研中不断提高和进步。
同时学校还给教师配备了大量的有关图书,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并开通了网络,方便教师查找资料。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学生的评价是校本课程成功的关键之一。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反映了课程的实际效果,也是课程改进的重要依据。
学生的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会等方式进行。
在评价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实际表现,同时也要考虑到课程的实际效果和目标是否达到。
在评价的基础上,可以对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