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课题早已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

这就要求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

运用“赏识教育”教学模式,能实现这一目的。

“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了解理解体验和思考,充分肯定学生,发现并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造就教师自身的赏识心态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学教学模式
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要求
也就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课题早已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

这就要求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

运用“赏识教育”教学模式,能实现这一目的。

“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了解理解体验和思考,充分肯定学生,发现并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造就教师自身的赏识心态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

一、“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1、“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的主旨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人的潜在力,能树立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进取。

因此,“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发现”的特点。

2、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发现了其优点,普通的学生也能达到或超越学生的总体水平。

因此,“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具有“超越”
的特点。

3、“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的理念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学生行!让学生得到“行”的滋润,感觉到自己是好学生,在成长上觉醒,巨大的潜能就能发挥出来。

因此,“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具有“觉醒”的特点。

4、“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希望学生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抓住学生的优点不放,让学生在“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因此,“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具有“成功”的特点。

5、“赏识教育”教学教育学生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和谐,与大自然万物的和谐。

没有和谐,就没有真正的赏识,难以保证真正的成功。

因此,“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和谐”的特点。

二、“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从教育学角度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他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为,他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在相当程度上都要受到自己意识的支配。

2、从心理学角度看,“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紧紧抓住了情感因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赏识。

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

3、从实践角度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在知、情、行几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学生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

实践证明,善意的赞赏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个体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

三、“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的运用
1、在教学中要信任﹑尊重学生,学会为学生自豪、倾听、请教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
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

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信任的眼光,信任的语言,信任的手势和信任的力量。

信任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通道,即使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也不要感到失望。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应欣赏他,拥抱他,为他而自豪,
学生在教师的自豪中会变得自爱,自信和自强。

2、在教学中要理解、激励学生,学会陪伴、发掘、分享
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

赏识教育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把眼光集中在学生的优点上,这会强化他,巩固学生的行为,树立学生自信心。

而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分享。

学生若能感受到教师因他快乐而快乐,会增加成功后的自信感和愉悦感。

例如,我班学生武坤,由于表达能力差,所做的
政治作业常常文不对题,字迹潦草。

面对他的作业,我没有批评反而用红笔将他答得比较“好”的内容圈出来,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肆渲染,表扬他解答得好,让全班同学都为他喝彩。

四、“赏识教育”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思考与认识
1、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

由于学生素质不一,性格各异,需要去做细致的工作,了解每一个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后进生,差等生。

不能认为后进生,差等生就一无是处。

教师的言行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是他的终身,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2、进行赏识教育教学要有耐心,爱心
要赏识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这样。

教师既要喜欢学习好,听话,乖的学生,更要喜欢纪律,成绩差的学生,不能对他横加指责。

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

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要有耐心爱心,因为取得成功有一个反复过程。

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

3、赏识不等于骄纵
要破除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赏识就是不能批评。

赏识也不是不能批评,只是应该讲求批评的艺术。

否则,只会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膨胀他们的私欲,结果适得其反。

而对人的弱点,当然不能赏识,否则赏识便失去了它的原则性。

总之,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求,素质教育
的需要,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知识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河北省保定清苑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