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练习新人教版(ne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始龀.()荷.担()孀.妻( )箕畚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
⑵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⑶惧其不已.也已:
⑷无陇断.焉断: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许: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
C. 寒暑易.节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苦: 劳苦
4。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惩.山北之塞
古义: 今义:
②聚室.而谋曰
古义: 今义:
③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今义:
5.《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甚矣,汝之不惠!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
D。
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8.下列文言文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反问句陈述句倒装句被动句
B.反问句倒装句被动句陈述句
C.疑问句陈述句被动句判断句
D.疑问句倒装句判断句陈述句
9.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⑴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⑵洛(洛河)阳 _____________;
⑶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
10。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略
2. (1)草木(2)亡,通“无”(3)停止(4)隔绝
3. 1.D 苦:愁
4.①古义:苦于今义:处罚,警戒②古义:家人今义:指房屋、家、家族③古义:边上今义:指尾巴,末端,末尾
5. 《列子。
汤问》寓言下定决心,坚持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6.(1)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2)你太不聪明了。
课后能力提升:
7. C(C项都是“却、可是”; A项“凭”/“因为"; B项“他”/“的"; D项“向”/“比”)
8。
B
9.(1)在长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在华山北面
10.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
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