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600字2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600字27篇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1
我来自韩国,从小都在北京生长,尽管如此,对那个遥远的故乡“韩国”,依旧有着浓浓的眷恋。
我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此,深深思念韩国的结果,因此我们全家每年都会回韩国一次。
每想到要回韩国,我就充满了期待,早早的就开始在脑海里规划着,要去哪里玩、哪里吃美食、哪里逛街,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我们跟观光客走的路线完全不同,不但避开人潮,也真正享受到一个在地韩国人的生活了。
酷爱美食的我,心目中早有一个美食口袋名单,一个走透透的美食地图,在未来的假期里,我誓言要吃遍所有朝思暮想的美食,好好的解馋一番。
韩国的家乡味,最特殊的作文是在嘴吧里蠕动的生小章鱼,那种新鲜的海味,跟章鱼触须拔河的刺激感,加上辛辣的沾酱,不但有趣、其中的鲜美更是任何美食无法取代的。
在北京很多韩式的海鲜煎饼,都不如在韩国的多变化,种类之多让我不知如何选起,不管哪一种,馅料丰富加上酥脆的外皮,烫口都值得,值得一提的是沾酱,那是北京吃不到的哦!
泡菜就更不用说了,不管哪家店都一定会提供好吃的泡菜,辣炒年糕到处都有,走100步就有一家,辣辣QQ的炒糕在下雪的冬天里,不输火锅的温暖,边走边吃,
简直太享受了。
烤肉加泡菜,也是我的最爱,如果加上冷面搭配生肉泡菜,我就会是全世界最满足的女孩了。
此外韩国的猪血糕、泡面,都是我一点也不想错过的食物,你能想象吃不停的我,在假期结束后,会增多多少肥肉回来吗?我一点也不担心,只想好好吃个够后,回北京在动脑筋减肥吧!
说到这里,我的口水滴滴答答,巴不得明天就回韩国呢。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2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
不过,刀削面只是山西面食的一个最典型、最响亮的一个代表。
北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吃,可能是天儿冷,人们需要不断的吃东西,因此各式各样的小吃应运而生。
在家乡,最受欢迎的小吃就是凉粉、凉皮,其中要数浑源县的最为有名。
和食堂凉皮不同的是,家乡的凉皮更劲道,更滑,再配上特制的辣椒油、豆腐干……(好了,不说了,要落泪了,口水也都快出来了。
)吃食堂的凉皮,总归没有家乡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还有老家的面,豆面、莜面、刀削面,应有尽有,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
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
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拣起来揣在怀里。
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
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
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
“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
面团放到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
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晋中大地。
要
说这面,那可是三分面,七分料。
没有好料,一碗面也是淡而无味。
北方的甜面酱也是一绝,至今我也没弄清楚是怎么做的。
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面馆,4块钱一大
碗儿面,管饱,地道的很。
一碗面从厨房端出,浇上一勺肉汤,撒点葱花,香菜,香飘深巷。
家乡的小吃当然不知这些,真希望能在尝到地道的家乡味儿。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那里的小吃和那里的山水一样小巧而秀气,含有着一份独特的细腻与清淡。
也许是同姓的原因,在众多杭州的小吃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吴山的酥油饼。
还记得儿时的我回杭州,爷爷奶妈的老屋紧临吴山。
每当陪着奶奶在小院里乘凉,总会听到那带着浓厚地方口音的吆喝;“酥油饼——又酥又脆的油饼——”接着,我就会嚷嚷着要吃酥油饼。
奶奶慈祥地说:“乖娃儿,奶奶给你做,做出来的比卖的
还香呢。
”
记得当时奶奶撸起袖子,在白色的麻袋中舀出几勺面粉,兑上水,便开始揉面。
这其实是制作过程中最费力的一步。
只见奶奶一手按照着大盆边缘,一手用力的揉着,抬起、按下、再抬起、再按下……同一个简单的动作,奶奶重复了不知多少次。
即使是冬天,奶奶的鬓角也会缓缓地滚下汗珠。
每当这时,我便拿着毛巾,踮着脚尖,轻轻地拭去双白鬓角的汗滴。
奶奶便扭过头来,慈祥地说:“娃儿也是奶奶的好帮
手哟!”我就是那个获得赞许而欢跃的孩童,蹦着跳着,常常弄了自身一身的面粉……
随着金色的饼在油锅中泛着油泡,轻快的翻转时,阵阵诱人的喷香钻入鼻孔。
奶奶把第一个饼递给了我,我欢呼着,顾不上烫就咬了一口:脆而不碎,油而不腻,又香又甜,入口即化。
那味道啊,激活了我口中所有的味蕾。
我满足地吃着,奶奶在油锅前忙碌着还不忘扭头大声说:“小心点儿啊,别烫着!”
长大后,我吃过不同的酥油饼,但异地的再好吃,哪有家乡的味道?饼只是薄薄的一张,但它满载的,却是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那好听的儿化音总是亲切轻软;那秀丽的山水总是旖旎醉人;那可口的小吃总是香甜无比,萦绕在舌尖,久久不肯散去。
岁月的齿轮静静地转动,带走了时光,却带不走我对家乡的那份深深的依恋,带不走想起家乡时,心中溢满的美好与感动。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4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内黄县的一个小镇——楚旺,古时叫繁阳,是南北客运的集散地,北至天津、北京,南至苏杭等地的客商、小贩们都在此或歇脚或路过,有的也做些小买卖。
不同的人群带来的不同文化、不同的饮食、不同的风俗习惯。
而这座小镇,都一一接纳了。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饮食文化。
楚旺最特色的小吃是扒糕。
扒糕是用荞麦面做成的巴掌大的圆饼,用来凉拌吃。
它的颜色并不好看,呈浅灰色,但味道很好。
吃起来有点像南方的面筋。
在我的记忆中,卖扒糕的总是一个老人,个子很矮,瞎了一只眼睛,穿着一身很破旧的中山装,挑了两个类似木箱的担子。
上面的盖子放着碟碗、木制的叉子,切扒糕的刀,还有香油、芥末、醋。
盖子是活动的,轻轻向前一推,就能从下面拿出做好的扒糕。
老人把扒糕握在手中,用刀熟练地把它在掌心中切成不规则的菱形。
再舀上一小勺芥末放到特制的小茶杯中,倒上醋和香油,用小勺搅拌使它化开。
最后浇再切成块的扒糕上。
就这样,不到一分钟,一份美味可口的凉拌扒糕就做好了。
扒糕做之前就是配好的料,咸淡适宜,不用再另外配料。
加上醋的微酸,芥末特有的辛辣,香油的香味,吃在口中令人回味无穷。
在盛夏的傍晚,来一碗不但开胃,还能降温,老少皆宜。
老人们常说:“荞麦面做的扒糕,是凉性的,能降火祛暑。
”当然,多食扒糕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是有益。
据说,扒糕的做法、吃法是源于天津,一个过路的商贩留下的手艺。
于是这么一传十、十传百,扒糕盛行于十里八乡。
后来临乡也有做扒糕的,但楚旺大街的最正宗、最好吃。
一直到现在,还能看到十字街口卖扒糕老汉的摊子,那是我每次回家必去的地方。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5
在我家乡有一种很好吃的食物名叫板。
板又有各种各样,如萝卜板、酿板板、甜板、红板……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甜板了。
甜板是用米粉做成,外表看上去很像一块红砖。
用煎锅煎着,不一会儿,表面上的油就开始扑哧扑哧地乱跳,好似煎了黄金脆皮。
出锅了之后整一个甜板,看上去特别香脆,咬下一口,拉出一条长长的丝,有时,煎的焦了,会有一种糊味,感觉也不错。
煎好了的甜板四周好似围了一圈脆条,咬下去一股甜甜的香香的味道,脆脆的口感进入嘴巴,真香。
煎好的甜板可比没煎好的甜板的粘性好得多,有时咬下一口甜板,甜板就会粘在你的牙齿上或者留在舌头上,好似故意让你流连忘返呢。
甜板可不是白吃的,我曾经亲自做过哦。
首先是要用开水浇到面粉上,再是用手搓面粉,那时面粉可烫了,不一会儿,手上就被烫红了,做完这一步之后就开始搓了,搓就必须用手很用力地搓,使面粉有柔软性,搓面粉时面粉沾在手上,怎么挣脱也挣脱不开,好似陷进泥浆或者手被绑了起来一样。
这些步骤做完之后,接下来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待做甜扳的面粉发酵完毕后,就可以开始定型了。
甜板一块一块,方方正正。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开始煎了,油量很难控制,可惜我第一次煎的时候煎坏了一大锅甜板!
吃甜板的过程中,还让我懂得了个道理:不要轻易浪费粮食,因为在做甜板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大人们在搓米粉的时候的辛苦,米粉粘在手上很粘很粘。
希望你们也能尝到我家乡的美味一一甜板!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6
“一个热乎的小砂锅,冒着热气腾腾的香气,滚烫的汤汁没盖着Q弹滑嫩的粗米线,秘制臭豆腐,衬托出它无法抵挡的美味……”听到这,你一定会问:“这是什么东西,竟如此美味?”哈哈,告诉你吧!这是我家乡大姚的美味之一——臭豆腐砂锅米线!
砂锅米线的做法简单,但选材一定要好,从锅到每一个配料,都是独一的。
做砂锅米线时,要用自家做的上好砂锅,有人会问:“现在好锅无数,为什么偏要用那丑
陋的小砂锅呢?”你可别小看这砂锅,用它煮出来,会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哦!砂锅
米线的营养特别高,汤汁是用骨头熬一夜制成的,喝一口,香味迅速占据味蕾。
特别注意哦,煮米线时,不能离开,要不停地轻轻搅着,既是怕粘锅,又是防止米线煮稀或煮硬,会影响口感。
快煮熟时,要迅速放下臭豆腐,不能快,也不能慢,掌握好时间。
臭豆腐可不是一般的豆腐,它是人们秘制而成的,有独特的香味儿,吃时味道香浓可口。
豆腐下锅后,在“咕咚、咕咚”声中,拼命地吸着浓厚的汤汁。
煮
好后浇上一勺红油,盖上一勺香味十足的杂酱,撒上葱花香菜。
一碗美味无比的臭豆腐砂锅米线就做成了!
目送心爱的砂锅米线端到面前,就可以开吃了!停,停,停!先别急着吃嘛,我来教教你怎么吃?首先,夹起米线,放到勺子上,动作要快,不然软软的米线会在中途断开。
然后把勺子轻轻向下一摁,灌进汤汁,再夹起一块小小的、QQ的豆腐,
放到米线上方,在旁边放上一点肉,张大嘴巴,一口吃进嘴里,啊!滋味无穷!
写到这,我已经淌口水了。
不说了,如果你有幸来大姚玩,一定要尝尝哦!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7
我的家乡在著名的佛教圣地——天台,天台山历史悠久,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游玩的地点,而天台美食更是独树一帜,糊拉汰、扁食,五味粥、玉米糊……那些味道呀,想起来就让我垂涎三尺!
家乡众多美食中有一种以肉末和鸡蛋作馅的“麦饼”,状若圆盘,香气扑鼻,直径约有二十多厘米,厚度仅有半厘米多,一层薄薄的肉馅均匀地分布于饼内,尤为奇特的是肉馅上还裹着一层更薄的鸡蛋皮。
咬上一口,顿时鲜香四溢,齿颊留芳。
再蘸一蘸酱油、醋、麻油、辣酱之类的调味品,不要吃得太“幸福”哦!要说这肉和蛋皮是怎样包入饼内的?可以肯定地说,它并非像北方做“合子”那样用两张面皮捏合而成,比起“合子可是精致细巧得多。
对于不懂做饼诀窍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匪夷所思、巧夺天工了。
最好吃又能登得上大雅之堂的还是饺饼筒。
饺饼筒是天台特有的最具特色的节日食品。
做”饺饼筒“是个”大工程“,从洗、切、炒、糊皮、包,真是一个大的工艺流程,有点类似墨西哥鸡肉卷,不过”内涵“是不一样的。
天台的”饺饼筒“里塞得可”丰满“了,:肉片、猪肝、蛋皮、、豆腐片、粉丝、笋丝、香菇、小鱼干、黄花菜、、、等炒制成馅,依照一定顺序放到糊拉拖皮上卷制而成。
吃时不用筷子,双手捧起,大大咬一口,口感外脆里糯,肥而不腻。
筒里各色佳肴经过高温的熏蒸已不再松散而并成一个整体,多种荤素美味香气互相渗透,汇成一种绝对特殊的鲜美滋味。
吃一条还想再吃一条,一般吃到两条就心满意足了。
另外还有家乡的年糕、清明饺子,豆腐皮,也比别处做得好吃得多。
家乡的美食拴着我的胃,也时时拴着我的心。
假设你到咱们老家游玩,不吃上正宗的天台美食,那可真是白跑一趟了。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8
我的家乡在淮安,有一种小吃叫“藕饼”,一想起来,就让我直流口水。
藕饼的做法比较复杂。
首先要准备材料:第一步,把韭菜、生姜和肉剁成碎末,和着一点酱油搅拌好;再将打好的鸡蛋在锅里煎成蛋皮,煎好后也要切成碎末。
第二步,将买来的藕去掉藕节,然后洗干净,抹上一层盐,放到那里软化,这样好切,而且入味。
接下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把藕切成两层连起来的片,要小心不能切断,大概是切第一刀的时候切到2/3处,切第二刀的时候全部切开就行了,这样里面才
能塞馅。
做完前面的准备工作之后,再把准备好的生姜末、韭菜末和肉末一起倒入锅里炒熟,然后加入先前做好的蛋皮末炒匀,馅就做好了。
接着锅里倒油加热,同时将面粉和水搅成面糊,把馅塞进藕片中间,然后把塞进馅的藕放入面糊中浸一下,再放入热油锅里炸,到变成金黄色的时候捞出沥干油,美味的藕饼就做好了。
藕饼的样子看起来真诱人,金灿灿的外衣,让人看了都忍不住去咬一口啊!老远就能闻到它的香味,而且藕饼的香味还很不一样,让人闻了垂涎三尺,恨不得立马就上去吞了它!吃藕饼的时候也挺有意思的,咬一口,外面金灿灿的外衣就会“咔擦”一声被咬开,紧接着入口的是油味,但藕饼油而不腻,再接着咬下去,一股藕的香味又涌了出来,藕吃起来还有一丝甜味呢!最后就是喷香喷香的馅了。
吃一口藕饼整个人的心情都变了,吃一块还想吃一块,虽然藕饼比月饼小一些,但味道可不比月饼差一分!
这就是海安民俗小吃——藕饼!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9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东明县,那里风景宜人,民风淳朴,家乡的美食也是一绝,有王炳乾的牛肉,靳家粉肚,东明集的大西瓜,家喻户晓的西瓜酱……真是数不胜数。
不过我更喜欢家乡的西瓜酱。
家乡的西瓜酱曾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可想而知多有名吧!每天的吃客都络绎不绝。
西瓜酱不但味道鲜美,看相也不差。
光滑而又不腻的油浇在上面,一粒粒金黄色的大豆伴着一颗颗白嫩的花生,又黑又亮的花椒籽散落其间,如果想让西瓜酱更加美味,加上适量的大葱是最好的选择。
做好之后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其实西瓜酱的做法很简单:每年七月下旬,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将黄豆挑选后洗干净,在大锅里煮至八分熟,用一个竹帘或凉席均匀摊开,上盖纱布,在温暖、弱光下自然发酵,约7——10天后,豆粒上密生1——2cm长白色菌丝,让每粒黄豆
都长出一层土黄色醭。
先将西瓜去皮抓碎,姜切片,煮开盐水后加黄豆、姜再烧开一次,冷却后加西瓜入缸发酵。
在城市里,也可以用广口的玻璃瓶,瓶口用洁净的纱布密封以利透气。
每天早晚用筷子上下搅拌,充分发酵,半个月后酱体不再产生泡沫时可加入姜丝,一个月后酱香浓郁即可食用。
食用之前盛出适量,在锅里大火过一下油,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浇上一些红红的辣椒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西瓜酱就做成了。
吃西瓜酱时我喜欢用馒头夹住一些后大口吃或用馒头沾着吃。
有一次我吃西瓜酱时用馒头夹住一些后大口地吃起来,结果油流满了我的嘴角。
从此,我给西瓜酱起了一个别名——“满嘴油”。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来尝一尝这美味佳肴了?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10
说起成都的美食,我最爱吃的便是火锅了。
“觥筹交错杯杯尽,门前石狮口水流”,这句诗用来形容火锅真妙,因为火锅正是这样一种让石狮子也会馋得流口水的美食。
那火红的颜色比春联还要艳,还要吸引人。
汤面上翻腾着的虾饺、毛血旺,像在游泳池中漫无目的地漂浮着的游泳圈。
时不时闪现的青菜,就像探出头来换气的游泳者。
我轻轻夹起一块土豆,在鲜辣的蘸料里一滚,放入口中,辛辣的口感,仿佛舌尖上瞬间跳起了充满激情的华尔兹。
土豆那人吃人爱的味道和火锅特有的麻辣鲜香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刺激着我的味蕾,一种难以描述的兴奋感顿时涌上心头。
每一样菜品都散发着香气,每一颗味蕾都巴望着那美味,每一个人都在寻找那最诱人的菜品。
火锅的人气如此之旺,不单单是因为它的美味。
能在我们这美食之都闯出自身的一片天地,更多的是因为它能让人感到温暖吧!吃火锅不分时令季节,也不择地点场所。
或在春花烂漫的良辰吉日,或在挥汗如雨的酷暑炎夏,或在秋月扬辉的冷冷清秋,或在“晚来天欲雪”的隆冬时节,或在豪华大厅,或在街头小巷,不管是亲戚团聚,还是朋友重逢,火锅都是你的最佳选择。
你可以在融洽、温馨的气氛中,边与家人、朋友聊天,边欣赏川剧变脸,吃着那些令你垂涎的火锅菜品,再喝点小酒,吃些红糖糍粑,还有甜脆的飞饼。
洋溢着亲情,弥漫着友情,吃的是文化,品的是高雅——吃火锅着实是一种享受,简直是巴适得板,安逸惨啰!
有时候,我觉得生活就像火锅,五味杂陈,有你喜欢的味道,也有你不喜欢的菜品,但不管怎样,你都该去细细品尝一番!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11
我的家乡安徽省太湖县有很多美食,胖头鱼、板栗烧鸡、豆粑、豆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状元糕了。
今天奶奶就来给我做状元糕了,她一早就买回来了一大袋糯米粉,还有籼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掺好,放点白糖、水一起和好。
接着就是将和好的粉放到方形模具当中,用尺子之类的东西将上面弄平整,然后再反扣在蒸笼里,轻轻地将模具拿起来,留
在蒸笼上的就是一个个整齐的立体梯形了。
看着奶奶熟练的动作,轻扣、轻拿、一提,真是羡慕不已。
我和妹妹调皮,还做了三角形的、爱心形的、笑脸的,不同形状的状元糕放到一起,好看极了!然后我们将状元糕上面撒上白芝麻或黑芝麻。
要起火蒸了,我和妹妹真是等不及,常在锅边转。
不到半小时,香味就飘了出来,走近一点,香味更浓啦!闻着味,妹妹就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奶奶看我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说:“还有一会呢,别急!”等啊等,终于好啦!奶奶掀开笼盖,白气直冲屋顶,整个屋子香气扑鼻。
妈妈用盘子装好一盘放到桌上,我夹了一个笑脸形状的放到碗里,捧着碗看着里面的糕,它正冲着我笑呢!似乎在说:“你快来吃我呀,我可好吃了!”吃到嘴里又甜又滑,有米粉的香味,还有浓郁的芝麻香味,回味无穷,无与伦比,我吃得根本停不下来呢!都不记得当时吃了多少个了。
奶奶说以前过年的时候,哪家有从没来过的亲戚,特别是小孩子,人们就会做状元糕送他,还在状元糕的正上方用颜料点个小红点,白糕红点更是好看。
啊!我爱家乡的状元糕。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12
我的家乡是四川广元,那里风景美丽,还有很多名胜古迹。
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故乡,她还创造了广元有名的特色小吃——女皇蒸凉面。
女皇蒸凉面又叫“夫妻米凉面”。
相传,武媚娘在入宫之前,常和青梅竹马的情郎常剑峰一起游河湾,河湾渡口有一家削面店,他们每次总要到店里吃上一碗面。
因此经常与店老板淡论面的制作,他们想,夏天要是能吃一种凉面该多好。
于是便和面店师傅一起试验,终于用米浆研制成了一种柔软可口、绵韧不粘的米凉面。
媚娘和剑峰高兴得抱成了一团,削面店师傅见此情景,便打趣这一对小情人:“这面不如
就叫夫妻米凉面吧!”,恰巧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凉面就这样诞生了。
由
此传开,成为当地人人爱吃的地方名食。
后来武媚娘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因君命难违,她不得不去了京都长安。
直到武媚娘当了女皇帝,还念念不忘“夫妻米
凉面”,每逢生日,必命御厨给她烹制一碗食用,这样一直到她的天年。
这种蒸凉
面选用上等大米为原料,耐嚼、爽口,吃法多样,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内放凉面,加入酱油、香醋、辣椒、辣油、香油、白糖、花椒面儿、蒜泥等调料,搅拌后有酸、甜、麻、辣、香五味,川味十足。
我最爱吃辣的,白花花,软乎乎的凉面上放上一些葱花,像是洁白的象牙上放上了一些碧绿的翡翠;再倒上几滴红红的辣椒油,又像是放上了几颗红宝石;又倒上几滴醋,像是放上了几颗黑珍珠。
再加入盐醋蒜水等作料,一碗色味双美的女皇蒸凉面就呈现在眼前了!吃得人两颊通红,辣味十足,可还是越吃越想吃。
如果你要来广元游玩的话,一定不要忘了吃一碗女皇蒸凉面,那味道准会让你“口
水流下三千尺”呢!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13
我的家乡在慈溪,这里风景优美,还有很多特产美食,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黄泥螺。
黄泥螺,学名叫“吐铁”,因为它们会吐出沙泥。
黄泥螺长得像一只迷你拖鞋,体内有淡淡的墨色,背着一个小壳。
它们的壳非常脆,轻轻一捏就碎了。
别看黄泥螺长得小,它们的头盘非常大,远远超过了壳,裸露在外面。
黄泥螺一般生活在海边的滩涂上,朝去暮回。
它们是成群结队的,只要找到一个,就大丰收了。
要是在滩涂上看见了深色的小黑点,那就一定是黄泥螺。
龙山的黄泥螺最好,而我的外公就是龙山人,他跟我说,以前的黄泥螺很多,非常好抓,只要退潮的时候去,抓几十斤绝对不成问题。
放学的时候,外公和朋友们经常跑到海滩上抓黄泥螺,回到家,就可以吃上美味的泥螺了。
黄泥螺小小的,身体很滑溜。
有的人还特地学了好几年抓捕技巧,抓黄泥螺时,要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它,然后甩掉泥浆,放进竹筐,满载而归。
黄泥螺的肉味道鲜美,肉嫩多汁。
尤其是桃花时节和桂花时节的泥螺,个头大,肉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每年桃花季节,泥螺肚内的“铁”吐尽,肉质鲜美。
黄泥螺的营养功效很多,《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效。
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葱油泥螺”,这种烧法很简单,只要先把黄泥螺表面上的沙泥和黏液去掉,然后把水倒入锅中烧开,接着把黄泥螺放入,再准备点蒜泥和葱铺到泥螺上,淋点酱油,最后热锅下油烧熟,浇在黄泥螺上,一道美味的葱油泥螺酒烧好了。
只要有这道菜,我就可以吃上好几碗米饭。
黄泥螺真好吃,大家来慈溪游玩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品尝哦!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篇14
民以食为天。
中国自古就以独特的美食闻名于世,什么八大菜系呀,什么蒸煮烹炸呀,中国的美食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青睐。
不必说香酥可口的北京烤鸭,也不必说味美肉嫩的南京盐水鸭,更不必说肥而不腻的上海酱鸭,在我们繁华美丽的上海就有一道远近闻名的地方小吃——南翔小笼馒头。
我想外人听了也许会不以为然:“不就是小笼包吗,有什么稀奇!”哎,你们可说对了。
这小笼馒头确实是平凡,不过它在平凡中体现出了自身的奇特。
且听我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