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松原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7题;共74分)
1. (4分) (2019高三上·鹤岗开学考)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
A . 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米
B . 乙地海拔可能为1025米
C . 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米
D . 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米
(2)在②地可以看到()
A . ①③
B . ①⑤
C . ③④
D . ④⑤
(3)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 . 水库最深为10-15米
B . 水坝高度为15-20米
C . 库区水面大于1平方千米
D . 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
2. (4分)假如某经贸代表团于今年7月份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该代表团的随行物品中,最不需要准备的是()
A . 雨伞
B . 御寒衣物
C . 摄像机
D . 地图
(2)
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一组是()
A . 棉花、小麦
B . 橡胶、椰子
C . 蔬菜、牛奶
D . 甜菜、棕油
3. (6分) (2019高二上·大名月考) 东非高原的N自然保护区位于赤道附近,西接以野生动物迁徒景现著称的S国家公园,区内有闻名遐迩的K火山口、东西走向的A峡谷。
8月,某地理科考队从S国家公园驱车前往N 自然保护区考察。
途中发现:沿途很少见到野生动物,而K火山口内却聚集大量野生动物;A峡谷內的植物大多根深叶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S国家公园的气候类型为()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季风气候
C . 热带草原气候
D . 热带沙漠气候
(2)与S国家公园相比,考察期间K火山口野生动物大量聚集的原因是()
A . 降水丰富
B . 水源蓄积较多
C . 气候凉爽
D . 动物适应性强
(3)推测A峡谷的气候特征是
A . 炎热干燥
B . 凉爽湿润
C . 高温多雨
D . 寒冷干燥
4. (4分)(2019·广州模拟) 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巨大,主要生活在南极洲大陆以南、比较寒冷的环南极海域。
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是许多经济鱼类、海豹、须鲸的重要食物来源,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有研究表明,尽管人类对南极开发力度加大,但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 . 价值不高
B . 生态压力
C . 成本过高
D . 资源有限
(2)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主要原因可能是()
A . 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南极磷虾繁殖
B . 人类捕杀极地生物使其天敌减少
C . 海冰融化拓宽了南极磷虾生存空间
D . 水体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增多
5. (2分)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A . 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B . 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
C . 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 . 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6. (4分) (2018高二下·栖霞期末) 读某国区域图,该国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该国成为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地形
B . 气候
C . 土壤
D . 科技
(2)影响该国港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主要原因是()
A . 对外联系便利
B . 资源丰富
C . 风浪小,利于避风
D . 环境优美
7. (2分) (2018高二上·宁夏期末) 下图为马来西亚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读图分析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有()
①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②多台风,旱季带来充沛的雨水
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④该地能为割胶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P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属于首都吉隆坡的外港,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图中P城的是()
A . 橡胶加工
B . 煤炭化工
C . 炼锡工业
D . 甘蔗制糖
8. (4分) (2017高一下·汪清期末)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自然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③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④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9. (4分) (2019高二上·邵阳期中) 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经济地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划分西、中、东和东北四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A . 经济发展速度
B . 经济结构
C . 经济发展水平
D . 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2)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A . 广西、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带
B . 宁夏、陕西、黑龙江——西部经济带
C . 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带
D . 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3)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0. (6分) (2017高二下·深圳月考) 有关撒哈拉沙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
B . 约占非洲总面积的 1/2
C . 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
D . 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
11. (4分)下面我国某区域图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降水较多,且降水强度大
B . 人口增长快,工业发达
C . 耕作技术落后,作物品种较少
D . 乱垦滥伐,破坏地表植被
12. (4分) (2020高二上·遂宁期末) 读东南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A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船只经过该处时风浪较小的原因是()
A . 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B . 常年盛行下沉气流
C . 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D . 有高大山脉阻挡
(2)从成土母质和气候看,D岛土壤肥沃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冲积土分布广泛
②气候温和,有机质分解少
③火山喷发带来大量的火山灰
④多雷雨天气,增加土壤中的氮肥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13. (4分) (2016高二下·扬州期中)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其中甲区域在大陆西岸,乙区域在大陆东岸,关于图示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区域因流水作用,地形多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 . 甲区域河流有结冰期,乙区域河流无结冰期
C . 两区域夏半年主要受偏南风影响
D . 两区域自然带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14. (4分) (2017高二下·乾安期末) 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海域是()
A . 波斯湾
B . 地中海
C . 黑海
D . 里海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 .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 .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 .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15. (6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与中、西线工程相比,最大的优点的()
A . 水量大、水质好
B . 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
C . 全程可以自流
D . 可以大大促进供、受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16. (6分)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 . 自北向南增高
B . 自西向东增高
C . 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D . 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17. (6分) (2018高二上·山东期末) 香料在历史上曾是我国与许多国家贸易的主要产品,岭南地区是我国香料植物的主要生长地,下图为历史上香料作物运输路线和中国著名制香基地图。
回答下题。
图中制香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 . 香料众多,原料丰富
B . 劳力廉价,动力充足
C . 山区地形,地租便宜
D . 沿海地区,水源丰富
二、综合题 (共3题;共40分)
18. (10分) (2019高三上·金华期末)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陕西苹果生长于渭北黄土高原,夏季当地果农会利用自然生杂草覆盖果树间的土壤。
所产苹果具有“色泽艳丽、角质层厚、果肉香脆、酸甜适度、耐贮运”等品质特征。
(1)形成甲地形区沟壑纵横地表特征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黄河对下游地形区土壤的主要影响是 ________。
(2)乙省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________的输出地,该地优势能源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3)青岛和连云港共同的交通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陕西果农夏季在果园覆草的主要作用。
19. (15分) (2018高三上·武威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件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20. (15分) (2018高二下·开州期末)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兹别克斯坦是“新丝绸之路”上的内陆囯,铁路运输在对外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二:2013年中国承建的“安格连一帕普”铁路开工,采用中国技术、装备,其中卡姆奇克隧道工程有“中亚第一长隧”之称,跨越三条山脉,穿过地下岩爆区(施工活动等因素导致岩层内部储存的能量突然释放,岩炔猛烈弹射出来的一种现象,对工程施工安全危害极大)。
项目全球招标时,欧美竞标公司给出的施工期是5年,中国公司承诺3年完工而获得承建权,并且提前100天打通了隧道,这一项目得到乌政府高度评价,全线2016年6月建成通车,将乌东部人口密集的费尔干纳盆地与西部连在一起,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
铁路建成以前,乌东部与内地各大城市间的铁路运输需要绕行邻国塔吉克斯坦。
材料三:左图为中亚铁路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甲盆地(费尔干纳盆地)放大图。
(1)简述甲盆地北部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安格连—帕普”铁路建设的主要困难。
(3)简述“安格连—帕普”铁路建成,对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经济产生的重要意义。
(4)概括“安格连—帕普”铁路的建成对我国“走出去”战略产生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7题;共74分)
1-1、
1-2、
1-3、
2-1、
2-2、
3-1、
3-2、
3-3、
4-1、
4-2、
5-1、
6-1、
6-2、
7-1、
7-2、
8-1、
9-1、
9-2、
9-3、
10-1、
11-1、
12-1、
12-2、
13-1、
14-1、
14-2、
14-3、
15-1、
16-1、
17-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40分)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