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节-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乙醇__乙酸__根本营养物质
明考纲要求
理主干脉络
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
3.了解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响的类型。
乙醇乙酸
1.结构和物理性质
有机物 乙醇
乙酸 结构简式 CH 3CH 2OH 或C 2H 5OH
CH 3COOH 官能团 羟基(—OH) 羧基(—COOH) 物理性质
色、态、味
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 易挥发 密度 比水小
溶解性
与水任意比互溶
与水、乙醇任意比互溶
2.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Na 反响:
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2)氧化反响:
①燃烧:CH 3CH 2OH +3O 2――→点燃
2CO 2+3H 2O 。
②催化氧化:2CH 3CH 2OH +O 2――→Cu 或Ag
△
2CH 3CHO +2H 2O 。
③乙醇可被酸性KMnO 4溶液或酸性K 2Cr 2O 7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
3.乙酸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①与氢氧化钠反响
离子方程式为CH 3COOH +OH -
―→CH 3COO -
+H 2O 。
②与CaCO 3反响:CaCO 3+2CH 3COOH ―→(CH 3COO)2Ca +H 2O +CO 2↑。
(2)酯化反响。
酸与醇反响生成酯和水的反响称为酯化反响,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 +C 2H 5OH
浓H 2SO 4
△
CH 3COOC 2H 5+H 2O 。
1.判断以下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可以用分液漏斗别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 (2)(2013·高考)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加以区别。
( ) (3)(2012·高考)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响。
( )
(4)(2012·高考)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响放出H 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一样。
( ) (5)(2012·高考)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壁的水垢。
( )
(6)(2011·高考)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 3溶液反响生成CO 2。
( ) (7)(2010·高考)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响,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
( )
(8)(2010·课标全国卷)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与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的反响类型一样。
( )
答案:(1)× (2)√ (3)× (4)× (5)√(6)√ (7)√ (8)√
2.怎样检验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分?如何由含水酒精制取无水乙醇?
提示:用无水CuSO 4检验;滴入酒精后,假设无水CuSO 4由白色变成蓝色,证明酒精中含有水分。
往含少量水的酒精中参加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即得无水酒精。
3.怎样鉴别乙酸和乙醇?
提示:物理方法:闻气味法。
有特殊香味的是乙醇,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是乙酸。
化学方法:可用Na 2CO 3溶液、CaCO 3固体或CuO 、石蕊溶液。
参加Na 2CO 3溶液产生
气泡的是乙酸,不能产生气泡的是乙醇。
能溶解CaCO3固体且产生气泡的是乙酸。
能溶解CuO,溶液变蓝色的是乙酸。
参加石蕊溶液后变红色的是乙酸。
一、乙醇、水、碳酸、乙酸分子中羟基氢活泼性的比拟方法
1.实验验证
(1)给四种物质编号:
①H—OH②COCH3OH③CH3CH2—OH
④COHOOH(H2CO3)
(2)实验方案设计:
操作现象氢原子活泼性顺序a.各取少量四种物质于试管中,
各参加两滴紫色石蕊溶液
②、④变红色①、③不变红色。
②、④>①、③
b.在②、④试管中,各参加少量
Na2CO3溶液
②中产生气体②>④
c.在①、③中各参加少量金属钠①产生气体、反响迅速
③产生气体,反响缓慢
①>③
2.结论总结
乙醇水碳酸乙酸
氢原子活泼性――――→
逐渐增强
酸碱性中性弱酸性弱酸性
与Na 反响反响反响反响
与NaOH 不反响不反响反响反响
与NaHCO3不反响不反响不反响反响
1.(2013·模拟)某一定量有机物和足量Na反响得到V a L氢气,取另一份等物质的量的同种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响得V b L二氧化碳,假设在同温同压下V a=V b≠0,那么该有机物可能是()
①CH3CH(OH)COOH②HOOC—COOH③CH3CH2COOH④CH3CH(OH)CH2OH
A.②B.②③④
C.只有④D.①
2.近年来流行喝苹果醋。
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形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
苹果酸(2-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
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响
B.苹果酸能与NaOH反响
C.苹果酸能与钠反响放出H2
D.1mol苹果醋与Na2CO3溶液反响一定消耗2molNa2CO3
二、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1.原理
CH3COOH+C2H5OH浓硫酸
CH3COOC2H5+H2O。
△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2.反响特点
3.装置(液—液加热反响)与操作
用烧瓶或试管,试管倾斜成45°角,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
4.现象
饱和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状物出现,具有芳香气味。
5.注意问题
(1)试剂的参加顺序为:乙醇、浓硫酸和乙酸,不能先加浓硫酸。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吸收乙醇。
(3)防倒吸的方法: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枯燥管代替导管。
(4)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
①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
②加热将酯蒸出。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3.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4.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响制得乙酸丁酯,反响温度为115~125℃,反响装置如右图。
以下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参加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专区]
1.解析:1mol—OH或—COOH与足量Na反
响产生0.5molH2;1mol—COOH与足量
NaHCO3反响产生1molCO2,而—OH与
NaHCO3不反响。
1 mol有机物与足量
Na反响
生成H2
物质的量
与足量
NaHCO3反
响生成CO2
的物质的量
①CH3—CH(O
H)—COOH
1 mol 1 mol
②HOOC—CO
OH
1 mol
2 mol
③CH3CH2CO
OH 0.5 mol 1 mol
2.解析:苹果酸中含有—COOH和—OH,能
发生酯化反响,能与NaOH反响,能与Na反
响放出H2,1mol苹果酸与Na2CO3反响,不一
定消耗2molNa2CO3如:
HOOC—CH(OH)—CH2COOH+
Na2CO3―→NaOOC—CH(OH)—CH2COONa
+H2O+CO2↑。
答案:D
3.解析:B和D中的导管插到试管b液面以下,
会引起倒吸,B、D错误;C项试管b中的试
剂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响。
答案:A
4.解析:A项,该反响温度为115~125℃,超
过了100℃,故不能用水浴加热;B项,长玻
④CH3—CH(O
H)—
CH2OH
1 mol 0
答案:D 璃管利用空气进展冷凝回流;C项,提纯乙酸丁酯不能用NaOH溶液洗涤,因为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响;D项,增大乙酸的浓度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C
根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有机物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水溶性
糖类单糖C、H、O 葡萄糖、果糖C6H12O6易溶双糖C、H、O 蔗糖、麦芽糖C12H22O11易溶多糖C、H、O 淀粉、纤维素(C6H10O5)n
油脂
油C、H、O 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脂不溶脂肪C、H、O 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脂不溶
蛋白质C、H、O、N、
S、P等
酶、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有机物特征反响水解反响
糖类
葡萄糖
葡萄糖――→
银氨溶液
△
有银镜产生
蔗糖产物为葡萄糖与果糖
淀粉遇碘单质(I2)变蓝色产物为葡萄糖
油脂
酸性条件下:产物为高级脂肪酸、
甘油;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响):产物
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
蛋白质①遇浓硝酸变黄色
②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生成氨基酸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1)糖类的主要用途:
①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②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等。
③淀粉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还用于制造酒精和醋酸,纤维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2)油脂的主要用途:
①提供人体所需能量。
②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
(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②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是天然纤维,可制作服装。
③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重要的催化剂。
1.判断以下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高考)“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2)(2013·高考)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响()
(3)(2013·高考)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4)(2013·高考)纤维素在人体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5)(2012·新课标全国卷)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6)(2012·高考)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7)(2012·高考)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8)(2012·高考)天物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9)(2012·高考)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10)(2011·高考)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
(11)(2011·高考)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
(12)(2011·高考)用甘氨酸(CH 2COOHNH 2)和丙氨酸(CHCH 3COOHNH 2)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
答案:(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
(1)a.大米b .青菜c .猪肉这三种物质中, 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填编号)。
(2)a.葡萄糖b .油脂c .纤维素d .蛋白质这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编号)。
(3)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油脂在人体通过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___(填名称),高级脂肪酸氧化放出热量,为人体提供能量。
答案:(1)a(2)b 、c 、d(3)C 6H 12O 6(4)甘油
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 6H 10O 5)n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提示:不是;二者中的n 值不同,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4.判断油脂皂化反响根本完成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提示:反响后静置,反响液不分层。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特征反响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响
(1)葡萄糖的特征反响:①加热条件下,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②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响。
(2)淀粉的特征反响: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的特征反响:①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也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响;②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响 (1)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响:
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
C 6H 12O 6+C 6H 12O 6, 蔗糖葡萄糖果糖
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2C 6H 12O 6, 麦芽糖葡萄糖
(C 6H 10O 5)n +n H 2O ――→无机酸n C 6H 12O 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2)油脂的水解反响:
①酸性条件:油脂+水――→H 2SO 4
高级脂肪酸+甘油
②碱性条件:油脂+NaOH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皂化反响) (3)蛋白质的水解反响: 蛋白质+水――→酶
氨基酸
1.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 ) A .滴加浓硝酸B .滴加浓硫酸 C .滴加酒精D .在火焰上灼烧
2.现有三种物质:A.葡萄糖B .油脂C .蛋白质,试按要求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 (1)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________。
(2)能发生银镜反响的物质有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响的物质有________。
3.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 )
a .B 能发生银镜反响。
b .A 遇碘水变蓝色。
c .A 、C 、D 均能发生水解反响,A 、D 的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响。
(1)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A 是______;B 是________;C 是________;D 是______。
(2)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 1.实验流程
2.实验现象与结论
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溶液呈蓝色未产生银镜淀粉未水解
②溶液呈蓝色出现银镜淀粉局部水解
③溶液不呈蓝色出现银镜淀粉完全水解
3.注意问题
(1)淀粉的检验,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参加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响。
(2)淀粉、蔗糖的水解实验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银镜反响或与新制Cu(OH)2的反响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展,所以检验淀粉或蔗糖的水解产物前应先参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4.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A.淀粉尚有局部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5.将淀粉水解并用Cu(OH)2碱性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展的主要操作有: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参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④参加NaOH溶液中和,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
C.②①④③D.④③①②①
[答案专区]
1.解析:鉴别蛋白质时,可将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用此方法区别毛纺织物与棉纺织物。
答案:D
2.解析:(1)葡萄糖和油脂都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响。
(3)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响。
答案:(1)A 、B (2)A (3)B 、C
3.解析:A 遇碘水变蓝色,那么A 为淀粉;B 能发生银镜反响,那么B 为葡萄糖;A 、C 、D 均能发生水解反响,且A(淀粉)、D 的水解液能发生银镜反响,故D 为蔗糖,C 为蛋白质。
答案:(1)淀粉葡萄糖蛋白质蔗糖
(2)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
△C 6H 12O 6+C 6H 12O 6
蔗糖葡萄糖果糖
(C 6H 10O 5)n +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
淀粉葡萄糖
4.解析:因为混合液呈碱性,所以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因为I 2能与NaOH 溶液反响;参加新制Cu(OH)2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
故结论应为:
淀粉已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
水解。
答案:D
5.解析:加热既是淀粉在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反响的条件,也是其水解产物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发生反响的条件。
滴入稀硫酸用来催化淀粉水解,参加NaOH 溶液是为了中和用作催化剂的硫酸。
答案:B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典型有机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代表物 官能团 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CH 4
甲烷与Cl 2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
响
烯烃
C 2H 4
名称:碳碳双键
①加成反响:
乙烯与Br 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符号:CH2===CH2+Br2―→CH2BrCH2Br ②氧化反响: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芳香烃①取代反响:
a.苯与液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Br2――→
FeBr3
Br+HBr;
b.苯与强酸(浓HNO3浓H2SO4)发生取代反响生成硝基苯
②加成反响,苯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响生成环己烷
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醇乙醇名称:羟基
符号:—OH
①与金属钠反响
②催化氧化: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
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Cu或Ag
△
2CH3CHO
+
2H2O
羧酸乙酸
名称:羧基
符号:—COOH
①具有酸的通性
②酯化反响:乙醇、乙酸发生酯化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
C2H5OH浓H2SO4
△
CH3COOC2H5+
H2O。
酯乙酸
乙酯酯基()
水解反响: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
发生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
糖类葡萄糖醛基(—CHO)
羟基(—OH)
①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
成砖红色沉淀
②与银氨溶液共热产生银镜
氨基酸甘氨酸羧基(—COOH)氨基(—NH2) ①具有两性,能与NaOH溶液和盐酸反响
②脱水形成肽键
1.苯乙烯(CHCH2)是合成聚苯乙烯塑料的原料,依据苯乙烯的结构简式,回答以下问题:
(1)苯乙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苯乙烯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者褪色的原理一样吗?
(3)写出苯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
(4)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CH2其链节是______________。
(5)1mol苯乙烯最多能与几molH2发生加成反响?
(6)根据苯和乙烯的空间构型判断苯乙烯分子中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答案:(1)C8H8碳碳双键
(2)不一样,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了氧化反响。
(3)CHCH2+Br2―→CHBrCH2Br
(4)—CHCH2—
(5)4mol
(6)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
2.丙烯酸(CH2=== CH—COOH)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依据丙烯酸的结构简式回答以下问题:
(1)丙烯酸分子结构中的含氧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
(2)丙烯酸具有酸性,能与NaHCO3溶液反响放出CO2气体,1mol丙烯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响,最多能产生________molCO2。
(3)写出丙烯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羧基或—COOH(2)1(3)CH2===CH—COOH+C2H5OH浓H2SO4
△
CH2===CH—COOC2H5+H2O
3.(2013·新课标全国卷)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
以下有关香叶醇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响不能发生取代反响
解析:选A此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香叶醇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响,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
碳碳双键和—CH2OH 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故C错误。
香叶醇在一定条件
下能与卤素单质、乙酸等发生取代反响,故D错误。
一、有机物鉴别“三方法〞
1.依据水溶性鉴别
2.依据密度大小鉴别
3.依据官能团具有的特性鉴别
物质试剂与方法现象
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参加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不饱和烃
羧酸参加新制Cu(OH)2蓝色絮状沉淀溶解NaHCO3溶液产生砖无色气泡
葡萄糖
参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光亮银镜参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产生红色沉淀
淀粉加碘水显蓝色
蛋白质加浓硝酸微热显黄色灼烧烧焦羽毛气味
1.用水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乙醇和乙酸B.乙酸乙酯和乙醇
C.苯和乙酸乙酯D.四氯化碳和溴苯
2.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的Cu(OH)2反响生成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
B .熟苹果中只含单糖
C .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 .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3.下面有4种有机物,用提供的试剂分别鉴别,将所用试剂与产生的现象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试剂:①溴水,②浓硝酸,③碘水,④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现象:A.橙色褪去B .呈蓝色C .出现砖红色沉淀D .呈黄色。
二、有机反响类型的判断方法 1.依据概念与所含官能团判断 (1)取代反响:
概念的特点是“有上有下〞,反响中一般有副产物生成;卤代、水解、硝化、酯化均属于取代反响。
(2)加成反响:
概念的特点是“只上不下〞,反响物中一般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等。
(3)氧化反响:
主要包括有机物的燃烧、碳碳不饱和键被酸性KMnO 4氧化,醛基与新制Cu(OH)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响、醇的催化氧化等。
2.依据反响条件判断
(1)当反响条件是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糖类的水解反响。
(2)当反响条件为Cu 或Ag 作催化剂、加热,并有O 2参加反响时,通常为醇的催化氧化。
(3)当反响条件为催化剂并有H 2参加反响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的加成反响。
(4)当反响条件为光照时且与卤素单质(Cl 2或溴蒸气)反响时,通常为烷烃或苯环侧链烷烃基上的氢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响。
(5)当反响条件为铁或FeX 3作催化剂且与X 2反响时,通常为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发生取代反响。
,4.以下反响属于取代反响的是( )
①CH 3CH===CH 2+Br 2――→CCl 4
CH 3CHBrCH 2Br
②n CH 2===CH 2――→一定条件
CH 2—CH 2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浓H 2SO 4
△C 6H 5NO 2+H 2O ⑤+3H 2――→Ni
△
⑥2CH 3CH 2OH +O 2――→Cu
△2CH 3CHO +2H 2O ⑦纤维素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 ⑧油脂的皂化反响 A .③④⑦⑧B .①②③④ C .⑤⑥⑦⑧D .③④⑥⑦ 5.今有五种有机物:
①CH 2OH(CHOH)4CHO ,②CH 3(CH 2)3OH , ③CH 2===CH —CH 2OH ,④CH 2===CH —COOCH 3, ⑤CH 2===CH —COOH 。
其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响、加聚反响、酯化反响,又能发生氧化反响的是( ) A .③⑤B .①②⑤ C .②④D .③④ [答案专区]
1.解析:乙醇、乙酸均易溶于水,加水后不分层,不能鉴别;苯与乙酸乙酯均是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CCl 4和溴苯均是密度比水大的且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对于B 选项,加水后液体不分层的是乙醇,液体分层,且上层是有机层的是乙酸乙酯。
答案:B
2.解析:青苹果汁遇碘酒显蓝色,说明其中含有淀粉;熟苹果汁能与新制Cu(OH)2反响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这是由于苹果转熟时淀粉发生了水解反响。
答案:D
3.解析:(1)鉴别乙烯,用溴水,现象为溴水的橙色褪去;
(2)鉴别葡萄糖,用新制Cu(OH)2悬浊液,现象是加热沸腾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3)鉴别淀粉,用碘水,现象溶液变蓝色; (4)鉴别蛋白质,用浓硝酸,现象加热后呈黄色。
答案:(1)①A(2)④C(3)③B(4)②D
4.解析:①属于加成反响;②属于加聚反响;③酯化反响属于取代反响;④苯的硝化反响属于取代反响;⑤属于加成反响;⑥属于氧化反响;⑦属于取代反响;⑧属于取代反响。
答案:A
5.解析:①不能发生加聚反响;②不能发生加成反响;④不能发生酯化反响。
答案:A
以“制备生物柴油、粮食酿酒的化学工艺〞为载体串联乙醇、乙酸、根本营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高考载体
Ⅰ.(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7)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响可制备生物柴油,其反响原
理如下:
Ⅱ.(2013·山东高考T7)利用粮食酿酒、制醋的工艺流程为
淀粉―→葡萄糖―→乙醇―→乙酸
[知识串联设计]
(1)写出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多糖的水解〗
(2)如何检验淀粉已水解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3)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
〖考查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4)设计实验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葡萄糖的检验〗
(5)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区分乙醇和乙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乙醇、乙酸的性质〗
(6)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响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酯化反响〗
(7)假设乙醇中的氧原子改为18O ,那么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响后18O 在乙酸乙酯中还是在水中?〖考查酯化反响的实质〗
(8)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 4H 8O 2,与它含一样官能团的有机物还有几种?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考查同分异构体〗
(9)属于油脂吗?〖考查油脂的分子结构〗
(10)油酸甘油脂的结构简式为:,它能使溴水褪色吗?1mol 油酸
甘油酯最多能与多少摩尔H 2发生加成反响?
〖考查油脂的结构与性质〗
(11)天然油脂有固定的熔、沸点吗?〖考查油脂的物理性质〗
(12)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CHCH 2OCOC 17H 35CH 2OCOC 17H 35OCOC 17H 35,它与足量NaOH 溶液发生皂化反响生成的物质是什么?〖考查油脂的皂化反响〗
答案:(1)(C 6H 10O 5)n +n H 2O ――→催化剂
△n C 6H 12O 6 淀粉葡萄糖
(2)向所得水解液中滴入几滴碘水,假设溶液不变蓝色那么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
(3)C 6H 12O 6CH 2OH(CHOH)4CHO 醛基(或—CHO)、羟基(或—OH)
(4)向患者的尿液中参加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假设产生砖红色沉淀,那么证明患者尿液中含葡萄糖
(5)方法一用紫色的石蕊溶液鉴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为乙酸
方法二用Na2CO3(或NaHCO3)溶液鉴别,滴入Na2CO3或(NaHCO3)溶液后,有气体生成的是乙酸
方法三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参加Cu(OH)2后,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的是乙酸
CH3COOC2H5+H2O;
(6)CH3COOH+C2H5OH浓H2SO4
△
酯化反响(或取代反响)
(7)酯化反响的实质是羧酸提供羟基(—OH),醇提供羟基氢,那么18O会留在乙酸乙酯中
(8)还有3种;分别为、
、
(9)不属于油脂;油脂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酯
(10)能;原因是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双键。
1mol油酸甘油酯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响
(11)没有;因为天然油脂都属于混合物
(12)生成硬脂酸钠(C17H35COONa)和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