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教材《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培智教材《生活语文》
与《生活适应》
【摘要】: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
计的课程、教材、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
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它既然是教育,那必定
就有教材。
据我所知,特殊教育教材的来源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校
本教材;二是借鉴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材;三是由国家组织出版的
教材;四是用普通学校的教材;五是没有教材,教师自定教学内容。
本文中提到的教材属于第三种由国家组织出版的教材。
通过教培智学
生的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这两门课程,我意识到了研究教材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是想谈谈《生活语文》和《生活适应》这两本教材的特点和
使用以及其关系。
【关键词】:培智教材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理解教
材使用教材关系
一、特殊教育的历程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始于清末明初,这种特殊教育最早由国外的教会带入,然后国内一些开明人士介入,
并开办了一些专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会馆。
二、教材选择的经历
我刚刚来到特教2班时,班上一共六个人,自闭症占大多数,经常来上课的就4-5个人,那时候是叫“学前康复班”,主要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
教学模式有点像康复机构,
也有点像幼儿园,每月一个大主题,再把它分割成每个星期
小主题的教学,设有个训课。
三、教材的特点
《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是由人民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我发现《生活语文》和《生
活适应》这两本教材有四个特点。
一是不同于《快乐生活》
这本教材,他的《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都
是独立的书本,书本名称和我们的课程设置是相吻合的;二
是三本书的内容紧密相扣,例如都是衣服这个主题,《生活
语文》会教认识衣服裤子,写“衣”这个字,《生活适应》
会教你怎么穿衣服裤子,《生活数学》会让你数一数图上有
几件衣服,这其中有关联,也有容易让人混淆的地方,这在
之后会说到。
三是这套书使用的人物全部都是固定的,王乐
乐的一家,田贝贝的一家,李天天的一家,丁兰兰的一家,
还有语文老师,生活适应老师,数学老师,体育老师,音乐
老师,统一的人物让学生更好的辨认;四是这套书的素材很多,有基础部分,延伸部分,最后会有练习题,习题的设计
符合学生的特点,做法简单,题量适宜。
四、教材使用的经验
我任教生活语文和生活适应学科有两年时间,使用这套教材一年。
下面将会以《生活语文》和《生活适应》一年级上
下册教科书为例来谈谈这套由2017年教育部审定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的基本介绍和理解及使用、存在的关系。
(一)目录和内容的对比
先说说目录。
《生活语文》、《生活适应》一年级上下册基本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二单元个
人生活,第三单元家庭生活,第四单元社会生活或自然与社会,一年级上下册单元名称都一样,还有大部分课题名称也
是一样的,以上是这两本书相同的地方。
在目录上不同的是,《生活语文》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有一个单元总结“语文小
天地”,中间穿插口语交际,而《生活适应》是没有单元复
习的。
再说说课程内容,《生活语文》和《生活适应》大部
分课程内容都是相对应的。
以一年级上册为例,《生活语文》的学习准备课文《我上学了》对应《生活适应》的第1课
《我上学了》,《生活语文》第1课《老师同学》对应《生
活适应》第2课《我的老师同学》,这些是课程名称相同的,还有课程名称不同的对应。
《生活语文》第4课《人》,第
5课《男生女生》对应《生活适应》的第5课《我的身体》,《生活语文》第6课《讲卫生》对应《生活适应》第6课
《洗手》第7课《洗脸》。
一年级上册相对应的课题、内容
较多,一年级下册相对应的课题、内容较少。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当我拿到这两本教材时,就把目录内容全部仔细看了一遍。
《生活语文》在每一课的标题下面把本课要学的图片,字词
都表达出来了,之后就是几个模块“我会听”、“我会说”、“我会认”或“我会连”。
在语言表达这一块,我分三个层次,学生能独立说,在辅助下能说,我说句子时学生能指出
对应的图片。
在指认图片上要求基本一致,只是难易程度上
有区别。
在语文课堂上,我基本是按照教材来,放慢速度,
他们还是跟得上。
我觉得《生活适应》这本教材对我的教学
方向有引导作用,但教学内容大部分只能使用贴近学生生活
的素材,若身边找不到素材,只能用书上的图片,这就要花
时间让他们看懂整组图的意思,而且他们还不一定看得懂,
遇到这种情况,若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我一般会放弃。
《生活语文》和《生活适应》都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一般是起引导、解释作用,不管教材如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
方法,教学内容由教师酌情而定,一切以学生能学懂为目标,不论怎样,这套教材对教师,特别是对刚踏入岗位不久的教
师有引导作用,这点我不否定。
(三)我对教材的使用
先来说说生活语文,一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听词语找图片、跟读词语、看图说词语、会跟着我翻书、有正确的
写字姿势、把词语和图片相对应。
生活语文不应当只停留在
课堂上,老师应尽其所能地在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我在每个节日前会用两节课讲相关内容;要求学生饭前
洗手、排队,定期检查学生剪手指甲的情况,饭后自己洗碗。
下个学期我将进行“最美男孩、最美女孩”的评比,让学生
提高对男女的认识,有爱整洁的意识,通过各种方法创造更
浓厚的学习氛围,当然,家庭氛围也不容忽视,让孩子在家
庭生活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生活适应这门课程,老师大多是起引导作用,课外实践
才是关键,往往是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
养成一个小小的好习惯。
(四)《生活语文》和《生活适应》的关系
之前在目录和内容里说了,这两本书的内容相似,一不小心就会混淆,有两本书是一样的错觉。
我觉得把这两门课程
让同一个老师来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这有利于老师更
好地找到教材定位。
五、教师不可忽视学生、教材的探索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工具。
能有一套培智学生相对应的教材尤为重要,而教师把学生、
教材吃透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本领。
笔者所说的探索教材,
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在教育上脱离了学生的探索是
没有灵魂的。
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根据学生的特点来
使用教材,顺应时代变化地去理解和探索教材。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江琴娣编著:《特殊教育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适应》一年级上下册,教育部审定2017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一年级上下册,教育部审定2017
[4]肖非,王雁著.智力落后教育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75-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