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走入就医误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避免走入就医误区
人免不了会生病,生病了又免不了要到医院去看病。

但在求医治病的过程中有些人却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误区,使求医治病的目的难以达成。

那么,求医时都有哪些误区,怎样才能避免走入求医误区,做到理智地求医呢?
一、求医要遵守规则
医院是特定的公共场所,有一定的工作程序。

所以病人及其家属在求医时要遵守医院的规则。

首先,病人及其家属在求医时要遵守医院的看病程序,如挂号、排队候诊、就诊、做必要的辅助检查等。

此时患者需要耐心等候,切忌心浮气躁,以免对大夫产生抵触情绪而影响就医。

其次,病人及其家属在求医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明白,尤其是对疾病的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法(包括详细的用药情况)要问清楚。

很多病人对以往患病时的诊治经过说不清楚。

有的病人认为大夫没告诉我,我也没必要问。

有的病人认为大夫说了我也不懂,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必要问。

这些都是对自己健康不负责任的做法,也不利于大夫对你所患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再次,病人及其家属在求医时应提供与病人相关的资料。

很多病人或家属既说不清楚病人患病的整个经过,也拿不出其既往就诊的资料。

在这种情况下,大夫为了弄清病人的病情可能会让其接受一些以前做过的检查。

由此所造成的时间和金钱上的浪费,往往会引起病人及其家属的不满。

另外,病人及其家属要多和大夫沟通。

有时病人及其家属对大夫让做的一些辅助性检查缺乏理解,怀疑那是些多余的检查,但却不主动地向大夫提出疑问。

这样不利于医患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要了解:希望不等于最终结果
病人求医的目的是为了治好病。

多数病人是怀着很大的希望来求医的,甚至认为只要到了医院,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然而,目前的医学技术对于某些疾病还达不到完全治愈的效果。

当病人满怀希望地来求医,却无法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时,其失望的情绪极可能转化为对大夫、对医院,甚至是对整个社会的愤怒。

然而,病人这种失去理智的做法不但不利于其求医治病,反而会加重其病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病人对自己的病情要有所了解,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求医的结果。

三、要相信大夫和病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大夫和病人共同面对的是疾病,共同的想法是治愈疾病。

既然大夫与病人的想法是一致的,就要互相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然而现在的医患关系中有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病人时刻提高警惕,严防大夫让自己多花钱;大夫处处小心提防病人,决不让自己的言行给病人留下把柄。

这已经破坏了最原始的大夫与病人的伙伴关系。

病人与大夫互不信任,这样当然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

四、要做到既不藐视疾病也不过度治疗疾病
临床上常会遇到一些病人,一进门就对大夫说,我有某某病,我需要做某某检查。

然而经过详细询问后才知道,病人从未到医院就诊过,只是道听途说认为自己得了某某病。

大夫为病人的病情做出诊断是要讲求依据的。

如果没有经过大夫的明确诊断就判定自己得了病,这明显不符合求医的常理,也可能会误导大夫。

现在人们对待疾病的态度明显地分为两种:一种就像之前所说的,没病以为自己得了病,或是把一点小毛病当成了大病来治;另一种是有病了,也觉得没什么,不愿意到医院看病。

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

健康是无价的,得了病就要对症治疗,胡乱医治、不医治或过度医治都会损害健康。

人们对待疾病的正确做法是:多学习一些科学的保健知识,通过加强自身体质来预防疾病。

也可以在大夫的指导下使用保健品。

得了病要及时到医院求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既不藐视疾病也不过度治疗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