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分子肝素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
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老年下肢骨折患者68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随机数字法均分对照组(物理预防)和实验组(低分子肝素),比较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凝血相关指标。
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显著(P<0.05);患者D-D、HBV、LBV 水平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D-D、HBV、LBV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凝血状态,值得应用。
【关键词】下肢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凝血功能
“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原因是直接、间接暴力作用,常发生于老年群体,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减轻疼痛,恢复下肢活动功能,避免出现残疾[1]。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身体机能不同程度减退,血液粘稠度高,加上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恢复,活动量较少,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血管堵塞,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肢体疼痛、坏死。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的药物,将其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临床应用实践很多,起到一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作用[2]。
本研究探究低分子肝素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68例,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34例。
对照组男、女各16例和18例;年龄大小63岁至82岁,年龄均值(74.45±1.15)岁;骨折部位:股骨颈15例、胫腓骨8
例、粗隆间11例。
实验组男、女各17例和17例;年龄大小64岁至82岁,年
龄均值(73.25±1.20)岁;骨折部位:股骨颈16例、胫腓骨8例、粗隆间10
例。
患者性别比例、年龄范围、骨折部位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1)经MRI检查确诊;(2)患者神志清楚,对研究知情;(3)自愿接受手术;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麻醉禁忌;(2)转保守治疗;(3)精神疾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患者采取物理方法,对下肢肌肉采取中医手法按摩,指导并协助患者尽早
开展下肢关节主被动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尽快下床,在家属搀扶下完成床旁站立、慢走,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肌力。
1.2.2实验组
对患者进行物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生产厂家:意大利阿尔
法韦士曼制药公司;批准文号:H20140281;规格:0.4ml:2支/盒),用法用量为:在手术前1-2h给予4100IU剂量,皮下注射,术后给予4100IU皮下注射,1
次/d,连续给药一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凝血状态。
①下肢深静脉血栓:标准为小腿腓肠肌按压痛、肿胀,超声结果表现弱血流
信号。
②凝血状态:D-D(D-二聚体)、HBV(全血高切黏度)、LBV(全血低切黏度)。
分别在治疗干预前、后抽取患者3mL静脉血,测量D-D应用生物化学分析仪,HBV与LBV应用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比较差异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实验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0.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n(%)]
组别例数概率实验组(n=34)00.00
对照组(n=34)411.76
/ 4.250
P/0.039
2.2 凝血状态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D-D、HBV、LBV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
表2凝血状态(±s)(n=34)
时间组别D-D
(μg/L)
HBV
(mPa·s)
LBV
(mPa·s)
治疗前
实验
组
315.57±11.
14
10.08±1.0
5
15.24±1.4
7
对照
组
315.48±11.
30
10.16±1.0
1
15.31±1.5
2 t 1.328 1.312 1.041 P0.2490.3460.346
治疗后
实验
组
158.16±8.5
7*
3.01±0.42*
4.22±0.52*
对照
组
218.16±10.
43*
6.36±0.43*8.21±0.78*
t42.542 3.546 4.550 P0.0000.0420.036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是患者长期卧床,活
动量减少,手术损伤静脉血管壁,患者血液黏稠度大,血流速降低等,危害较大[3]。
以往临床上在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时比较重视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治疗
效果,普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运动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但是患者受到年龄、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影响,血液黏稠度大、血液流速减慢,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静脉血栓,而患者缺乏自我护理意识,难以很好地预
防血栓[4]。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的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药物,在血液透析临床
中应用较多,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比较少,缺乏丰富经验。
王俊臣[5]研究
中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患者治疗后
凝血酶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低,与本次研究
结果一致。
分析原因为:低分子肝素抗Xa活性好,可以对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
能力进行增加,有一定的促纤溶作用,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释放量。
另外,该药
物使用后可催化抗凝血酶,对凝血因子活性形成抑制,血液黏稠度得到调节,从
而降低了D-D、HBV、LBV水平水平,并保护血管内皮,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6]。
因此,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可以根据
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低分子肝素,但需注意出血风险,在医嘱下慎重使用。
本研究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凝血状态相关指
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提示说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
血栓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有很好预防作用,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存.低分子肝素钙辅助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8):129-131.
[2]湛伟召.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03):502-504.
[3]谢祖全,陈建卓.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2):289-290+293.
[4]骆福霞.气压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21):90-91.
[5]王俊臣.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1):131-132.
[6]焦甲勋,朱小丽,索娜,等.苦碟子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探讨[J].天津医药,2020,48(09):88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