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第四单元比集体备课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龙山镇中心小学丁晓分数除法立体整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b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约分六年级下册比例学段课程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比
龙山镇中心小学
丁晓
学段课程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时安排
重点难点
目标
教学
单元教学建议
内容
立体整合 内容结构
分 数 除 法
立体整合 六年级下册 《比例》
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约分》 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比的意义。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比的基本性质。 4、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 本性质化简比 5、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量的意义。 6、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 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单元教时安排
2课时
2课时
比的应用 比的基本性质
课时分配
4课时
解决实 际问题
比的意义
1课时
整理与复习
比
本单元教学共分11课时完成
2课时
1、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 时乘或除以相同 得数(0除外), 商不变。 2、分数的基本性 质:分数的分子 1 和分母同时乘或 除以相同得数(0 除外),分数的 大小不变。
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 好数学。2.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 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 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读比值。 2、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3、学会并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 用这个知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 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 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 己的思考过程。
数学思考 知识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 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 分名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学 段 课 程 目 标
1.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
比的应用
比的应用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 各班。一班46人,二班44人,三班50人。三个班各应栽树 多少棵?
方法一: 46︰44︰50= 23︰22︰25 23+22+25=70 70÷70=1(棵) 一班:1×23=23(棵) 二班:1×22=22(棵) 三班:1×25=25(棵) 方法三: 46 =23(棵) 46+44+50 44 二班:70× =22(棵) 46+44+50 25 三班:70× =25(棵) 46+44+50 一班:70× 方法四: 46+44+50=140(人) 140÷70=2(人) 一班:46÷2=23(棵) 二班:44÷2=22(棵) 三班:50÷2=25(棵)
方法二:
46︰44︰50= 23︰22︰25 23 =23(棵) 23+22+25 22 二班:70× =22(棵) 23+22+25 25 三班:70× =25(棵) 23+22+25 一班:70×
教学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基 本方法。 4、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过程, 会把比改成分数的形式。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沟通新旧知识。 掌握按比分配的结构特点,能正确按比分 配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比
龙山镇中心小学
丁晓
学段课程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时安排
重点难点
目标
教学
单元教学建议
内容
立体整合 内容结构
分 数 除 法
立体整合 六年级下册 《比例》
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约分》 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比的意义。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比的基本性质。 4、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 本性质化简比 5、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量的意义。 6、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 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单元教时安排
2课时
2课时
比的应用 比的基本性质
课时分配
4课时
解决实 际问题
比的意义
1课时
整理与复习
比
本单元教学共分11课时完成
2课时
1、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 时乘或除以相同 得数(0除外), 商不变。 2、分数的基本性 质:分数的分子 1 和分母同时乘或 除以相同得数(0 除外),分数的 大小不变。
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 好数学。2.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 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 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读比值。 2、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3、学会并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 用这个知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 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 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 己的思考过程。
数学思考 知识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 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 分名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学 段 课 程 目 标
1.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
比的应用
比的应用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 各班。一班46人,二班44人,三班50人。三个班各应栽树 多少棵?
方法一: 46︰44︰50= 23︰22︰25 23+22+25=70 70÷70=1(棵) 一班:1×23=23(棵) 二班:1×22=22(棵) 三班:1×25=25(棵) 方法三: 46 =23(棵) 46+44+50 44 二班:70× =22(棵) 46+44+50 25 三班:70× =25(棵) 46+44+50 一班:70× 方法四: 46+44+50=140(人) 140÷70=2(人) 一班:46÷2=23(棵) 二班:44÷2=22(棵) 三班:50÷2=25(棵)
方法二:
46︰44︰50= 23︰22︰25 23 =23(棵) 23+22+25 22 二班:70× =22(棵) 23+22+25 25 三班:70× =25(棵) 23+22+25 一班:70×
教学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基 本方法。 4、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过程, 会把比改成分数的形式。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沟通新旧知识。 掌握按比分配的结构特点,能正确按比分 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