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
育
原呼和浩特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01001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实现个人的持续成长。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前者是他们开展有效创新的基础,后者则使得他们可以切实开展创新的思考和行动。
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未来的实际成长需求出发,重视并积极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能够满足需求的优秀人才。
本文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创新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
在计算机教学中,中职院校应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组织多元化的实践训练,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升个人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个人价值。
一、中职计算机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中职计算机教学与创新能力密不可分。
首先,计算机是近些年来人类在创新领域所取得的最为突出,也最为人所熟悉的成果。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鲜事物都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在现实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直到现在,围绕计算机的各种技术仍然在快速更新迭代,新的硬件设备与
软件应用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
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目的不仅在于
成为某个工作岗位上的“合格员工”,还要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收集并处理各种信息,跟上行业乃至社会的创新发展步伐。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本身实现创新并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只关心教材上已经出现的知识,教学质量低下,不能满足学
生及用人单位的需要。
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和教师必然要
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索空间并满足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
这就使得学校和教师
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观察和分析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认识到以往教学中存在
的不足,并在教学目标、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展开有效的改革。
最终,学校、教
师和学生都能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受益。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1)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要求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与技能已经成为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
因此,计算机成为中职
教育中的热门专业,招生规模呈现上升趋势,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之下,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知识与高超的操作技能是长期以来的基本教学目标,
而创新思维培养是新时代社会环境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最新要求,体现了计算机课
程的育人价值,有利于推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有利于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
计算机技术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有效的教学过程应建立在学习与创新的基
础之上。
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可从固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形成
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计算机课程的先进性与灵活性,打造高效教
学模式。
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可充分体现自主学习能力,整个学习过程不再为了
学习而学习,而是以学习促创新,以创新促实践,以实践促发展,在有限的时间
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优化教学目标,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
三、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计算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计算机教学却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中职学生走入社会后,运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为了实
现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创设
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讨论,适时进行课堂训练,激励学
生不断学习,有效锻炼创新意识。
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或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计算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应用
意识,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深入研究,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新的认识和新的想法。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计算机知识是抽象、复杂的,又是单调、枯燥的,单凭
教师的讲解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
爱好出发,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带有趣味性的话题和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中职计算机教师还可
以结合实际学情,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一些计算机方面发明创造的故事,还可以
分享计算机行业的精英人才以及我国计算机取得的骄人成绩,构建起故事情境,
让中职学生认识到发明创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在课后,中职计算机教师鼓励
学生利用网络去搜集前沿的计算机思想和资讯,不仅给学生带来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且还让中职学生近距离地感知计算机技术,有效提高中职教学实践中人才培养
质量。
(2)结合专业分类设置
在中职院校内一般会有很多不同专业,各个专业未来需要从事的职业都会在
计算机的运用方法、运用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最后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目标
也会存在差异。
如,在建筑设计相关专业内,学生一般需要掌握BIM模型技术;
而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内,学生可能需要掌握建模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技
术等。
在电力相关专业中,学生需要掌握电力设备的检测系统操作等技术。
为此,在计算机的教学中,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也需要结合专业不同、学习目标的不同,
做好设置模块的工作,而专业区分还要避免过细,尽量将类型相同的专业划分至
一类中,让学生选择类似的各个知识模块。
在设置模块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
目标,将实用的一类核心知识尽量突出,而在其他知识方面,应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能以自学等方式完成学习。
(3)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拓展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丰富的教学资源,这能让教师通过这些资源,构建共享网络资源的平台,构建教学的专用资源库。
在资源库中,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视频、学生作品,或者教学课件、行业的创新发展等不同内容。
在资源库的支持下,教学拥有了多元化的环境,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创新、丰富的专业资源,让学生更便利地完成学习,了解行业内的创新技术、新型发展模式等。
在网络平台内,教师也可以上传个性化、分层式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能够自主下载并且学习。
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职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还要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中职计算机教学既高效又实用。
参考文献
[1]蒋文茜.探索创新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55-56.
[2]韩娜.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创业创新的融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0):284-285.
[3]王惠莲.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浅见[J].试题与研究,2021(29):65-66.
[4]邴霞.核心素养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07-208.
[5]殷英.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0(2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