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黄石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北省黄石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语文老师
于丹
①回望我羞涩沉默的少年时代,几乎所有光荣与梦想的记忆都和语文课相关。
我的偏科几乎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除了交上去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班上念之外,别的科目差不多一无所长。
进入中学之前,我一直是个不大被鼓励的学生,直到初二的时候,一位特别欣赏我的老师让我做了语文课代表。
②我在一所非常普通的中学里遇见了这位不寻常的老师。
他个子小小的,秃顶,教了二十年的书还是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指间总是夹着一只红色有机玻璃的小烟嘴,进课堂前才扔烟头,然后指间换上粉笔,在黑板上留下一大片气象豪奢华美的板书。
③王老师读书的时候就是一个大才子,据说要留在北大中文系的,毕业前到中学实习,正好赶上文革开始,北大就没有留校教师这一说了。
于是他就一直在实习的这个学校教下去,直到我懵懵懂懂地进到他的班上。
④我上了初三后,他会给我带很多很多补充材料。
我在那一年里几乎天天读古文,大量地背诵,并且一次次地在课堂上发言。
王老师把我带到他的家里,在南锣鼓巷那个大杂院一间低矮的小平房中,我看见中药房药柜似的资料柜贴着斑驳的墙壁,那一柜子卡片,在小小抽屉里一张张挤在一起。
斜阳很温柔地照进来,逼仄的小屋一端是美丽的师母安祥地缝被子,另一端是老师给我讲怎么做学术卡片……王老师说他有个梦想,就是从自己的手里送出去个中文系的大学生,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念成大学,所以老师就特别在意每一届班上语文好的苗子。
⑤高中,我考进北京四中。
妈妈去给我办手续,回来告诉我,王老师流着眼泪跟她说:“我的梦又碎了,这孩子不能从我手里进中文系了,我等了多少年啊……四中是好学校,让孩子去吧。
”
⑥真的读了中文系以后,老师很高兴,那时候他更苍老了,还是那样神采飞扬地跟我聊古文,只不过常常被一阵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⑦到大三的时候,我几乎决定报考文艺学的研究生,就在这时候,传来王老师住院的消息——肺癌晚期。
消瘦的王老师躺在雪白的被单下,已经说不出话了,我拉着他的手,骨瘦如柴。
我明白离别的时刻就这样临近了。
我能说什么呢?我的语文老师,曾经用生命提携并且期待着我的语文老师……我哽咽着对他说出了一句话:“老师,我报考古典文学的研究生。
” 老师的手突然一下子抓紧了我,从浓重的痰音间挤出了
一个字:“好!”
⑧一周后,我正式报名时,老师辞世。
师母说,那个“好”字是他留在世上最后的言语。
⑨“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这一生中总有几个人,像钉子一样守候在你的命运岔路口,一瞬间就决定了生命的方向。
在翠微引远的时候,他们的音容寂然,却镌刻在我们心底不能惊动的地方。
⑩站在最远处的这个人,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1.结合全文,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别的科目差不多一无所长”,说明我很缺乏自信。
B.“这位不寻常的老师”,主要指他的相貌特征和生活习惯。
C.“另一端是老师给我讲怎么做学术卡片”,王老师把我看成学习语文的好苗子,用心栽培。
D.“我看见中药房药柜似的资料柜贴着斑驳的墙壁”,那时王老师身体就不好,经常吃药了。
2.对文章的第⑤自然段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段主要采用语言描写,表现王老师的良师形象。
B.王老师得知我考上四中后,内心又高兴,又遗憾。
C.因为我考得不理想,所以王老师认为他的梦又破碎了。
D.王老师对我非常器重,很希望我将来对语文有更深的研究。
3.对文章的第⑦自然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明白离别的时刻就这样临近了”,“离别”指我要离开医院。
B.“我哽咽着对他说出了一句话”,说明我改变志愿很不情愿
C.“老师的手突然一下子抓紧了我”,主要体现王老师我的深深的思念。
D.“好!”表现王老师非常支持我从事古典文学方面的研究。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王老师对我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1)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2)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3)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
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儿,鱼就熟。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
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儿,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4)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
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5)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
匾上写的是“功福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岐黄”“杏林春暖”“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
匾都有年头了,只有一块很新,是去年才送的。
这块匾与医术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6)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
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
有一架扁豆。
还有一畦瓢菜。
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
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作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7)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什么病都看。
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
“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
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
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8)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
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
这些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
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
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
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半布袋鹌鹑!遇有实在困难,王淡人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9)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10)去年、今年,他就办了两件傻事。
(11)去年闹大水。
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大街上成了大河。
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
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
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实的长竹篙拉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
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
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但是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
人把他救起来。
船开了。
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
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12)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13)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的朋友。
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
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14)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15)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
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
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16)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
(17)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
——我还有。
”
(18)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做傻事,每天钓鱼。
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王淡人在小院子里栽种鸡冠、秋葵、凤仙等草花及扁豆、瓢菜,它们既可节省金钱和时间,又可观赏或食用。
B. 小说第(8)段中写有些找王淡人看病的人不付现钱且送来的东西“华而不实”,暗含作者对这些人爱占小便宜的人性弱点的讽刺。
C. 小说开篇不写医生看病却写钓鱼,照应了标题,又凸显王淡人这个医生的特别,设置悬念,别具一格。
D. 小说语言“淡而有味”,以平实自然的语言为主,不事雕琢,不堆砌华丽辞藻,善作景物的点染,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6. 王淡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 第(5)段写到王淡人家的匾,有何用意?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文化
[俄]安德烈•马卡罗夫
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
“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
“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
“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
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
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
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
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
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
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
“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
“没有带图的。
”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
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一个士兵》等。
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
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
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
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
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
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
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
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寸,计算了定做费用。
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
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
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
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
“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
”
“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
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iPad。
”
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
“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
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
“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
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
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
他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
”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只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
科利亚只有三本书幸免于难,这三本书一直在他床底下放着,他从来没拿出来过,但名字似乎还记得。
第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很可笑,叫加缪,像白兰地的名字,所以他记住了。
还有一本是爱伦坡的,一位美国作家。
他的故事适合夜里读,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纯净。
最后一本是幽默作品,叫《三十只狗崽》,是一个叫米哈伊尔的人写的,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狗的话一句也没有,写的都是形形色色的野蛮人,史前的。
这不难理解,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都没有,只有带着一个圆圆的小喇叭的收音机。
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
(有删改)
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姑妈”是次要人物,她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人,和科利亚夫妇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突出主旨。
B. 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
C. 科利亚姑妈去世,他非常难过,决心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用来安放姑妈留下来的那些书,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
D. 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西,这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没文化”。
9. 小说写科里亚姑妈留给他“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的书,有什么作用?
10. 本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建德传
①窦建德,贝州漳南人。
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成侯充之苗裔。
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
乡人丧亲,贫无以养,时建德方耕于田中,闻之太息,遽辍耕牛,往给丧事,由是大为乡党所称。
盗夜劫其家,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余不敢进。
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
”盗投绳,建德乃自縻,使盗曳出,跃起捉刀,复杀数人,繇是益知名。
为里长,犯法亡,会赦归。
久之,父卒。
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②武德元年,宇文化及至魏县,建德谓其纳言宋正本及德绍曰:“吾,隋民也;隋,吾君也。
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正本等曰:“大王以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而动,义安天下也。
化及为隋姻里,倚之不疑,今戕君而移其国,仇不共天,请鼓行执其罪。
”建德善之。
即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
化及保聊城,乃纵撞车机石,四面乘城,拔之。
③未几,连突厥侵相州,刺史吕珉死之。
滑州刺史王轨为奴所杀,奴以首奔建德,建德曰:“奴杀主,大逆。
纳之不可不赏,赏逆则废教,将焉用为?”命斩奴而返轨首,滑人德之,遂降,齐、济二州亦降。
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
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莱蔬、脱粟之饭。
每倾身接物,与士卒均执勤苦,由是能致人之死力
④时秦王攻王世充于洛阳,世充遣使乞师于建德。
五月,建德自板渚出为阵,西薄汜,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而前。
秦王登虎牢城望其军,按甲不战。
日中,建德士皆坐列,渴争饮,意益怠。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建德被重创,窜牛口谷。
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获之,传而西,斩长安市,年四十九。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盗曳出曳:摇晃
B. 滑人德之德:感激
C. 由是能致人之死力致:招引
D. 西薄汜薄:临近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渍
B.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C.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D.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13. 下列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窦建德气力超人,年幼时,常做一些重许诺的义举,喜好狭义气节。
同乡贫穷没办法埋葬亲人,当时建
德听到这件事后,把耕牛送去充作办丧事的费用。
B. 窦建德是一个勇猛无惧、机智聪明人,盗贼去他的家中抢劫,他不仅不怕,与盗贼对战,还巧妙设计,出其不意,杀死了不少盗贼。
C. 窦建德是一个秉持正义的人,滑州刺史王轨被奴仆杀害,这对窦建德来说是有利的,所以当奴仆投降窦建德时,窦建德不但没有杀掉奴仆,反而收留了他。
D. 窦建德是一个善待下属的人,每当攻陷城镇打败敌军,所得到的财物,一起分发奖赏给各位将领,自己一样东西都不要。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王以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而动,义安天下也。
(2)久之,父卒。
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卖花声·题岳阳楼[注]
[宋]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颇。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注]。
[注](1)张舜民,北宋人,做过监察御史,因党争遭贬。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者被贬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
(2)长安:此指汴京,为北宋都城。
15.下面选项中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分斟酒敛芳颜”中,“十分”二字,形容酒斟得很满,也说明满怀敬意。
“敛芳颜”,即敛眉、敛容,写女子之动情,可谓极宛极真。
B.“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是因为词人此时南迁郴州,不像元二出使安西,受朝廷重用,这两句含自我解嘲之意。
C.“醉袖”二字,用得极妙,与前面的“十分斟酒”暗相呼应。
“天淡云闲”四字以淡语、闲语间之,既写出悠然的景色,又写出词人淡泊闲适的心境。
D.结尾两句写即将上路,回首眺望夕阳中的长安,作者借此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意蕴深厚。
16.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17.费衮评价“此词用白乐天《题岳阳楼》诗‘换骨’”,后人评价“全词跌宕起伏,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请概括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在《三峡》中借渔者的歌声来烘托三峡秋景凄凉哀伤的气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马说》中,用“_______,______”来斥责那些不懂千里马,对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并说“天下无马”的人。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在《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描写了前来为荆轲送行的人听到高渐离击筑和荆轲慷慨悲歌后的反应。
(5)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认为真的猛士应当具备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9.下面是某公司报销业务流程图,请把该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0.下列是一些古装剧中的台词,每句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来客祝贺朋友女儿出嫁时说:“小女不错,嫁个好人家呀。
”
②雷横一边接过晁盖送的银子一边说:“多谢大哥,我就笑纳了。
”
③“今日府上一叙,未见乃弟风采,甚是遗憾。
”
④出门送客,说了一句:“款待不周,还望海涵”
⑤“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❶ ❷ ❸ ❹
(《小林漫画》)面四幅漫画带给你哪些感受和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两幅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漫画中的文字,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项,“说明我很缺乏自信”是错误的。
由原文“我的偏科几乎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除了交上去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班上念之外,别的科目差不多一无所长”可知,我偏科严重,唯独语文学的特别好,别的科目确实不太好,是事实,并非缺乏自信。
B项,“主要指他的相貌特征和生活习惯”是错误的。
“不寻常”除了指他的相貌特征和生活习惯外,还包括眼光、板书、才华、际遇等。
D项,“那时王老师身体就不好,经常吃药了”是错误的。
“中药房药柜似的资料柜”只是个比方,说明老师藏书很多。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段的把握能力。
D项,“很希望我将来对语文有更深的研究”是错误的。
王老师的梦想是从自己手里送出去个中文系的大学生,他对我很器重,是因为我是班上语文好的苗子。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段的把握能力。
A项,“‘离别’指我要离开医院”是错误的。
因为这时候王老师已经是肺癌晚期,骨瘦如柴,所以“离别”是王老师将要离开这个世间了。
B项,“说明我改变志愿很不情愿”是错误的。
说明我看到曾经用生命提携并且期待着我的语文老师即将离世的一种悲痛。
C项,“主要体现王老师我的深深的思念”是错误的。
体现了王老师听到我要报考古典文学研究生的激动之情。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进入中学之前,我一直是个不大被鼓励的学生,直到初二的时候,一位特别欣赏我的老师让我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