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倒茬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作倒茬技术
近年来,向日葵、玉米种植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
向日葵、玉米连年种植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土壤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破坏,不利于向日葵、玉米种植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限的逐步增加,单一作物连作面积过大会给自然界带来许多危害,比如土壤养分的损耗,土壤有害物质的累积,病虫草害加剧等。
从而使作物产量下降,产品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绝产。
因此轮作倒茬显得愈来愈突出。
一、轮作、重茬的概念
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
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重茬的危害,经常胜过连作;两年连作称为迎茬。
二、轮作倒茬的好处
要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必须实行轮作,这是因为:
1、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
2、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
增加生物多样性。
3、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的危害。
利用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的灭菌素,可以抑制后茬作物上病害的发生,如甜菜、胡萝卜、洋葱、大蒜等根系分泌物可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小麦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茅草的生长。
4、合理轮作换茬,因食物条件恶化和寄主的减少而使那些寄生性强、寄主植物种类单一及迁移能力小的病虫大量死亡。
腐生性不强的病原物如马铃薯晚疫病菌等由于没有寄主植物而不能继续繁殖。
5、轮作可以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抑制病原物的滋生。
三、轮作的基本原则
1、注意不同环境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
同科农作物有同样的病虫害发生。
不同科农作物轮作,可使病菌失去寄主或改变起生活环境,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如菌核病的寄主范围较广,且病菌存活年限较长,如向日葵和瓜类轮作,病害会越来越重。
不同病菌存活时间不同,轮作的年限也不同。
2、每年选择不同科种植
如:农作物可分为禾本科、菊科、葫芦科和豆科。
可按:小麦—葫芦—大豆;向日葵-玉米-葫芦;玉米
-瓜类-大豆等。
3、注意不同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不同,如玉米类需要氮肥较多,瓜类需要磷肥较多,
4、注意不同农作物的根系深浅不同。
安排深根性的向日葵与浅根性玉米进行轮作,则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肥料都能得到利用。
5、注意不同作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
种豆科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而长期种植需氮较多作物,会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失去平衡,土壤肥力下降,导致一些作物发生营养缺素症。
6、注意不同农作物对杂草的抑制作用不同。
一些生长迅速或栽培密度大、生育期长、叶片对地面覆盖度大的作物,对杂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发苗慢、叶小的作物,易滋生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