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内科》30条必备知识点(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管护师《内科》核心考点精编
♦1.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特点为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
♦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2)典型表现:①血尿—首发症状和就诊的原因:镜下血尿—为主;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
②水肿:最常见的症状:轻者:晨起眼睑水肿,面部肿胀感,呈“肾性面容”,可伴有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3)高血压—水钠潴留。
(4)肾功能异常。
♦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镜下血尿,呈多形性红细胞(2)血清C3及总补体发病初期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增高。
♦5.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休息、对症处理为主。
♦6.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①每日入水量=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24h尿量。
②氮质血症—限制蛋白质,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体育活动。
♦7.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1)蛋白尿—必有表现。
(2)血尿、水肿、高血压。
(3)肾功能进行性损害。
♦8.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尿蛋白(+~+++)、多形
性的红细胞、红细胞管型等。
(2)血液检查: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血BUN、血肌酐升高。
♦9.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1)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如避免感染、劳累、妊娠、血压增高、应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2)饮食:优质低蛋白、低磷、低盐饮食。
(3)降压:水钠潴留—高血压—首选利尿药。
肾素依赖型高血压—首选ACEI或ARB类。
♦10.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
♦1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及治疗:(1)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无肾毒性的抗生素。
(2)血栓、栓塞—抗凝及溶栓(6小时内)。
(3)急性肾衰竭—水肿—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4)蛋白尿及脂肪代谢紊乱。
♦1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休息。
(2)对症治疗:①利尿消肿。
②减少尿蛋白—ACEI类药物。
(3)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的治疗:①糖皮质激素。
原则:始量足、撤药慢、用药要久。
②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出血性膀胱炎。
♦1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蛋白质的摄入—关键—正常量的优质蛋白;氮质血症—限制蛋白质。
(2)用药护理:1)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疗法--保护性隔离。
2)环磷酰胺—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脱发等。
①合理使用静脉血管:先远端后近端静脉。
②静脉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③疑有或发生外渗—立即停止注入—局部用药湿敷或封闭。
④除严格限水者外,鼓励病人多喝水,一旦发生血尿,停止使用。
⑤减轻脱发—注射药物前10分钟戴冰帽,有效控制药物对毛囊的作用。
♦14.肾盂肾炎病因—大肠杆菌为主—上行感染最常见。
♦15.急性肾盂肾炎:(1)全身表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全身不适。
(2)肾脏和尿路局部表现:①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征。
②腰痛或肾区不适、肋脊角—压痛和(或)叩击痛。
(3)尿液变化—外观浑浊。
♦16.慢性肾盂肾炎:肾盂肾炎病程超过半年,同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1)在静脉肾盂造影片上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狭窄。
(2)肾外形凹凸不平(有局灶粗糙的肾皮质瘢痕),且两肾大小不等。
(3)肾功能有持续性损害。
♦17.肾盂肾炎的辅助检查:(1)尿常规和细胞计数: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白细胞管型。
(2)尿细菌学检查:①标本:清洁中段尿培养。
②临床意义:尿含菌量≥105/ml—细菌尿。
♦18.肾盂肾炎的治疗原则—多休息、勤排尿、多喝水(大于2500ml/d)。
(1)急性肾盂肾炎:抗生素治疗:①轻型:口服10~14天。
②严重:静脉用药至退热72小时后,改用口服,完成2周治疗。
③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片—增强抗生素的疗效。
(2)慢性肾盂肾炎:抗菌治疗原则为:①常需两类药物联用。
②疗程宜适当延长。
注意:禁忌使用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
♦19.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肾前性。
(2)肾实质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的类型。
(3)肾后性。
♦20.急性肾衰(急性肾小管坏死):(1)少尿型(尿量<400ml/24h)。
分为3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2)非少尿型(尿量>400ml/24h)。
♦21.典型的少尿型急性肾衰:(1)少尿或无尿期:①高钾血症—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主要死因。
②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大而快。
(2)多尿期:进行性尿量增多是肾功能开始恢复的一个标志。
(3)恢复期。
♦22.肾衰竭的辅助检查:血液检查—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
♦23.肾衰竭的治疗原则—少尿期的处理:(1)控制入量。
(2)防治高血钾:①避免食用含钾较高的食物和药物。
②禁用库血,需大量输血时应输新鲜血。
③可口服甘露醇等,增加钾离子从肠道排出。
④高血钾时的紧急治疗:立即建立血管通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50%葡萄糖+胰岛素;血液透析为最佳。
♦24.肾衰竭的护理措施:(1)非透析病人:严格控制入液量。
入液量=前一天出液量+基础补液量(500ml)。
(2)饮食护理:①优质蛋白质—供给能量应以糖为主。
②食盐摄入量:1~2g/d。
尽量避免食用含钾较多的食物(如蘑菇、冬菇、榨菜、荠菜、马铃薯等)。
♦25.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我国最常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26.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最常见、最早期的表现。
食欲不振、恶心、口有氨臭味等。
(2)呼吸系统:酸中毒—呼吸深而长;体液过多—肺水肿,可出现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
(3)循环系统:心力衰竭—主要死因;高血压;心包炎。
(4)血液系统:贫血(必有)—与EPO有关—正色素正细胞;出血倾向等。
(5)骨骼:肾性骨病—活性维生素D3少、继发甲旁亢。
(6)皮肤:尿素霜沉积—皮肤瘙痒。
(7)神经、肌肉系统:失眠、谵妄、幻觉、昏迷等;晚期—周围神经病变。
(8)内分泌失调:血浆活性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激素(EPO)降低。
(9)容易并发感染:肺部和尿路感染常见。
(10)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钾磷增高、钠钙低);高钾、高磷、高镁
或低钠血症、低钙、代酸等。
♦27.急性肾衰竭:主张早期透析。
凡保守治疗无效,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均需要透析:(1)急性肺水肿。
(2)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或心电图提示高钾)。
(3)高分解代谢状态。
(4)非高分解代谢型有少尿或无尿2日以上、血肌酐达到或超过442μmol/L,血尿素氮达到或超过21.4m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3ml/s·1.73m2。
♦28.慢性肾衰竭: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1.3ml/s·1.73m2应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其他指标包括:(1)血尿素氮达到或超过28.6mmol/L。
(2)血肌酐达到或超过707μmol/L。
(3)有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症状等。
♦29.失衡综合征:处理:第一次透析时间应短,发生失衡综合征时可静脉注射高渗糖、高渗钠、应用镇静剂等。
♦30.腹膜透析的护理措施:(1)营养与饮食: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低磷、低脂饮食。
高血压、水肿—限制水、盐的摄入。
食物中尽量避免含单糖高的食品,如糖果、饼干、汽水等。
(2)透析液—输入前置于恒温箱或干加热至37℃。
(3)病情观察:如出现发热、寒战、腹痛,透出液混浊等,应考虑为腹腔感染。
立即取透出液做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