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选修)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试卷(选修)
本卷分Ⅰ卷Ⅱ卷,Ⅰ卷选择题60分,答案全部填涂到答题卡内,Ⅱ卷综合题60分
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15题共30分,别忘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内)
1、有关旅游活动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活动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
B、古代旅游仅局限在个体需求,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
C、近代旅游还未出现旅游企业
D、现代旅游是大众需求,处于初级产业化阶段
2.在现代旅游中,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
A.探亲访友B.娱乐消遣 C.科学研究D.调研采风
3、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的原因是
A、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产业
B、能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
C、具有强大生命力,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
D、人们一般迎着朝阳出发去旅游
4、“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与农业交叉的新兴产业。

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有
①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②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业产品④避免环境污染
⑤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大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的“金三角”地区。

目前,3省区将联合投资500亿元,使中国西南角成为世界精品旅游景区之一。

据此回答5~7题。

5.“峡谷幽深,峻岭逶迤”是对大香格里拉地区地形特征的真实写照,对这一景观的欣赏应()
A.选择观赏位置
B.把握观赏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6.将“大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区的优势条件是()
A.人文景观的丰富性
B.对外联系的快捷性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D.自然景观的独特性
7.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色独特迷人,下列旅游资源在该区不能见到的是()
A.皑皑的雪山 B.奔腾的河流
C.寂寂的戈壁荒漠 D.浓郁的民族风情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固家将重点培育形成12个红色旅游区。

回答8~9题:8.下图是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迹。

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图中这一建筑所在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应该是
()
A.沪浙红色旅游区
B.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C.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D.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9.下面表格材料反映了:
A
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D.游览价值的高低影响客源地的形成
10.一般说来,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地位的是()
A.生物景观
B.水域风光
C.天象与气候景观
D.地貌景观
11、“青城天下幽”这个说法是形容青城山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
C、朦胧美
D、动态美
12、下列体现了自然和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的是
A、长江三峡的神女峰景观 B
、青藏高原的珠穆朗玛峰景观
C、泰山景区的十八盘和南天门景观
D、桂林阳朔的峰林景观
13、园林入口处常有假山、屏风、竹林等,目的是
A、突出园林整体效果
B、丰富景观层次
C、营造烘云托月的气氛
D、借园林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林风景
14、我国最大的道教名山是
A、四川青城山
B、湖北武当山
C、福建武夷山
D、广东鼎湖山
15、要取得下面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分别是
A、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B、选择特定的地点、仰视、选择一定的时机、俯视
C、选择特定的地点、选择一定的时机、动态观赏、仰观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的地点
二、双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都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正确的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别忘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内)
16.下列选项属于现代旅游六要素的有
A.游客
B. 购物
C. 娱乐
D.景观
17.近年来,到杭州西湖旅游的游客中,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主要反映了
A.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B.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C.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D.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18、旅游业能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主要表现在
A.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B.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9.西藏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地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气候高寒缺氧
B.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低
C.交通不便
D.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小
20.下列旅游资源主要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有
A、承德避暑山庄
B、峨眉山
C、蓬莱“海市蜃楼”
D、九寨沟
21.对以情观景的正确理解是
A、以情观景就不能客观审视自然美
B、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情感无关
C、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自然美
D、以情观景,会使自然美在旅游者中产生相同或不同的审美结论
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是
A、峰峦之雄伟俊秀,惟远眺可得
B、到庐山旅游,在山中观赏无多大意义
C、到庐山旅游,最好在外围仰视
D、观赏位置的不同,会造成视野范围的差异
23.欣赏下列哪些景观须把握好时机
A、峨眉山的佛光
B、蓬莱“海市蜃楼”
C、柬埔寨吴哥窟
D、阿波罗神庙
24.下列世界遗产属于山西省的是
A、平遥古城
B、秦始皇陵
C、武夷山
D、云冈石窟
25.下列关于北京颐和园的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
B、是中国私家园林的典范
C、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
D、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见长
Ⅱ卷综合题
2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泸沽湖像一颗熠熠生辉的绿宝石,镶嵌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的万山丛中。

它是丽江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家誉为“中国西南的一片净土”“高品位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早在2000多年前,摩梭人就在湖边聚居生活,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惯,居住在建筑风格独特的木楞房子中。

古代摩梭人信奉“女神教”。

后来,又接受由西藏传入的佛教,此外,还信仰本民族的“达巴教”。

长期以来,这里素有“女儿国”的美称。

以母系家庭以及阿夏婚姻(即走婚)为主要特征的摩梭风情,是现代社会罕见的原始母系社会婚姻形态的“活化石”。

优美的自然风景、独特的人文风情构成了泸沽湖地区的以“情、水、山”为主题的旅游特色,磁铁般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1989年泸沽湖景区旅游人数为6120人,到1991年猛增到10万人左右,目前每年的游客已经超过20万人,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35万人。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人数的逐年增加,威胁环境的各种因素也随之而来,再加上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旅游污水、旅游垃圾和一些新建的旅游设施对原有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由于地域偏僻和交通不便,故摩梭人文化保存完好,并具有较高的人文科研价值。

但随着旅游业的开发,摩梭人的文化将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同时传统的耕作型的自然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向旅游服务型转变。

(1)一批香港游客到泸沽湖地区游览,构成这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泸沽湖地区旅游资源突出体现了其_______________的特性(1分)。

形成该特性的原因是()(双项选择)(3分)
A、人民收入增加
B、自然风景独特
C、地方文化独特
D、经济距离远
(3)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4分)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4)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四条)(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其旅游发展趋势和特征对我国旅游业具有重要的先导、示范效应。

(1)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____性,欣赏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应该注意把握_______________。

(2分)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区域内”或“区域内外”)。

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2分)(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

据估计,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

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有利影响?(至少答三点)(6分)
28、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山附近地区图
材料二:歙县是皖南山区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以产歙砚、徽墨著名,有不少唐、宋、明各朝代的古迹。

材料三:黄山云海图
(1)黄山位于_________ (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阶梯和______________气候区。

(3分)
(2)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海”四绝,观赏“云海”的最佳季节是_____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3)在黄山西北有我国的佛教名山___________,东边还有一个佛教名山叫___________,但它属于______________省。

(3分)
(4)请结合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至少答三点)(6分)
29、阅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这两种文化景观中A图位于我国的_________(北方或南方),B图位于我国的_________ (北方或南方)(2分)
(2)A、B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2分)
A、风俗习惯
B、气候条件
C、生产活动
D、地表形态
(3)A景观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是什么?(答两点)(4分)
30、下列景观,你认为如何欣赏才能得到良好的审美效果(4分)
(1)、北京的石花洞
(2)、苏州园林
31、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找出下列三个世界遗产的位置(只填字母)(6分)
A、泰山
B、都江堰
C、莫高窟
BBCAA
DCCCD
ACBBC
BC CD AC AC CD
CD AD AB AD 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