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本领大》课堂简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的本领大》课堂简评
前段时间听了戴辉文老师执教的《谁的本领大》这课,留下一些感想,希望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这节课坚持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没有盲目地追从,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1.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以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学着风和太阳的样子相互夸耀一翻,非常自然地将学生引领到课堂的情境中来,有利于学生后面课文的学习。

2.教师注意了情境的创设,发挥了导学的功能。

比如教师自己扮演了一名记者,随即采访了“风”和“太阳”的心情。

还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演读太阳和风的第一次比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

我们的教学应该成为真正的活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

我们的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方法,更应该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进入角色去体验,感受。

这样,才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才能为学生铺就一条充满快乐的幸福之路。

就这一点,我觉得戴老师做得很好。

3.教师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文快要学完时,出示说话训练,看了太阳和风的这两场比赛,我想对()说()。

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深化了文本。

4.教师的评价语言丰富生动。

“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到了一阵凉意”,“真是一个得意的太阳”,“瞧,你的力气多大呀,船行得飞快”等等。

人都是需要别人肯定和夸奖的。

我想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应该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
5.教师的板书设计很有创意。

倘若能再利用一下板书,我想效果应该会更好。

而不仅仅是为板书而板书。

6.最后的作业布置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唯一遗憾的是,教师没有有效地抓住这一可贵的教学资源。

编故事留给了学生回家编给爸爸妈妈听,试问,教师是否还会“批阅”这样的口头作业,学生又是否能主动地去完成?
对此课教学还感到不足的是,过于重视了人文性的拓展,而对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把握不是很到位。

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这个统一的主要矛盾是工具性,没有工具性,就没有人文性。

语文的人文性不应该脱离工具性而独立存在。

虽然在教学中教者重视了朗读的训练,但缺少一定的指导,教师的主导性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体现得不是很好。

课堂虽然也采取了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仍然没有指导学生怎么去合作,缺乏学习方法的探究。


人一小组合作的效果较差。

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却忽视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整堂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提问题,学生回答。

看似和谐,但却少了创新与自主。

扩展阅读
《谁的本领大》课文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

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风说:“那还不容易!”说着就“呼呼”地吹起来,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更紧了。

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

”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


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

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
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

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
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

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谁的本领大》讲了什么道理
讲的是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两次比本领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