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与EC-T化疗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疗效与BRCA1突变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P与EC-T化疗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疗效与
BRCA1突变关系
杨涛;马秀芬;毛红岩;独晓燕;张旭;卫翀羿;隆建萍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22(30)10
【摘要】目的:探讨TP与EC-T化疗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并探索铂类与BRCA1突变关系。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诊断三阴性乳腺癌需新辅助化疗的122例患者,均行BRCA检测,将BRCA1胚系突变患者及未突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TP(62例)方案新辅助化疗,一组给予EC-T(60例)方案新辅助化疗;按照不同因素分析两组pCR差异。

结果:TP组pCR率为56.5%,EC-T组pCR率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对于ypT_(0/is)或ypN_(0)TP组对比EC-T组仍然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为64.5%vs
43.3%,P=0.019;69.4%vs 41.7%,P=0.002);对于BRCA1突变患者,TP组与EC-T 组pCR率无统计学差异(50.0%vs 44.4%,P=0.343),对TP组内BRCA1突变与未突变人群pCR率无统计学差异(50.0%vs 57.7%,P=0.224),对EC-T组内BRCA1突变与未突变人群pCR率无统计学差异(44.4%vs 35.3%,P=0.248)。

122例患者的不良反应以1-2级较常见。

EC-T组和TP组患者1-2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71.7%和38.7%(P=0.0003),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1.7%和
3.2%(P=0.002);TP组和EC-T组患者1-2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2.3%和8.3%(P=0.001),3-4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7%和0%(P=0.008)。

其他3-4级不良反应少见。

结论:TP方案对比EC-T方案明显提高三阴性乳腺癌
pCR率,BRCA1是否突变未发现影响铂类方案疗效,整体两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其中TP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

【总页数】5页(P1776-1780)
【作者】杨涛;马秀芬;毛红岩;独晓燕;张旭;卫翀羿;隆建萍
【作者单位】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乳腺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EC-T方案和EC-T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2.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分析
3.EC-TX与EC-TO方案术前新辅助化疗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4.TP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5.TP与EC-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pCR 率及不良反应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