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固井质量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课件
提纲
一、固井问题预想 二、针对性措施 三、常规工艺措施 四、实例分析 五、结论和认识
编辑课件
三、常规工艺措施
1.井眼准备 (1)电测完通井,采用双扶钻具组合对起钻遇阻、缩径段
和狗腿度比较大的井段反复划眼和短起下; (2)通井到底后,大排量洗井至少两周,循环的过程中,
转动钻具,扰动砂子,观察返浆情况,确保无漏失 ; (3)短起下至上层技套; (4)采用20方120S稠浆携砂,做好井眼清洁; (5)起钻前,裸眼段打好封闭,提高泥浆的润滑性 。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3)水泥 √受设备条件限制,水泥库每天只混一口井的水泥量, 在活太多时,明显不够; √固井队运输车、储灰罐不足时,压罐,造成水泥库无 法正常工作; √受场地限制,有些井场不能提前摆放立罐。
(4)附件 √更改完井方式时,悬挂器无法马上组织到位; √普通封隔器以及遇水封隔器通常在完井讨论会结束后 才能组织;
度和出口温度; √商讨固井初步方案; √安排现场固井准备工作; √对固井队设备、水泥化验及固井设计作要求; √安排固井作业日程。
编辑课件
★固井施工方案讨论会:针对复杂压力系统、复杂井况、 小间隙、长封固段、大斜度和深井油层固井,按照“一井一 策”的思路,召开固井施工方案讨论会。
√井队介绍本井基本情况及下步井眼准备措施; √固井队汇报固井准备情况、固井设计及固井要求; √甲方明确责任和要求,制定井眼准备、下套管、固井 施工等方面的针对性措施; √建设项目部以书面指令的形式将措施下发到监督中心、 固井队和钻井队; √现场监督和固井队技术人员具体督促落实,重点井钻 井监督(工程)科室长进行把关。
√钻井设计决定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 √现场钻井实况决定数量和上井时间。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到井检查:甲供物资到井后,由井队进行检查、验收, 内容包括:
√丈量套管长度,检查套管型号、规格与设计符合情况, 本体、丝扣完好情况,通径情况;
√检查工具型号、规格及数量,与套管连接配合; √检查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 √油井水泥数量。
严禁猛提猛放,特别是在井斜大和狗腿度严重处,每10根套管灌满一次泥浆, 保证灌满;
●如井口套管多次错扣,井下套管静止时间较长,应先活动井下套管, 再换一根套管对扣;
●下套管过程中发现井漏、井塌等现象时应起出套管,下钻处理,井下 情况正常后再下套管。如套管已下到设计深度,要根据漏失层位的深度决定 是否固井或起出套管;
●根据井下情况,适当调整钻井液性能,起钻前在裸眼段打
好封闭;
●从通井循环结束后起钻开始至下套管到达设计井深这段时
间,保证井下泥浆性能稳定,要求不产生井涌、井漏、保持井
壁的稳定性。
编辑课件
(2)下套管措施 ●下套管前要校正井口,使天车、转盘、井口在一条直线上,保证不易
错扣; ●正确的选用、科学的加放扶正器; ●下套管期间,套管螺纹按要求涂好密封脂,严格控制套管下放速度,
编辑课件
三、常规工艺措施
2.下套管措施 (1)下套管前,所有入井管柱必须检查、通径、丈量、编
号。所有附件、工具必须检查、合扣,保证灵活完好; (2)下套管期间,套管螺纹按要求涂好密封脂,严格控制
套管下放速度; (3)按照固井设计加放扶正器; (4)出技套之前,需小排量顶通,将环空老浆循环出来,
减小压耗 ; (5)套管下完后,先小排量顶通循环一个迟到时间,逐步
编辑课件
★固井协调会:固井作业施工前召开,内容包括: √钻井队介绍下套管、开泵、循环情况; √固井队介绍固井程序、固井数据、水泥化验、岗位分 配、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项目部、监督中心技术人员制定施工总指挥,向各施 工单位提作业要求; 会后,钻井队和固井队组织召开班组会议,对个岗位作 要求,责任落实到人。
加大排量循环,循环时密切注意泵压变化,注意防漏、防止环 空蹩堵。
编辑课件
三、常规工艺措施
3.固井工艺 (1)固井前必须对泥浆性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固井要求;
固井对钻井液性能要求为:低失水、强抑制能力,低粘度、 切力,高悬浮、携砂能力,优质泥饼、优良流变性。 (2)固井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浆密度; (3)施工中,在安全(设备、井眼)条件下,应使用最大泵入 排量; (4)碰压后,放回水如果正常,则环空加压;若不正常,则管 内加压。
(1)套管 √人工岛受海况影响严重,造成开钻停等现象; √运输公司车辆不够; √保管人员粗心造成所发套管型号数量错误; √车辆审批及运输程序太复杂,不够灵活,耽误生 产。
(2)水泥化验 √某批次水泥或外加剂性能不稳定; √化验室活太多时,做化验滞后; √固井队送现场清水不及时; √配水做复核不及时。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总结会:固井施工结束召开,内容包括: √核对施工数据; √项目部、监督中心技术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点评,替 出改进要求; √对后续工作作出安排,如测声幅时间、探水泥塞、钻 水泥塞要求等等;
编辑课件
2.固井工艺方面
(1)提高顶替效率 ●大排量循环洗井冲刷掉虚泥饼,稠浆携砂,使井 眼通畅、干净; ●使用套管扶正器提高套管居中度,如果有大肚子 井眼时,加入旋流发生器; ●调整钻井液性能,达到固井设计要求; ●如果钻井液密度较高时,在固井之前打入性能 较好的前导浆; ●使用驱油效果较好的冲洗液; ●在井壁稳定和压稳允许的条件下,加大紊流接触 时间; ●提高水泥浆返速,使之达到紊流状态,一般以 1.2-1.5m/s为宜,最低不能低于0.8m/s; ●钻井液与顶替液之编间辑课形件 成密度差。
4.突发事故问题
(1)蹩堵 √井塌; √砂堵; √高粘度钻井液或过厚的泥饼; √固井过程中突然蹩泵。
(2)井漏 √环空蹩堵,导致井漏; √施工过程中发生井漏。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3)设备问题 √固井过程中水泥车发生故障,入井水泥被迫循环出 井,导致施工中断; √浮箍浮鞋失灵ຫໍສະໝຸດ 造成无法放空,蹩压候凝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信息反馈:井队及时把甲供物资检查、验收情况反馈 到项目部,以便出现问题得到补救,不影响生产。
★余料处理:固井结束后,井队统计余料情况,并把统 计结果反馈到项目部,然后对剩余料进行倒井或回收。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2)施工组织 ★现场协作会:各次完钻井深前召开,内容包括: √录井队介绍本井的地层、岩性及油气显示情况; √井队提供定向井测得井底静止温度、电测井底循环温
二、针对性措施
(2)水泥浆在注替和候凝期间的压稳技术措施 ●打重帽 ●设计好水泥浆密度; ●采用双凝或三凝水泥浆; ●速凝封主力油层,缓凝实现环空压稳; ●缩短水泥浆稠化时间; ●加大速凝、缓凝水泥浆稠化时间差; ●优选含有膨胀剂和防窜剂的水泥浆体系; ●复杂压力系统的井,加管外封隔器; ●环空加压
编辑课件
三、常规工艺措施
4.措施落实 (1)钻井队根据协作会要求认真落实通井的钻具组合、洗井 排量、稠浆携砂、短起下钻等措施,为后期下套管、固井提供 一个良好的井眼环境; (2)固井技术人员必须要从钻井队下套管前最后一次通井过 程中就要上井驻井,确保协作会措施能够现场落实; (3)设计人员必须参与现场施工, 施工时要严格执行设计,做 到“一人一井”; (4)现场监督具体督促落实,重点井钻井监督(工程)科室长 进行把关。
(4)闪凝 √某一段水泥浆密度过高; √对地下温度估计错误,实际温度比预计高; √缓凝剂加量不足或混合不匀; √高渗透井段水泥浆失水严重; √施工中断,造成井内水泥浆静止时间过长。
编辑课件
提纲
一、固井问题预想 二、针对性措施 三、常规工艺措施 四、实例分析 五、结论和认识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1.生产组织方面 (1)材料组织与管理 ★水泥准备 √水泥浆体系确定:根据钻井情况、垂深、油气显示、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3)到位 √套管遇卡,未下到设计井深 √附件未按照要求安放 √浮箍浮鞋堵死 √套管脱扣或挤毁 (4)试压 √套管泄漏 √套管头密封不严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3.固井质量问题
(1)顶替效率差 (2)压稳困难 (3)返高不够 (4)人工井底不足 (5)漏封油层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钻井区块等因素决定水泥浆体系; √干混化验:确定了一口井的水泥浆体系以后,组织水
泥库进行干混,然后通知固井队向化验室提供现场清水及化 验条件,根据稠化时间确定该水泥浆体系是否适合。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配方试验:根据水泥浆性能要求和外加剂系列的使用 经验,通过试验来确定缓凝剂的加量比例。配方试验应把固 井作业规定的项目全部做齐,包括稠化时间、失水、游离液、 流动度、水泥石强度及污染实验。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2.套管安全下入方面
(1)井眼准备
●下套管前通井,通井钻具至少保持双扶正器加一柱钻铤,
采用大排量洗井,并要求洗井不少于两周,彻底清除井眼内的
沉砂以及井壁上的泥饼。尤其是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下套管之
前的循环洗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彻底清除井眼底边的沉砂及
岩屑,才能保证套管顺利下至设计井深;
√复核化验:根据配方试验准备固井药水,全部材料重新 取样,做复查实验。
注意:实验温度很重要:偏高,施工后水泥浆出现超缓 凝;偏低,施工时间不够。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材料上井:建设项目部根据生产动态,及时办理相关 业务的手续和料单,强化开钻和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协调和准 备工作,超前组织好钻井物资和人员到位。尤其是人工岛以 及堡古2首钢工业辖区内,套管、水泥和各种附件、工具, 提前组织到现场,避免因天气原因或复杂地方关系造成的停 等。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2.套管下入问题
(1)上扣 √丝扣清洗不干净,没有按照要求涂抹锁固脂; √护丝摆放混乱,造成丝扣二次污染; √井队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损坏套管丝扣; √由于套管质量问题,导致起出套管。
(2)居中 √井径不规则,居中困难; √井斜较大,偏心严重; √扶正器选型及加法不合理; √井队不执行固井设计,造成扶正器下入数量不够。
提高固井质量技术
编辑课件
提纲
一、固井问题预想 二、针对性措施 三、常规工艺措施 四、实例分析 五、结论和认识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固井面临的问题
生产组织 问题
套管下入 问题
固井质量 问题
突发事故 问题
套
水
附
化
到
上
居
试
顶
压
返
井
井
蹩
设
闪
管
泥
件
验
位
扣
中
压
替
稳
高
底
漏
堵
备
凝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1.生产组织问题
编辑课件
提纲
一、固井问题预想 二、针对性措施 三、常规工艺措施 四、典型实例分析 五、结论和认识
编辑课件
四、典型实例分析
实例:高66X1井固井质量分析
1、基本情况
钻井公司 钻井队号 固井队 井别
渤海钻一 50709 渤钻一固 探井
完钻井深 油顶 水泥返高 井径描述
4399
3758
3608
差
编辑课件
四、典型实例分析
2、固井难点 (1)压力系统复杂,油气显示层多,压稳困难; (2)井径不规则,形成“糖葫芦”和“大肚子”井眼,容易 形成环空蹩堵,严重影响水泥浆顶替效率; (3)钻井液性能差,导致形成大量虚泥饼。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3)提高水泥返高的固井工艺技术 ●采用低密度固井技术; ●采用单级双封固井技术; ●回接固井中采用穿鞋带帽固井技术; ●双级或多级固井技术; ●先期完成法,潜山井常用的完井方法; ●管外封隔器隔开漏层。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4)解决人工井底不够措施 ●钻井口袋问题要求常规井至少40米,深井大位移井至 少45米; ●钻井队根据实际钻井口袋,阻位尽可能下调; ●加强对固井队流量计管理,确保流量计计量准确,能 够碰压; ●引进了优质后置液,有效的解决了泥浆固井沉淀和水 泥污染问题; ●如果钻井液密度较低时,配置一罐粘度高悬浮性较好 的钻井液作为顶替液; ●缩短候凝时间,24小时测声幅。
●对于深井,下套管时可以进行分段循环,破除钻井液结构力,每次开 泵要先小后大逐渐至正常。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4.突发事故预防方面
(1)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校正,水泥车要定期进行检查、 检修,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故障; (2)固井设计做好应急预案; (3)密度控制在±0.02之内,以免由于密度过高影响稠化时间, 造成闪凝; (4)流量计是固井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仪器,固井队一定要经常 对其进行标定,防止流量计不准导致留塞或替空。 (5)固井施工替浆过程中,大泵出现故障或者后期施工压力过 高,需要固井水泥车顶替,井队必须备有足够的水源。
提纲
一、固井问题预想 二、针对性措施 三、常规工艺措施 四、实例分析 五、结论和认识
编辑课件
三、常规工艺措施
1.井眼准备 (1)电测完通井,采用双扶钻具组合对起钻遇阻、缩径段
和狗腿度比较大的井段反复划眼和短起下; (2)通井到底后,大排量洗井至少两周,循环的过程中,
转动钻具,扰动砂子,观察返浆情况,确保无漏失 ; (3)短起下至上层技套; (4)采用20方120S稠浆携砂,做好井眼清洁; (5)起钻前,裸眼段打好封闭,提高泥浆的润滑性 。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3)水泥 √受设备条件限制,水泥库每天只混一口井的水泥量, 在活太多时,明显不够; √固井队运输车、储灰罐不足时,压罐,造成水泥库无 法正常工作; √受场地限制,有些井场不能提前摆放立罐。
(4)附件 √更改完井方式时,悬挂器无法马上组织到位; √普通封隔器以及遇水封隔器通常在完井讨论会结束后 才能组织;
度和出口温度; √商讨固井初步方案; √安排现场固井准备工作; √对固井队设备、水泥化验及固井设计作要求; √安排固井作业日程。
编辑课件
★固井施工方案讨论会:针对复杂压力系统、复杂井况、 小间隙、长封固段、大斜度和深井油层固井,按照“一井一 策”的思路,召开固井施工方案讨论会。
√井队介绍本井基本情况及下步井眼准备措施; √固井队汇报固井准备情况、固井设计及固井要求; √甲方明确责任和要求,制定井眼准备、下套管、固井 施工等方面的针对性措施; √建设项目部以书面指令的形式将措施下发到监督中心、 固井队和钻井队; √现场监督和固井队技术人员具体督促落实,重点井钻 井监督(工程)科室长进行把关。
√钻井设计决定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 √现场钻井实况决定数量和上井时间。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到井检查:甲供物资到井后,由井队进行检查、验收, 内容包括:
√丈量套管长度,检查套管型号、规格与设计符合情况, 本体、丝扣完好情况,通径情况;
√检查工具型号、规格及数量,与套管连接配合; √检查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 √油井水泥数量。
严禁猛提猛放,特别是在井斜大和狗腿度严重处,每10根套管灌满一次泥浆, 保证灌满;
●如井口套管多次错扣,井下套管静止时间较长,应先活动井下套管, 再换一根套管对扣;
●下套管过程中发现井漏、井塌等现象时应起出套管,下钻处理,井下 情况正常后再下套管。如套管已下到设计深度,要根据漏失层位的深度决定 是否固井或起出套管;
●根据井下情况,适当调整钻井液性能,起钻前在裸眼段打
好封闭;
●从通井循环结束后起钻开始至下套管到达设计井深这段时
间,保证井下泥浆性能稳定,要求不产生井涌、井漏、保持井
壁的稳定性。
编辑课件
(2)下套管措施 ●下套管前要校正井口,使天车、转盘、井口在一条直线上,保证不易
错扣; ●正确的选用、科学的加放扶正器; ●下套管期间,套管螺纹按要求涂好密封脂,严格控制套管下放速度,
编辑课件
三、常规工艺措施
2.下套管措施 (1)下套管前,所有入井管柱必须检查、通径、丈量、编
号。所有附件、工具必须检查、合扣,保证灵活完好; (2)下套管期间,套管螺纹按要求涂好密封脂,严格控制
套管下放速度; (3)按照固井设计加放扶正器; (4)出技套之前,需小排量顶通,将环空老浆循环出来,
减小压耗 ; (5)套管下完后,先小排量顶通循环一个迟到时间,逐步
编辑课件
★固井协调会:固井作业施工前召开,内容包括: √钻井队介绍下套管、开泵、循环情况; √固井队介绍固井程序、固井数据、水泥化验、岗位分 配、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项目部、监督中心技术人员制定施工总指挥,向各施 工单位提作业要求; 会后,钻井队和固井队组织召开班组会议,对个岗位作 要求,责任落实到人。
加大排量循环,循环时密切注意泵压变化,注意防漏、防止环 空蹩堵。
编辑课件
三、常规工艺措施
3.固井工艺 (1)固井前必须对泥浆性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固井要求;
固井对钻井液性能要求为:低失水、强抑制能力,低粘度、 切力,高悬浮、携砂能力,优质泥饼、优良流变性。 (2)固井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浆密度; (3)施工中,在安全(设备、井眼)条件下,应使用最大泵入 排量; (4)碰压后,放回水如果正常,则环空加压;若不正常,则管 内加压。
(1)套管 √人工岛受海况影响严重,造成开钻停等现象; √运输公司车辆不够; √保管人员粗心造成所发套管型号数量错误; √车辆审批及运输程序太复杂,不够灵活,耽误生 产。
(2)水泥化验 √某批次水泥或外加剂性能不稳定; √化验室活太多时,做化验滞后; √固井队送现场清水不及时; √配水做复核不及时。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总结会:固井施工结束召开,内容包括: √核对施工数据; √项目部、监督中心技术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点评,替 出改进要求; √对后续工作作出安排,如测声幅时间、探水泥塞、钻 水泥塞要求等等;
编辑课件
2.固井工艺方面
(1)提高顶替效率 ●大排量循环洗井冲刷掉虚泥饼,稠浆携砂,使井 眼通畅、干净; ●使用套管扶正器提高套管居中度,如果有大肚子 井眼时,加入旋流发生器; ●调整钻井液性能,达到固井设计要求; ●如果钻井液密度较高时,在固井之前打入性能 较好的前导浆; ●使用驱油效果较好的冲洗液; ●在井壁稳定和压稳允许的条件下,加大紊流接触 时间; ●提高水泥浆返速,使之达到紊流状态,一般以 1.2-1.5m/s为宜,最低不能低于0.8m/s; ●钻井液与顶替液之编间辑课形件 成密度差。
4.突发事故问题
(1)蹩堵 √井塌; √砂堵; √高粘度钻井液或过厚的泥饼; √固井过程中突然蹩泵。
(2)井漏 √环空蹩堵,导致井漏; √施工过程中发生井漏。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3)设备问题 √固井过程中水泥车发生故障,入井水泥被迫循环出 井,导致施工中断; √浮箍浮鞋失灵ຫໍສະໝຸດ 造成无法放空,蹩压候凝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信息反馈:井队及时把甲供物资检查、验收情况反馈 到项目部,以便出现问题得到补救,不影响生产。
★余料处理:固井结束后,井队统计余料情况,并把统 计结果反馈到项目部,然后对剩余料进行倒井或回收。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2)施工组织 ★现场协作会:各次完钻井深前召开,内容包括: √录井队介绍本井的地层、岩性及油气显示情况; √井队提供定向井测得井底静止温度、电测井底循环温
二、针对性措施
(2)水泥浆在注替和候凝期间的压稳技术措施 ●打重帽 ●设计好水泥浆密度; ●采用双凝或三凝水泥浆; ●速凝封主力油层,缓凝实现环空压稳; ●缩短水泥浆稠化时间; ●加大速凝、缓凝水泥浆稠化时间差; ●优选含有膨胀剂和防窜剂的水泥浆体系; ●复杂压力系统的井,加管外封隔器; ●环空加压
编辑课件
三、常规工艺措施
4.措施落实 (1)钻井队根据协作会要求认真落实通井的钻具组合、洗井 排量、稠浆携砂、短起下钻等措施,为后期下套管、固井提供 一个良好的井眼环境; (2)固井技术人员必须要从钻井队下套管前最后一次通井过 程中就要上井驻井,确保协作会措施能够现场落实; (3)设计人员必须参与现场施工, 施工时要严格执行设计,做 到“一人一井”; (4)现场监督具体督促落实,重点井钻井监督(工程)科室长 进行把关。
(4)闪凝 √某一段水泥浆密度过高; √对地下温度估计错误,实际温度比预计高; √缓凝剂加量不足或混合不匀; √高渗透井段水泥浆失水严重; √施工中断,造成井内水泥浆静止时间过长。
编辑课件
提纲
一、固井问题预想 二、针对性措施 三、常规工艺措施 四、实例分析 五、结论和认识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1.生产组织方面 (1)材料组织与管理 ★水泥准备 √水泥浆体系确定:根据钻井情况、垂深、油气显示、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3)到位 √套管遇卡,未下到设计井深 √附件未按照要求安放 √浮箍浮鞋堵死 √套管脱扣或挤毁 (4)试压 √套管泄漏 √套管头密封不严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3.固井质量问题
(1)顶替效率差 (2)压稳困难 (3)返高不够 (4)人工井底不足 (5)漏封油层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钻井区块等因素决定水泥浆体系; √干混化验:确定了一口井的水泥浆体系以后,组织水
泥库进行干混,然后通知固井队向化验室提供现场清水及化 验条件,根据稠化时间确定该水泥浆体系是否适合。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配方试验:根据水泥浆性能要求和外加剂系列的使用 经验,通过试验来确定缓凝剂的加量比例。配方试验应把固 井作业规定的项目全部做齐,包括稠化时间、失水、游离液、 流动度、水泥石强度及污染实验。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2.套管安全下入方面
(1)井眼准备
●下套管前通井,通井钻具至少保持双扶正器加一柱钻铤,
采用大排量洗井,并要求洗井不少于两周,彻底清除井眼内的
沉砂以及井壁上的泥饼。尤其是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下套管之
前的循环洗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彻底清除井眼底边的沉砂及
岩屑,才能保证套管顺利下至设计井深;
√复核化验:根据配方试验准备固井药水,全部材料重新 取样,做复查实验。
注意:实验温度很重要:偏高,施工后水泥浆出现超缓 凝;偏低,施工时间不够。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材料上井:建设项目部根据生产动态,及时办理相关 业务的手续和料单,强化开钻和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协调和准 备工作,超前组织好钻井物资和人员到位。尤其是人工岛以 及堡古2首钢工业辖区内,套管、水泥和各种附件、工具, 提前组织到现场,避免因天气原因或复杂地方关系造成的停 等。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2.套管下入问题
(1)上扣 √丝扣清洗不干净,没有按照要求涂抹锁固脂; √护丝摆放混乱,造成丝扣二次污染; √井队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损坏套管丝扣; √由于套管质量问题,导致起出套管。
(2)居中 √井径不规则,居中困难; √井斜较大,偏心严重; √扶正器选型及加法不合理; √井队不执行固井设计,造成扶正器下入数量不够。
提高固井质量技术
编辑课件
提纲
一、固井问题预想 二、针对性措施 三、常规工艺措施 四、实例分析 五、结论和认识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固井面临的问题
生产组织 问题
套管下入 问题
固井质量 问题
突发事故 问题
套
水
附
化
到
上
居
试
顶
压
返
井
井
蹩
设
闪
管
泥
件
验
位
扣
中
压
替
稳
高
底
漏
堵
备
凝
编辑课件
一、固井问题预想
1.生产组织问题
编辑课件
提纲
一、固井问题预想 二、针对性措施 三、常规工艺措施 四、典型实例分析 五、结论和认识
编辑课件
四、典型实例分析
实例:高66X1井固井质量分析
1、基本情况
钻井公司 钻井队号 固井队 井别
渤海钻一 50709 渤钻一固 探井
完钻井深 油顶 水泥返高 井径描述
4399
3758
3608
差
编辑课件
四、典型实例分析
2、固井难点 (1)压力系统复杂,油气显示层多,压稳困难; (2)井径不规则,形成“糖葫芦”和“大肚子”井眼,容易 形成环空蹩堵,严重影响水泥浆顶替效率; (3)钻井液性能差,导致形成大量虚泥饼。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3)提高水泥返高的固井工艺技术 ●采用低密度固井技术; ●采用单级双封固井技术; ●回接固井中采用穿鞋带帽固井技术; ●双级或多级固井技术; ●先期完成法,潜山井常用的完井方法; ●管外封隔器隔开漏层。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4)解决人工井底不够措施 ●钻井口袋问题要求常规井至少40米,深井大位移井至 少45米; ●钻井队根据实际钻井口袋,阻位尽可能下调; ●加强对固井队流量计管理,确保流量计计量准确,能 够碰压; ●引进了优质后置液,有效的解决了泥浆固井沉淀和水 泥污染问题; ●如果钻井液密度较低时,配置一罐粘度高悬浮性较好 的钻井液作为顶替液; ●缩短候凝时间,24小时测声幅。
●对于深井,下套管时可以进行分段循环,破除钻井液结构力,每次开 泵要先小后大逐渐至正常。
编辑课件
二、针对性措施
4.突发事故预防方面
(1)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校正,水泥车要定期进行检查、 检修,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故障; (2)固井设计做好应急预案; (3)密度控制在±0.02之内,以免由于密度过高影响稠化时间, 造成闪凝; (4)流量计是固井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仪器,固井队一定要经常 对其进行标定,防止流量计不准导致留塞或替空。 (5)固井施工替浆过程中,大泵出现故障或者后期施工压力过 高,需要固井水泥车顶替,井队必须备有足够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