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
王晓勋同志是我市安平县南王庄人,1948年8月出生,1965年12月入伍,1967年4月入党。
历任衡水军分区战士、参谋,武强县人武部副部长,安平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1999年6月退休。
服役期间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他所在的安平县人武部曾荣立集体一等功。
退休后,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他毅然放弃舒适生活,克服家庭困难,回到家乡―――安平县南王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8年来,他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使村党支部建设逐步规范化;他勇于面对各种矛盾,大刀阔斧地解决制约发展、影响稳定的各种遗留问题,彻底改变了南王庄村的混乱局面;他积极改善村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使南王庄村这个老典型重新焕发了活力,跨入了文明生态村行列。
王晓勋同志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军区先进老干部”,被群众誉为南王庄村的“定盘星”。
2007年5月,王晓勋同志参加北京军区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受到了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学习了“上校村官”王晓勋同志的事迹,我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作为前县武装部长的王晓勋,退休后,回村担当起“村官”重任,带领乡亲们在致富路上、在农村和谐文明进程中建立了新的功绩,同时也为全省的“村官”树立了榜样,我觉得我们应该向“村官”王晓勋学习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按说,王晓勋属于国家公职人员,级别也不低,退休之后,衣食无忧,颐养天年没有什么不好。
一个“村官”的职位所包含的权力,好像也并不是吸引他的根源。
我觉得他源自对家乡的热爱。
我们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宣传以热爱祖国为荣来打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其实最基本的就是对家乡、对事业的热爱。
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最基本的表现。
从王晓勋的言论中、行为中,也是这样表达的。
记的有天看河北电视台的河北新闻联播节目,他是抱定了“干出个样子”的信念的,他在行动上也是这样,一人富不算富,带领乡亲们走的是共同富裕的路子,而且他自己还多次捐资,用于村里教学楼的建设。
2001年省委号召提炼新世纪河北精神时,我提出了16个字“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热爱河北、自励自强”。
我们作为河北
人,就是要有一种热爱家乡的情怀。
只有在这种强烈的热爱家乡情怀感染下,我们才有激情投入到建设家乡中去。
如果我们尤其是全省的每一名“村官”,都有一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红心”,我相信我们可爱的家乡的建设进程会更快,家乡建设的会更美,党群干群关系会更和谐融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整个和谐河北建设进程也会因而得到强力推进。
其次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品质。
解放思想,需要魄力。
需要经历。
王晓勋曾经担任县武装部长,相对于农民群众来讲,算得上见过世面,见多识广,这是他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经历基础。
而作为军人的经历,则是他魄力的源泉。
所以,我们选“村官”、任用“村官”,最好也侧重那些有魄力、有阅历,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的同志。
因为能够解放思想,王晓勋带领群众到经济发达的外省农村去参观学习,使群众们一起解放思想,破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观念,开阔了视野,开阔了心胸,鼓起了大发展的雄心。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品质的意义,更在于能够真心地接受、借鉴新事物、先进的思路、模式。
所以,他回到家乡借鉴大城市发展工业园区的理念,建起了丝网工业小区,也同样地大力对外招商,进行规范化管理。
从而大大提升了当地丝网工业的规模、信誉、质量,规范了市场秩序,使当地以丝网加工业为主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还有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有两个重大的论断,一个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也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我们河北结合省情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形成了相应的两大任务,就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河北。
王晓勋在他们村的发展中贯彻了这样的精神。
这并不是上纲上线或者生搬硬套的意思。
科学发展,就要相应国家号召,符合国家政策,目前国家一直在强调土地“红线”、“高压线”不允许跨越。
因为我国的耕地面积在1996年至2003年的7年间,已经减少了1亿亩,到2003年耕地面积为18.51亿亩,按这样的速度,百年之后,子孙们就没有耕地可种了。
王晓勋建丝网工业园区不践踏“高压线”,占用的都是沙荒废地,这就避免了工业占耕地所涉及到的无法可持续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就要有科学的理念。
现在流行“用管理城市的方式管理农村,用发展工业的模式发展农业,用培育市民的方式培育农民”这样的思路。
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王晓勋把村里一家一户小作坊生产模式,转变为工业园区的模式,集中管理,形成规模效应,就很符合科学的理念。
说到和谐发展,他在发展农村经济之后,大力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使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互相促进。
他倡导盖起了高标准教学楼,设立了教师“教育进步奖”,建起了图书室并购置大量文化科技图书,建起了休闲广场,扶持了村文艺队,建起了农业科技服务站,引入农业信息网,并关注民生筑和谐,使残疾群众的生活有了着落,使生活困难的群众得到了照顾,使全村的乡亲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集体的关怀和温暖。
这恰恰是中央所号召的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此外为主持公道、推进工作,他敢于碰硬、大义灭亲,从堂兄入手,清理乱占集体耕地,从而打开了局面,收回了所有乱占的集体耕地以及大量外欠款,等等。
“上校村官”身上还有很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大学生村官能从他所展示的美好道德、品质中汲取力量、智慧,来把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