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部分前循环梗死:有以上三联征中的两个,或只有高级神 经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缺损较局限。 3)后循环梗死: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综合 征。 4)腔隙性梗死:表现为腔隙综合征。
第19页,幻灯片共52页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2)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24h以后脑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
关于老年期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病 人的护理
第1页,幻灯片共52页
第一节 概 述
(一)老年期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神经系统结构,珠网膜下
腔、脑室扩大;脑沟增宽、脑回变窄,脑脊液量增多;随 神经元的变性,神经轴突和树突也会相应减少。
(2)脊髓 脊髓的大部分神经细胞出现退行性变。 (3)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束内结缔组织的增生,神经内
第16页,幻灯片共52页
1.病因与发病机制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 高血压常与脑动脉硬化并存,两者相互影响, 使病变加重; 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加速脑动脉硬化的进展。
第17页,幻灯片共52页
2.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部分病人 发病前可有TIA发作。
(2)起病形式:多在静态下(安静休息或睡眠 中)急性发病。
3)脑干出血:大多为脑桥出血。常表现为突然发病,剧烈 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双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双侧病 理反射阳性,两侧瞳孔极度缩小;还可出现中枢性高热和 呼吸改变,病情多迅速发展,在24~48h内死亡。
4)小脑出血:表现为突起一侧后枕部的疼痛、眩晕、呕 吐、病侧肢体共济失调;可有颅神经麻痹、眼球震颤 和意识障碍,无明显瘫痪。
第36页,幻灯片共52页
5.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鼻饲、
预防感染等。
(2)调控血压 降压幅度不宜过大。
(3)降低颅内压
(4)止血药物 (5)手术治疗 对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ml以上和小脑出血量
在10ml以上,均可考虑手术治疗
(6)早期康复治疗
第37页,幻灯片共52页
(3)各部位脑出血的表现 1)壳核出血:最常见。壳核出血最常累及 内囊出现三偏征,优势半球出血可有失语。 出血量较大(>30m1)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和 占位效应,甚至引起脑疝而危及生命。 2)丘脑出血:出现丘脑性感觉障碍、失语、 痴呆和眼球运动障碍,侵及内囊可出现对侧 肢体瘫痪,下肢重于上肢。
第32页,幻灯片共52页
第10页,幻灯片共52页
(2)症状 颈动脉系统TIA常表现为单眼或大脑半球 症状,如:一过性黑朦、雾视、视野中有黑点,一 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眼动脉缺血的特征性症 状是一过性单眼盲,优势半球缺血时可有失语。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表现为眩晕、头晕、构音障碍、
跌倒发作、共济失调、复视、眼球震颤、交叉性运动或
②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钠(速避凝)。 ③降纤药物:可考虑使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
(3)外科治疗 经血管造影确定TIA是由颈部大动脉病变如
动脉硬化斑块引起明显狭窄或闭塞者。
第13页,幻灯片共52页
6.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1)有受伤的危险 与突发眩晕、平衡失调及
一过性失明等有关。 1)安全护理 2)运动指导
第34页,幻灯片共52页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2)影像学检查 头部CT是诊断脑出血首选
的方法,24h内出血灶表现为高密度,48h 后出血灶的高密度影周围出现低密度水肿带。 (3)腰椎穿刺检查
第35页,幻灯片共52页
4.诊断要点 50岁以上高血压病人,在情绪激动或体力 活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 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伴偏瘫、失语等局 限性神经缺损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 CT检查可明确诊断。
第28页,幻灯片共52页
(三)脑出血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见于 老年人。 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 脑出血约占20%。
第29页,幻灯片共52页
1.病因与发病机制 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为脑出血最常见的病
第21页,幻灯片共52页
5.治疗要点
(1)急性期治疗:
①调控血压
②防治脑水肿
③早期溶栓
④降纤治疗
⑤抗凝治疗
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⑦脑保护治疗 ⑧中医药治疗
⑨外科治疗
⑩血管内介入治疗
第22页,幻灯片共52页
(2)康复治疗 1)急性期 急性期一般为l~2周,病情稳定
48~72h后康复治疗即可开始。 2)恢复期 恢复早期(发病后l~3个月)和恢
膜的增生、变性。
第2页,幻灯片共52页
2.神经系统生理的变化 (1)运动知觉功能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动作协调能
力下降,出现步态不稳、蹒跚步态,或“拖足”,手的 摆动幅度减小,转身时不稳,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事故。 (2)反射功能 老年人的反射易受抑制。由于肥胖或腹壁松弛,
使腹壁反射迟钝或消失,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轻度肌 张力增高或轻度肌张力异常。
(2)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防治知识。 1)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预防并发症:完全性卒中或二次卒中
第14页,幻灯片共52页
7.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2)饮食指导 (3)保持心态平衡 (4)定期体检和及时就诊
第15页,幻灯片共52页
(二)脑梗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 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 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 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老年人最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和腔隙性梗死。
第8页,幻灯片共52页
1.病因与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 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 病因所致。
第9页,幻灯片共52页
2.临床表现 (1)临床特征 ①发作突然 ②历时短暂,一般为10~15min,多在1h内
恢复,最长不超过24h; ③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 ④完全恢复,不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⑤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复中期(发病后3~6个月)是康复治疗和功能 恢复的最佳时期;恢复后期(发病后6个月~ 2年)功能恢复逐渐缓慢。
第23页,幻灯片共52页
6.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1)躯体活动障碍 与偏瘫或平衡、协
调能力异常有关。 1)生活护理 2)安全护理 3)用药护理
第24页,幻灯片共52页
(2)吞咽障碍 与意识障碍或延髓麻痹有关。 1)进食和营养状况评估 2)吞咽功能训练: ①触觉刺激;②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③味觉刺激;④唇、舌、 颏渐进式肌肉训练;⑤摒气-发声运动。 3)进食指导:
6.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1)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出血、脑水肿所致大
脑功能受损有关。 1)休息与安全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生活护理 4)病情监测: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 化。
第38页,幻灯片共52页
(2)潜在并发症 脑疝
1)避免颅内压升高 2)评估脑疝的先兆表现
3)配合抢救 (3)潜在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4)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偏瘫所致长期卧床有关。
1)早期康复干预 ①重视患侧刺激;②翻身和保持肢体功能位。
2)指导和协助床上运动
①被动活动关节;②上肢自助被动活动;③桥式运动。 3)恢复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床上抑制肌痉挛训练、坐位平衡训 练、偏瘫肢体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步行和实用步行训练、日 常生活活动训练等。
(5)影像学检查: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数 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等。
(6)放射性核素检查
第5页,幻灯片共52页
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
1.脑血管疾病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 心血管病,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高 血压病人增多且多数血压控制不理想、缺乏 科学的防病保健知识。
2)MRI检查:可早期显示缺血组织的大小、部位。
3)TCD检查:帮助发现血管高度狭窄或局部血流异常
闭塞、血管痉挛、侧枝循环建立程度,还可用于溶栓监 测和预后判断。
第20页,幻灯片共52页
4.诊断要点 中老年病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 TIA发作等病史,在安静休息时起病,症状 逐渐加重,发病时意识清醒,而偏瘫、失语 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结合头部CT及 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第26页,幻灯片共52页
(4)预防并发症: ①静脉血栓形成;②直立性低血压;③失用 性骨质疏松
(5)焦虑/抑郁 与脑部病变、偏瘫、失语或缺少 社会支持等有关。 ①评估焦虑/抑郁的原因;②心理支持。
第27页,幻灯片共52页
7.健康指导 (1)合理饮食 (2)日常生活指导 (3)家庭环境改造指导 (4)照顾者指导 (5)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第3页,幻灯片共52页
(二)护理评估 1.病史
(1)患病及治疗经过
(2)过去与其他病史
(3)心理-社会资料 (4)生活史和家族史
2.身体评估
(1)一般状态 (2)瞳孔 (3)面部及五官 (4)四肢及躯干
第4页,幻灯片共52页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2)脑脊液检查 (3)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4)颈部动脉超声检查
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障碍,典型表现:一侧脑 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
第11页,幻灯片共52页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2)头颅CT和MRI (3)颈动脉超声检查 (4)TCD检查 (5)DSA检查
第12页,幻灯片共52页
5.治疗要点
(1)控制危险因素 (2)药物治疗 ①抗血小板聚集剂:对于反复发生TIA的病人应首选。
(3)症状:常见有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共济失调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部分 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第18页,幻灯片共52页
(4)临床分型
1)完全前循环梗死:表现为三联征,即完全大脑中动 脉综合征的表现:大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同向偏 盲;对侧三个部位(面、上肢与下肢)较严重的运动和 (或)感觉障碍。
①注意进食体位;②选择恰当食物,包括食物的性状及量;③良好的进 食方式;④记录进食 4)防止误吸和窒息
5)留置胃管的护理
第25页,幻灯片共52页
(3)语言沟通障碍 与脑梗死后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1)沟通方法指导 2)语言康复训练:其主要原则:①重视常用;②重视信息传递;③调整交
流策略;④重视双向交流。
第6页,幻灯片共52页
2.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特点 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增多,成为脑血管 病的病理基础;椎动脉易受骨质增生压迫引 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较多,平均 动脉压升高,可使脑血流增加,血压波动较 大容易引起脑血管意外。
第7页,幻灯片共52页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指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 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一般持续 10~15min,多在1h内恢复,最长不超过 24h。
1)识别出血指征 2)心理支持
3)饮食护理
4)止血和抗休克
第39页,幻灯片共52页
(4)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脑出血所致意 识障碍、运动障碍或长期卧床有关。
(5)语言沟通障碍 与脑出血所致语言中枢 受损有关。
第40页,幻灯片共52页
7.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衡;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 动,避免体力或脑力的过度劳累和突然用力过 猛;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用力排便; 戒烟酒 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药,防止血压骤升或骤降。
第33页,幻灯片共52页
5)脑叶出血:顶叶出血可有偏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表现 为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以上肢为主的瘫痪;枕叶出血多有 视物模糊、同向偏盲或象限盲;额叶出血常表现为偏瘫、
Broca失语、精神障碍等。 6)脑室出血:出血量大时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深
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四肢瘫痪或阵发性强直痉挛、 去大脑强直发作、脑膜刺激征阳性、中枢性高热、呼 吸不规则、脉搏和血压不稳定等;若出血量小,病人 可仅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预后良好。
因。用力、情绪改变等是诱发因素。
第30页,幻灯片共52页
2.临床表现 (1)起病形式 多在动态下(情绪紧张、兴奋、
排便、用力)急性发病。 (2)发病时症状 突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
状如中枢性偏瘫、面舌瘫、失语、感觉障碍、 大小便失禁,常伴有头痛、呕吐等症状,病 情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展至高峰。
第31页,幻灯片共5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