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法则:有理数乘法.
2.步骤:有理数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 ―→实际运用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1.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和为0,那么这两个有理数一定是(D)
A.一个为0,另一个数是负数
B.两个都是负数
C.一个为正数,另一个为负数
D.均不为0,且互为相反数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活动一:计算:
(1)(-25)×39×(-4);
(2)125×25×(-4)×(-8).
【展示点评】第(1)题可以将(-25)与(-4)结合在一起;第(2)题可以将125与(-8),25与(-4)各自结合在一起.
【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任意先把其中几个数相乘,积会怎样?
解:1,-1,3,- ,- ,
5.计算:
(1) ×(-6);(2)(-3 )× ;
(3)(- )×(- );(4)(-1 )×(-1 ).
解:(1)-2(2)-1(3) (4)
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二)
(设计者: )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1.说一说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2。5)÷ ×(- ).
【展示点评】(1)中带分数要转化成假分数;(2)中小数需转化成分数.
【小组讨论】在有理数乘、除法同级运算中,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反思小结】乘除是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到右进行运算,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将它们的绝对值相乘除,若化为乘法运算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1)-56÷ ÷(-1 );
(2)(-2 )÷(- )×(- );
(3)1÷(-2 )×5 ;
(4)3 ÷(- )×(-3 ).
解:(1)48(2)- (3)- (4)
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
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有理数乘法法则分几种情况进行归纳的?
例1 计算:
(1)(-3)×9; (2)8×(-1);
(3)(- )×(-2); (4)(-5)×(-7).
【展示点评】要得到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将它乘以-1即可.题(3)中两个因数互为倒数.
【小组讨论】计算两个有理数相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法则是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其法则是: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活动二:例2 计算:
(1)(-36)÷9; (2)(- )÷(- ).
【展示点评】(1)(-36)÷9=-(36÷9)=-4;(2)(- )÷(- )= ÷ = × = .
【小组讨论】有理数除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用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反思小结】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并把除法运算转化成乘法运算,再计算出结果.用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小华的解题过程是:
-2。5÷ ×(-4)=- × ×4=-16
小军的解题过程是:
-2。5÷ ×(-4)= × ×4=16
这三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对吗?如果不对,请说明他们各错在哪里?
解:小明和小华的解题过程错误,小军的解题过程正确,小明错在运算顺序没有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小华错在积的符号确定错误.
4.计算:
2.多个有理数相乘又该如何计算.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31至33页,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
(1)5×(-6)=__-30__;(-6)×5=__-30__;
(2) × =__ __; × =__ __;
(3)[3×(-4)]×(-5)=__60__;3×[(-4)×(-5)]=__60__;
D.100÷ ×(-3)=100×3×(-3)
2.化简:
(1) ; (2) ; (3) .
解:(1)- (2) (3)9
3.在学习了有理数的除法之后,王老师想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有理数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的能力,出了一道计算题:-2.5÷ ×(-4)
小明的解题过程是:
-2。5÷ ×(-4)=- ÷(- )=1
(2)(-15)÷3=(-15)×______=______;
(3)(- )÷(- )=(- )×______=______;
(4)0÷(-12 )=______;0÷2012=______.
【展示点评】观察、分析、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用字母表示为a÷b
【反思小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要注意灵活、综合地运用,不能分开.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目的是把容易计算(积为整百、整千、可以约分等等)的几个因数先进行计算,它只改变运算顺序,而不改变结果.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乘法的分配律
活动二:用两种方法计算( + - )×12。
【展示点评】可以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加减法,再进行乘法运算,也可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展开计算.
C.(-5)×(-2)×(-1)=-10
D.(-3)×(-8)×(+4)=96
3.填空:
6×(-9)×(- )=__36__;
(-1 )×(- )×(- )× =__- __;
(-9)×3×(- )=__ __;
(-1)×(- )× ×0× =__0__.
4.计算:
(1)(- )×(- )×(-2);
1.4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一)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
3.能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
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从不同角度概括算式的规律.
(设计者: )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1.计算
(1)2+2+2+2=
(2)放学时,小红仍然以每分钟50 m的速度回家,应该走________min,列出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你能计算(-10)÷2吗?请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解释你的结果的合理性.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34至35页,完成下列问题:
3.能够运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化简分数,能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运用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设计者: )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1)小红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 m,共走了20 min,问小红家离学校有________ m,列出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计算中用了什么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反思小结】乘法运算律是用来简化有理数乘法运算的依据,根据算式的特点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打破“先算括号”的计算习惯,大大简化乘法与加法的运算;也可以应用转化数学思想,把一个数拆为几个数的和或差,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妙计算.
(2)(-3 )× ×(- )×(+ );
(3) ×(-6)×(-1 )×(- );
(4)(- )×6 ×(- )×(-1 ).
解:(1)-1(2) (3)-2(4)-
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
1.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应注意,先__确定符号__,再__确定积的绝对值__.
4.几个有理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__0__.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28至29页,思考:
1.说一说三个“思考”中各有什么规律?
2.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教材中的算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2×[3+(-5)]=__-4__;2×3+2×(-5)=__-4__.
2.观察上面每组中的两个式子及结果,看看它们存在什么联系与区别?你能发现有理数乘法有哪些运算律吗?
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3.(1)乘法交换律__ab=ba__;
(2)乘法结合律__(ab)c=a(bc)__;
(3)乘法分配律__a(b+c)=ab+ac__.
=a· (b≠0).另外,有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小组讨论】①法则(1)中为什么要强调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运用法则(1)要注意什么?②从法则(2)中,可以看出有理数的除法运算的步骤有哪些?
【反思小结】根据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体会到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再一次体会转化思想,另外通过对比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感受类比的数学思想.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活动三:计算:
(1)(-3)× ×(- )×(- );
(2)(-5)×6×(- )× .
【展示点评】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按小学所学的正数间的乘法计算.
【小组讨论】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反思小结】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应注意:首先要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按法则运算.几个有理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为0.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法则:有理数的除法.
2.关系:有理数的除法与乘法之间.
3.数学思想:转化.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乘法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1.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D)
A.100÷ ×(-3)=100×3×3
B.100÷ ×(-3)=100÷( ×3)
C.100÷ ×(-3)=100× ×(-3)
(2)(-2)+(-2)+(-2)+(-2)+(-2)=
2.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28至30页,完成下列问题: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__得正__,异号__得负__,并把__绝对值相乘__.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互为倒数:乘积是__1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34页,相互交流下面的问题:
1.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换其他的数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a(a≠0)可以转化为乘 ?
3.用字母如何表示有理数除法法则?
4.你能类比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说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表述方法吗?
例1 填空:
(1)8÷(-4)=8×______=______;
1.(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倒数__,即a÷b=__a× __(b不等于0);
(2)两数相除,同号得__正__,异号得__负__,并把绝对值相__除__.
2.a(a≠0)的倒数是__ __.
3.若a>0,b<0,则ab__<__0, __<__0;
若a<0,b<0,则ab__>__0, __>__0.
活动三:例3 化简下列分数:
(1) ;(2) 。
【展示点评】将它们转化成除法运算即可.
【小组讨论】: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转化?
【反思小结】化简分数时,可以把分数线理解为除法运算,然后再根据除法法则进行除法运算.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活动四:例4 计算:
(1)-125 ÷(-5);
2.下列运算结果错误的是(D)
A.(-2)×(-3)=6 B.(+3)×(+4)=12
C.(-5)×0=0 D.(- )×(-6)=-3
3.6×(-9)=__-54__;
(-1 )×(- )=__1__;
3×(- )=__- __;
(- )× =__- __.
4.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1, ,-1 ,- ,0。45.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有理数乘法的运用
活动二: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攀登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时气温有什么变化?
【展示点评】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乘法算式(-6)×3,计算解答.
【小组讨论】例2是如何体现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的?
反思小结:“-18℃”即下降18℃的意思.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法则:多个有理数相乘.
2.步骤:多个有理数相乘.
多个有理数相乘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1.五个数相乘,积为负,那么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是(D)
A.1B.3C.5 D.1或3或5
2.下列运算结果错误的是(B)
A.(-2)×(-3)×(-1)=-6
B.(- )×(-6)×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