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答案
1.B(A项“完全能够让人信服”错误。
C项据第3段第1句,“标明了欲望”有误。
D项说法过于绝对。
)2.B(“分析了叙事对欲望的影响”错误,第三段是欲望对叙事的影响,第四段是叙事对欲望的影响。
)3.B(即使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人们也不一定会津津有味地跟踪一个数学教科书提供的因果转换。
)4.A(“韧性城市是新概念”表述有误;另,材料一第二段有“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重塑城市和社会,并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其演进。
”)
5.D(这是临时性应急措施,“韧性城市”建设应“从应急化走向常态化”。
)
6.(1)科学合理利用新兴技术,多维度提升城市韧性;(2)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确立系统、多元的风险防控理念;(3)不搞形式,真正抓好“韧性城市”显性工程建设与隐形内涵建设。
(每点2分,共6分;意对即可。
)
7.D(小说的语言经过精心锤炼,平淡朴素却饱含热情。
)
8.(1)婴儿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使行文更加紧凑集中。
(2)婴儿的存在有利于烘托人物形象,安抚哭泣的婴儿突显出志愿军战士铁血柔情的品质。
(3)婴儿的哭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缓和了紧张氛围,是司机能够插队过桥的关键。
(4)婴儿的哭声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小说借守护婴儿歌颂了志愿军战士奉献精神,突出主题。
(5)哭泣的婴儿是朝鲜人民遭受战争苦难的一个缩影,从侧面谴责了敌军的侵略行为。
(每点2分,任意答出3点即得6分)
9.(1)小说描写的真实性:①小说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②小说关于战争场景的描述是真实的,战斗条件艰苦,战事胶着激烈。
③小说里的人物形象鲜明立体,真实可信。
(答出任意2点给2分)(2)小说描写的诗意性:①小说突显了战争过程中志愿军战士的人性之美。
②小说把大量笔墨聚焦在象征新生和希望的婴儿身上,给小说一抹温暖的亮色。
③小说尾段描写了司机刘强脑海里温馨的画面,增添了小说的诗意。
(答出任意2点给2分)
(3)作用:真实与诗意相结合,让读者于残酷战争中看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增强胜利的信心,凸显“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乐观精神,升华主题。
(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0. B
11. A (鲁襄公二十二年,属于王公年次纪年法)
12. C(曲解文意。
原文意思是“即使称王也完全应该,称霸还委屈他了”。
)
13.(1)如今孔丘年纪轻轻就崇尚礼仪,这岂不就是所谓的才德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一定要去拜他为师。
(“达者”“即没”“师”各1分,大意2分)(2)齐景公跟晏婴一块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过去秦穆公时,秦国的国土又小,地域又偏僻,他能够称霸是什么原因呢?”(“适”“僻”“其霸何也”各1分,大意2分)
14.B(此处营造的氛围是凄清,故“清幽”不当。
)
15.(1)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
(2)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
(3)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
(每点2分,共6分,意对即可)
1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7.B 18.A 19.C
20.①如果出现长期发烧现象②患者千万不要自己乱吃抗生素③服用抗生素次数太多(每句2分,意对即可)
21.(1)由中国科协主办(2)2019年5月启动(3)“科学也偶像”科学家精神短视频征集活动获奖名单确定(4)经网友票选和线上线下两轮专家评审(每个要点1分,句子通顺1分。
)
22.参考立意:(1)要有危机意识;(2)要为危机提前做好准备;(3)要正确的心态面对危机。
参考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诞生。
孔子降生后脑袋就长得中间低四面高,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
字叫仲尼。
孔子十七岁的时候,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病重将死,临死前告诫他作为继承人的儿子孟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能当国继位,但必然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
如今孔丘年纪轻轻就崇尚礼仪,这岂不就是所谓的才德显达的人吗?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去拜他为师。
”孟釐子死后,懿子和鲁人南宫敬叔便去向孔子学礼。
孔子早年生活,既穷苦又没地位。
成年以后,先是给季氏当管理仓库的小官,在掌握钱粮的出入方面准确公平;后来又做过管牲口的小官,市场中牲口越养越多。
于是做了管理土木工程的官。
不久,他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到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不能走出去,粮食也没有了,跟随的学生都饿病了,没人能站立起来。
孔子还在不停地给大家讲学,朗诵唱歌。
子路生气,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大约三十岁了。
齐景公跟晏婴一块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过去秦穆公时,秦国的国土又小地域又偏僻,他能够称霸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这个国家,地域虽然小,但是它的国君志向远大;地势虽然偏僻,国君的行为却中正无私。
秦穆公亲自选拔用五张黑羊皮赎来的贤士百里奚,封给他大夫的官爵,才把他从奴隶的拘禁中救出来,就和他一连晤谈三天,随后把掌政大权交给了他。
从这点说明即使称王也完全应该,称霸还委屈他了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动乱。
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景公。
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
齐国的大夫想害孔子,孔子知道了。
景公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你了。
”孔子于是辞行,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
这时他以大司寇的身份兼理国相的职责(参与国家大事),于是就把扰乱鲁国政事的大夫少正卯给杀了。
孔子参与国政才三个月,鲁国那些贩卖羊羔猪仔的人们,不再以次充好漫天要价;男人女人在路上行走时也自觉的分开各走一边;丢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拾取;男人崇尚忠诚信义,女人信奉贞节顺从,四面八方来到鲁国的客人,用不着到主管官员那里去求告,鲁国的百姓都能够使其各得所需而归。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弟子大约三千人,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
自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