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竞争上岗面试考题类型分析及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竞争上岗面试考题类型分析
(一)连串式问题
连串式问题是指考官向竞岗者提出的一连串相关的问题,要求竞岗者逐个回答。
这种方式主要是考查竞岗人员的反应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等。
但也可以用于考查竞岗者的注意力、瞬间记忆力、情绪稳定性、分析判断力、综合概括能力等。
例如:问:你已经工作八年了,你认为自己最成功的是什么?有没有不成功的地方?如果这次不能竞岗成功,对以后的工作有没有影响?
答:①在这八年里,我从一名普通的员工到一名副经理,在工作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就是我最成功的地方,我时常以此感到欣慰。
②我也有不成功的地方,在职期间,与经理之间有些矛盾,不管是因谁而起,我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③竞岗不能成功,只能说明我的能力还不够,我会在继续担任副经理期间,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对工作应该说不会有多大影响的。
个别人认为竞岗不成功是我水平太差,可能会故意不服从命令。
如果有的话,我会尽量争取他的理解。
(二)压迫式问题
一般来说,面试答辩过程中的氛围应该是一个轻松、亲切、自然随和的氛围,这样有利于竞岗者消除紧张、充分发挥。
但有些时候,考官会故意制造一种紧张气氛,给竞岗者一定的压力,通过观察竞岗者在有压力情况下的反应,以考查其应变能力和自制力及情绪稳定性。
例如:问:你工作时间仅有三年,就换了四个单位,有什么可以证明你今后不会再换工作或是能在我单位工作长久呢?
答:您说的对,我确实是三年换了四个单位。
说起来只能怪我经验不足。
在大学期间,我认为我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程序编制人员,但我工作了几个月后,我发现我很不开心,这一份工作并不是我想要的。
于是,当我发现有一个和我的专业相关的职位时,我便辞职转到那儿去上班了。
但是当最初的陶醉感逐渐消退时,我才发现工作的地方与我住的地方太远了。
我得每天坐2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去上班,这样对于我来说,太累了,而且这份工作和第一份工作一样,不能让我感到有什么进步,因此当我听到一家单位需要一名终端计算机工作人员时,我便去应聘并得到了那份工作。
我在那家公司学到了不少知识,直到我不能再发展为止,因为它是一家小公司。
我的第四份工作是在只有一个人的部门,没有别的同事让我感到过于孤独。
所以,我看到贵单位的招聘广告,并了解了贵单位,我发现贵单位完全适合我的要求,我发现我能在贵单位管理一个部门,在发挥我的特长的同时,
接受新的挑战。
也就是说,只要贵单位能提供良好的工作气氛和发展空间,我会一直奋斗下去的。
(三)意愿型问题
意愿型问题是考查竞岗者的求职动机和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竞岗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生活态度。
在这种类型的问题里考官将试图走入你的内心。
总的来说,这类问题有相当难度。
例如:问:你的择业范围很广,为什么你会想到来我们单位应聘呢?
答:贵单位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很高,并且规模很大。
很多人一提起贵单位,总是能举出很多例子来赞扬贵单位,我总结了一下他们所举的例子以及我目睹的事例,可以归纳出贵单位的特征是“诚信”,这就是众人赞扬贵单位的原因之一,我就是冲着贵单位的诚信和贵单位能发挥我的特长,使我能尽情地施展身手的环境而来的。
(四)投射知识型问题
投射知识型问题是指通过竞岗者对问题的回答,了解竞岗者在各种特定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原始反应、个性倾向、思维方式、应变速度等情况的问题。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例一:让竞岗者看一组图片,然后叫竞岗者说出他们自己的感受。
由于这些卡片形象朦胧,主题模糊,竞岗者在这种“蒙太奇”的方法下得出的感受和反应各有差异,任何描
绘都有可能,考官就从这些千奇百怪的感受中分析竞岗者的知识成分、能力水平、精神状况和个性特征;或者是采用一种句子组合完成式,指给竞岗者一些仅有句首没有句尾的句子,让竞岗者按照自己的感受、思维来完成整个句子。
这种方式完全避免了竞岗者的主观故意行为造成的偏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效率。
例二:通过了解应试者的个人资料,提一些相关的文学修养问题,促使应试者主观地去进行分析鉴赏。
这样能考查应试者的求索精神、文学修养、性格倾向等等。
例如:你喜欢看什么电影?最近看了什么电影?或者是“唐诗宋词是我国巨大的文化遗产,你能背一背你喜欢的诗词吗?请谈谈为什么最欣赏它?”
(五)落幕性问题
所谓落幕性问题是指预示面试答辩即将结束的问题。
这类题目比较简单、轻松,意味着面试答辩即将结束,要求安排在面试答辩过程中的最后。
例如:问:你认为你今天表现得怎样?
答:我觉得今天表现还不错,除了刚开始有些紧张,回答问题有些仓促。
幸好,您(考官)鼓舞了我,使我渐渐恢复了正常,答起题来果断、冷静,并且把我的能力和个性展现出来,做到真正地展现自我,还有我对一些模拟的准确处理,我相信应该是很符合我所应聘的岗位的。
不过,结果我是不能预定的,只有靠您多多关照了。
(六)导入型问题
导入型问题主要有以下三项功能:(1)这类题目通常都要求放在回答正题之前,主要起自然过渡,导入正题的作用,有没有测试要素是次要的。
出题思路着眼点是让竞岗者调整思路和放松紧张情绪,自然地进入面试答辩的最佳状态。
(2)作一初步探索,看竞岗者能否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简明扼要地介绍情况,使考官获得对竞岗者的初步印象,为深入竞聘面试起引导作用。
例如:问:好的,请随便说说自己的情况。
评测要点:这类题型虽然不像是什么问题,反而像是在聊天中的请求性话题。
但是就如以上所述,倘若你不能在这寥寥无几的问题中,展现你的特质:智慧、热情、自信和富有责任感,失败一定在等着你。
这类问题可以回答以下的几种内容:
A.我最擅长技能;B.我最精通的知识领域;C.我最优秀的性格特点;D.我做得最好的事;E.我最关键的成就。
在一个实际的案例中,李女士在面试答辩中是根据以上的主要内容来答辩的,发言词如下: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我一直就喜欢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为别人服务,我想这可能是由于我擅长言辞,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是一个好的聆听者。
上了大学后,当我考虑我将来的职业方向时,当公务员就成为我惟一的念头。
因此,
我在假期去许多机关实习积累经验。
不像我的许多朋友,我确定喜欢与公众打交道的工作。
在实习期间,由于我的外语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错,获得了实习单位的不少好评。
我做得最好的事是在实习中,独立与外商谈妥了一项投资项目。
对于公务员,我惟一感到担心的是,人们会不会因为我是个女的则有性别歧视?
(七)竞岗目的问题
竞岗目的问题是指竞岗者竞聘某个岗位的目的或愿望。
考官通常会让你谈谈你为何会来竞争这个岗位,以便考察竞岗者的求实精神、自我认知能力、竞聘动机、进取精神和求职资格。
例如:
问:你报考该岗位具有哪些优势?
评测要点:第一,肯定自己报考该岗位有优势,并列举出来。
第二,从在校期间担任的职务说起。
第三,分析该岗位所需的一些素质。
第四,指出自己的优点,同时该谦虚的时候要谦虚。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答:我认为我报考该岗位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在大学作了大量的为同学服务的工作。
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我的口才、交际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我的专业是公共社会经济学,相对该岗位的工作范围来说是很适合的,我的专
长还有外语水平已达到了6级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也不错,这些都是该岗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另外,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相信我应该能考上。
如果我考上了,我一定充分发挥我的优势,同时虚心地向老同志和领导学习,努力把该项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