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蚱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蚱蜢
引言:
蚱蜢是一类常见的昆虫,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它们的身影。

蚱蜢有着独特的生存方式和鲜明的外形特征,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
了解蚱蜢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孩子
们的科学认知能力和环保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份中班科学教案,以帮
助老师们在幼儿园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认识蚱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蚱蜢的外形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了解蚱蜢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二、教学准备:
1.图片或挂图:蚱蜢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幼儿园室外空间或室内宽敞的活动区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约5分钟)
老师可以用带有蚱蜢图片的海报或挂图展示在教室的显眼位置。

先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让他们观察这些图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
趣。

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动物?”引导孩子们回答。

2. 探究蚱蜢的外形特征:(约10分钟)
老师将图片展示给孩子们,引导他们观察图片中的蚱蜢。

然后,老师提出问题:“蚱蜢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条腿?有翅膀吗?有没有尾巴?”逐个引导孩子们讨论并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孩子们了解蚱蜢的外形特征。

3. 分类蚱蜢的生活环境:(约20分钟)
将幼儿园室外空间或室内活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生态环境区域,如花草丛、湿地等。

引导孩子们认识不同的环境区域,并将图片或卡片分别贴在对应的区域。

然后,指导孩子们思考蚱蜢应该生活在哪个环境区域,将蚱蜢的图片贴在相应的区域上。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分类学习,认识蚱蜢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4. 观察蚱蜢的行为:(约15分钟)
将几只蚱蜢放在一个小容器中,放置在教室中。

孩子们围坐在容器旁边,观察蚱蜢的行为。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蚱蜢的跳跃、觅食和休息等行为。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如:“蚱蜢为什么喜欢跳跃?它们吃什么食物?”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孩子们加深对蚱蜢生活习性的理解。

5. 培养环保意识:(约10分钟)
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蚱蜢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问题引导,如:“蚱蜢有什么作用?它们对生态环境有什么贡献?”让孩子们明白
蚱蜢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观念。

6. 总结与展示:(约10分钟)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蚱蜢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态作用。

可以让孩子们用画笔绘制蚱蜢并给出相
应的解释,展示在教室中供大家观赏。

结尾:
通过这堂中班科学教案,孩子们对蚱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讨论和分类等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蚱蜢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还培养了观察力、分类能力和环保意识。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这样
的科学教案既生动有趣,又能够启发他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加关注身边的小昆虫,从而
培养出对自然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