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诫子书》课件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需要宁静专一,才干必须通过学习获得。不学习 就无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岁月。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疾行,指迅速逝去。
守穷庐,将复何及!
穷困潦倒之 又怎么来得及。 人住的陋室。
年纪随同时间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 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困 潦倒之人住的陋室,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目录
1、读准字音, 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 的积累和文句 的精确翻译与 理解。
3、理解文中 深刻的人生理 念和父对子的 殷殷期望。
8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 复何及
左边是“言”, 右边是“戒”, “戒”字下面是 一双手,上面是 兵器,即双手持 戈,警惕备战之 意。故“诫”的 本义是用话语使 人警觉、清醒。
诸葛亮劝诫儿子的信。
即书信,是古 代一种应用性
文体
在文中指诸 葛亮的儿子
诸葛瞻
文体知识
“书”,又称“尺牍”“信札”,是古代的一 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多记事陈情。它的 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 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 。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 完美的结合。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 的信,信的标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 上书”“寄书”等。
•诸葛亮
依据典故 猜猜他是谁
草船借箭 巧借东风 白帝托孤 七擒孟获
隆中对 空城计 火烧博望 巧布八阵图
2
生平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 )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隆 中,留心世事,人称“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刘备 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 夷、越,北抗曹氏,待机进图中原的建议,即所谓“隆 中对”。建兴十二年(234),最后一次北伐中,病卒于前 方,谥忠武侯。
◆古今异义
夫君子之行

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今义:丈夫

夫君子之行

古义:操守、品德 今义:行为,行动

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古义:轻薄
( 治,古义:修养
今义:危险,惊险
今义:治理

年与时驰

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奔驰,奔跑

非宁静无以致远
( 古义: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 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 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 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 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懒散就不能振奋精 神,轻浮急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 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 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军事发明
相传,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
八阵图、诸葛连弩等军事器具和阵法。
代表作品 《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亮一生效忠刘氏父子,为国“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社稷日 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 了这封家书告诫8岁儿子诸葛瞻。家书写 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这一年二月 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八月病逝于北伐 征程中的五丈原。
内心恬淡, 明确志向。明, 不慕名利。 明确、坚定。
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不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振奋精神。 励,振奋。
增长才干。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淫, 放纵。慢,懈怠。
轻薄浮躁。与上文 修养性情。 “宁静”相对而言。 治,修养。 险,轻薄。
判断句: 夫学须静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宾语前置,即“以静修身,
以俭养德”)

诫子书
dàn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yín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zào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消失 )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离开 )
静以修身(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 歌以咏志( 介词,用 ) 可以为师矣( 介词,凭借 )
◆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2.非志无以成学 (使动用法,使……成功) 3.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文言句式
今义:(环境、心情)安静
淫慢则不能励精性
古义:懈怠


古义:消失 今义:到某地

◆一词多义
夫君子之行(操守、品德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走路 ) 非志无以成学( 达成,成就 ) 遂成枯落( 成为,变成 ) 非淡泊无以明志( 志向 ) 非志无以成学( 立志 )
1.结合注释,读译课文。圈点勾画你认为 重要或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合作解决。
11
诫子书
助词,用于句 首,表示发端。
操守、品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宁静专一可 以修养身心,节俭可以培养品德。
夫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的人。
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dàn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yín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zào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s,uì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lú
将/复何及!
二、读译课文
意与日/去s,uì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lú
将/复何及!
1、读准字音, 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 的积累和文句 的精确翻译与 理解。
3、理解文中 深刻的人生理 念和父对子的 殷殷期望。
25
1、诸葛亮到底想告诉儿子什么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