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动物的远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动物的远游
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动物远游的本领。

课文先总起介绍很多动物能够分辨方向,认路回家,接着分别讲述几种动物的远游本领,然后以三文鱼为例,介绍了动物在远游迁徙的旅程中表现出的惊人耐性和毅力;以夜莺为例,介绍了令人诧异的动物认路的奇怪现象,最后以“大自然的奥秘,真叫人想不透呢!”结尾,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本文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学情分析:
绝绝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知道候鸟一到冬天就要往南飞等自然现象,对这些自然现象和科学他们充满好奇,并想要努力探寻这现象背后的秘密。

所以,本课内容对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但本文篇幅较长,知识性极强,能够利用课件等方式,给学生提供大量感性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在阅读中感受动物远游本领的惊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12个字,理解12个字。

理解“远游、分辨、惊讶、竟然、障
碍、拼命”等词语的意思;
2、水平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蜜蜂、鲈鱼、鸽子和燕子辨别方向、认路回家
的本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领悟作者写作方法,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
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理解12个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通过精读课文第1——4自然段,了解蜜蜂、鲈鱼、鸽子和燕子辨别方向、认
路回家的本领;
4、通过学习,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精读课文2——4自然段,了解蜜蜂、鲈鱼、鸽子和燕子辨别方向、认路
回家的本领;
2、通过学习,领悟作者写作方法,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远游
什么是“远游”?你去过哪里?
2、补充:动物的远游
质疑:有哪些动物远游?动物怎么远游?
3、齐读课题。

其实,很多动物都具有超越人类的本领,今天就让咱们走进课文,一起去
了解动物远游的本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读课文。

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词。

①含一类字的词语:
以前路程陌生饲养伦敦答案
“小老师”带读。

②含二类字的词语:
分辨规律障碍耐性逆流而上佩服不已伤痕累累坚忍不拔同桌互读,同桌带读。

③难读的词语:
迁徙鱼鳞诧异奥秘
老师带读。

3、读句子。

它们的远游,不但路程远,所需时间长,而且有一定的季节性和规律性。

自由读,齐读。

4、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呀?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课文有一个自然段集中介绍了动物远游的本领,找一找。

小结“总起全文”的作用。

全文围绕着“分辨方向、认路回家”主要写了哪些动物的远游呢?赶快默
读课文,拿出笔在文中圈一圈。

出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找到动物名称,圈画下来。

指名说,板书六种动物。

三、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学习第2——4自然段,了解前面四种动物远游
的本领。

勤劳的小蜜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昆虫,但是我们对于它的
远游本领还不太了解。

赶快读一读第2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吧。

2、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蜜蜂远游的本领怎么样?(出示第2自然段)
3、指名说。

第一句:
“好几千米”是多远哪?看来大家对这个概念还不太清楚,刘老师大致估量了一下,就相当于从咱们我们学校的校门口出发,一直向西走,直到到达长江边!小小的蜜蜂,即使飞了这么远的距离,回家时也从不迷路!谁来读。

(指导朗读)评价读:“好几千米”,作者列出了数据说明小蜜蜂飞得远,不迷路。

第二、三句:
有人还专门为此做了一个实验呢。

自己先读一读,看能不能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说说实验的过程呢?
指名说一说。

4、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刚才我们看了天空中翩翩飞舞的蜜蜂,现在咱们把视线拉回来,去看看水里头
自在游动的鱼儿。

相比较蜜蜂来说,它们的远游本领又是怎样的呢?赶快读一读第3自然段。

2、谁来说一说?
3、是啊,鱼儿的远游不但(),所需(),而且有一定的()和()。

老师引读第二句。

4、在这儿,作者又举出了鲈鱼远游的事例,(课件出示“我国的鲈鱼……”)请一
个同学读一读。

小科学家们,能不能对照这四个方面,来跟我们介绍下鲈鱼远游的本领。

自己先思考一下。

5、四人小组说一说。

6、指名说
时间长(初夏一直到秋天,相当于5、6个月呢,时间真长!)
距离远(从近海到河口还要回到近海)
季节性(初夏到河口,秋天产卵后回到近海)
规律性(是只有一年这样吗?不是,去年,今年,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年年都是这样!)
7、小结:每当初夏来临之际,成群结队的鲈鱼便会从近海逆流而上,一直游到
河口,直到秋天产卵后,才会从河口回到近海去。

实际上,在鱼类世
界中,除了鲈鱼外,还有很多鱼也是这样。

比如鲥鱼、鲑鱼、还有鳗
鱼。

(课件出示图片)难怪作者会说“很多鱼远游的能力比蜜蜂还强”!
8、咱们合作读第三自然段。

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女生读最后一句。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通过前几个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昆虫和鱼类远游的本领很了不起,那么
鸟类远游的本领呢?赶快读读第4自然段。

2、指名说。

你找到的是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这一自然段就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那鸟类远游的惊人之处具体表现在哪?
鸽子
指名说
师:是啊,相传当年汉高祖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重重包围之时,他就是通过信鸽传书,最终才迎来了救援部队,成功脱险。

真是惊人!
师:鸽子的远游本领还有哪里让你感觉惊人?
指名说,指导朗读读。

燕子
师:这里除了写鸽子远游本领很惊人外,还写到了燕子。

那么燕子远游本领的惊人之处又表现在哪里呢?指名说
从德国到英国伦敦有多远?(一千多千米),前面“好几千米”有那么远,一千多千米那该有多远哪!可是却有五只飞了回来,说明结果非常出人意料!难怪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竟然”。

指导朗读。

想一想,作者在提到鸟类的远游本领时为什么说完了鸽子,还要再说燕子呢?
指名说。

你找到的是这几句话(出示句子)
师:这是一个过渡句,承接上文,启示下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没有受过训练的燕子的远游本领,并不比鸽子差。

通过举出燕子的例子,进一步地说明了鸟类远游的本领更加惊人。

3、合作读第4自然段。

老师读中心句和过渡句,学生自选“鸽子”或者“燕子”的句子。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蜜蜂、鲈鱼、鸽子以及燕子的远游本领是超越人类的,它们能够——分辨方向,即使到了遥远的地方,也可以认路回家。

这真是令人惊讶呀!(指课件,引学生呼)
(机动:下面请大家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动物,用简短的话语写写它远游的本领。

动物的远游本领真令人惊讶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说
把你的、你的、还有你的组合在一起,加上这句话,就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描写动物远游的总分段落了。


那么三文鱼、夜莺的远游本领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板书设计:
蜜蜂三文鱼
鲈鱼
17、动物的远游
分辨方向
鸽子燕子夜莺
认路回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