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加味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倍子加味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
【摘要】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为角倍蚜寄生在盐肤木上所形成的虫瘿。


名百虫仓,在9-10月份左右虫瘿转为红色而未开裂采收。

取沸水烫3—5分钟,
以杀死内部的蚜虫,捞出烘干或晒干[1]。

性寒、味涩,其气特异、微臭,入肺、胃、大肠三经。

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

临床上
治疗肺虚久咳、久泻、盗汗、消渴、吐血、便血、疮疡、重金属及生物碱中毒等。

外治口腔溃疡、烧烫伤、外伤出血、脱肛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本品既可内服,又能外用。

一般宜作丸、散剂使用,每日约2—5g;外用煎汤熏洗或研末外敷。

目前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根据研究证实五倍子具有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收敛等作用。

本文对近年来五倍子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方面取得的效果,现概述如下。

【关键词】自汗盗汗证;便血证;脱肛证;肛周化脓性汗腺炎;肛周湿疹;外用;五倍子
1、自汗盗汗证:
自汗、盗汗的病因很多,应审证求因,辩证施治。

五倍子既能止渴收汗,又
善降火生津,故阴虚盗汗、小儿自汗等均可用之。

法以五倍子加五味子研细末,
每取3g,食醋或温开水调如糊状,填于脐部,以纱布覆盖固定,连用3—5天[2],如气虚乏力,经常感冒,可配合口服玉屏风散,效果更佳。

如患者陈某,男,9岁,经常自汗、盗汗,失眠多梦,乏力,舌红,苔薄质微红,脉细。

此阴不摄阳
之咎,予五倍子粉敷脐以敛阴降火,而止其汗。

配合口服玉屏风散(北京同仁堂)1次2g,1日2次,以增强体力,抗疲劳。

1星期自汗、盗汗止。

2、便血证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倍子含有五倍子鞣质50%-70%,没食子酸2%-4%.还
含有月旨肪、树脂、蜡质及淀粉等[3]。

还可使皮肤、粘膜、溃疡等局部组织蛋白质凝固而收敛;能加速血液凝固,起到止血作用,能沉淀生物碱而起解毒作用。

对各种出血,无实火者,均可内服或外敷。

一般单用五倍子或以适量之白矾,共
研细末,水蜜为丸,每服10—20粒,一日二三次,饭后服,有止血之效。

如确
诊内痔出血,可加用普济痔疮栓,纳肛内。

如患者张某,女,46岁,教师。

经常
便血,或多或少,伴肛门瘙痒,行肛镜示:痔黏膜鲜红,充血糜烂,可见出血点,此乃近血也,乃疏下方:五倍子、白矾各15g,研细末,水蜜丸,每服10粒,日
2次,饭后服。

配用普济痔疮栓,1次1粒,1日2次,纳肛。

药后便血渐少,4
日而止,续用1星期。

1年后又作,按上法治疗而愈。

3、脱肛证
脱肛又称直肠下垂,属气虚不足,中气下陷而致,治当补气升举以治其本,
敛涩固脱而治其标,标本并举,内服外用,收效颇佳。

如江某,女,24岁,因产
后大便难,努挣大便而脱肛。

证见:面色无华,神疲体倦,气短声低,四肢无力,饮食无味,头晕心悸,舌质淡苔白,脉虚软无力。

问及身体素虚,新产便难而致
脱肛,每次脱出,非推挤则难以复位,苦不堪言。

此属产后气血双亏,脾虚下陷
所致。

即服补中益气汤,调治月余,虽症状得以改善,但仍出现脱肛。

五倍子有
涩肠收敛之效,随以五倍子30g,赤芍30g乌梅30g打碎,加水适量,煎沸30分钟,于脱肛时先熏后洗,用1剂后明显减轻,继用5剂,临床症状消失。

为巩固
疗效,续服2周补中益气丸360克,每早晚各服,10克而治愈。

4、肛周化脓性汗腺炎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是指肛门周围皮肤大汗腺阻塞反复感染化脓形成的慢性蜂
窝组织炎样皮肤病,最终引起肛周、会阴、臀部或骶尾部广泛复杂性窦道,中医
又称为“蜂窝瘘”、“串臀瘘”。

发病原因系由肛周大汗腺腺管阻塞,反复感染
所致。

本病与体内激素失衡、细菌感染、居住潮湿及胚胎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4];临床表现主要出现汗腺、毛囊一致的小硬结肿胀,触痛,似疖肿。

五倍子具有解
毒敛疮,消肿功效,配以活血化瘀,收敛之中药赤芍、乌梅、芒硝、乳香煎水熏
洗药效卓著。

如:2017年8月收治1患者,男,45岁,近10年来肛周反复肿胀、
疼痛,化脓后自行破溃,分泌物有臭味,并自觉硬结范围逐渐扩大。

曾多次就医,诊断为“肛周脓肿”,“痤疮”,予抗生素等多种药物治疗,无明显缓解。

肛诊:截石位3、7点,肛缘8c m处有一暗红色结节,范围约7c m×6cm,皮肤有多个
外口,表面皮肤变硬、增厚、有压痛,可压出少量稠厚脓性分泌物,未及明显索
条状物通向肛内;肛门指诊:肛内括约肌收缩欠佳,未及明显内口。

脓液细菌培
养示厌氧性链球菌生长。

诊断为:肛周化脓性汗腺炎。

治疗方法:五倍子20g,
赤芍20g,乌梅20g,苦参根20g,乳香30g,没药20g,芒硝20g(另包熏洗)
每日1剂,上药加水2升,武火烧开,文火煎煮20分钟左右,倒入桶里(或盆里),先熏后坐浴,10日为1疗程。

连用2个疗程,肛周皮肤硬结、增厚、压痛
等症状基本消失,续用1疗程而愈。

5、肛周湿疹
肛门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肛门周围浅层真皮及表皮的炎症,
其特点为剧烈瘙痒,急性期为多形性皮损,有明显渗出倾向,慢性期以皮肤局限
性浸润肥厚为主[4]。

中医文献上又称“肛门湿疮”、“肛门圈癣”等。

如:2016
年2月,陈某,男,46岁,肛周瘙痒,肿痛3年有余,经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
不佳,肛缘皮肤呈局限性浸润肥厚,灰白色,表面粗糙,少许糠秕样鱗屑,皲裂,呈苔藓样变,外周有散在丘疹,呈阵发性剧烈瘙痒,疼痛。

治疗用五倍子20g,
苦参20g,黄柏15g,地肤子20g,蛇床子20g,威灵仙20g,上药加水2升,武
火烧开,文火煎煮20分钟,待水温在40-43℃左右坐浴,每日2次,每次15-20
分钟。

外用五倍子20g,苍术15g,冰片2g共研成细粉,用香油或者藿香正气水
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2次,10日为1疗程,1疗程未愈,中途停药5天,
再用2个疗程,直到痊愈。

5、讨论
五倍子性味酸、涩,寒。

归肺、大肠、肾经。

《开宝本草》中记载其具有敛
肺降火,涩肠止泻,收湿敛疮,敛汗,止血的功效。

常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自汗、盗汗、遗精、外伤出血,便血痔血,皮肤湿烂等症。

经研究表明,本品的主要成分为鞣酸、没食子酸、树脂、蜡质等。

鞣酸可使皮肤、黏膜、溃疡处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膜,而起到收敛保护创面防感染的作用[5]。

用香油调配用于急慢性湿疹,溃疡不敛,便于药物透入和吸收,临床验证治疗效果良好。

经过临床实践验证显示用五倍子加味煎水熏洗和粉末香油调敷等局部用药,不仅
避免了药物口服在体内的吸收及对胃黏膜的刺激。

五倍子外用吸收快,疗效可靠,
应用广泛制备简单,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五倍子及其配方用于肛肠科、皮肤科等方面的疾病,疗效显著。

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朱良春善用五倍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年第11期
[2]吴震西吴自强.五倍子在外治法中的应用.江苏中医药.1985年05期
[3]郭姝彤审校刘永仙艾彩莲李宝莉.五倍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药理
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陕西中医 2015 年第 36 卷第 6 期
[4]陆金根.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
[5]王茜.五倍子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国疗养医学2015年第24卷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