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回顾与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和向长辈调查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兵背诵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趣味语文,领悟标点符号的妙用。
教学重难点
1.交流平台,交流收集到的民俗资料和学到的表达方法。
2.理解“日积月累”中古诗。
教学过程:
本组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到民族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
本组课文学完了,你你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吗?
一、交流平台导学案
1.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自由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交流课内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工艺品等。
(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
《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
《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3)交流这次习作中自己是如何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表现民俗的特点的。
(4)翻阅班级的《民俗习作集》,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欣赏。
二、日积月累导学案
1.自主学习
明诗意:《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
2.合作交流
《元日》探讨问题:《元日》描写了过春节时哪些习俗?与《北京的春节》中习俗有何异同?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探讨问题:是一首什么诗?由此你会想到哪个神话故事?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有趣的标点》探讨问题:清明大约是什么时候?有什么习俗?
三首《清明》不同在什么地方?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三、拓展练习
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三、作业布置
背诵《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