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明代中后期,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工 场。
第四页,共29页。
基础巩固
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 1、冶铜业:
在 原始社会晚(期时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
铜技术。
商周(时时代期),青铜铸造业进入了
繁荣时期。其中比较著名的代表作品有
、 司母戊鼎 、 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铜礼器
第五页,共29页。
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
第二页,共29页。
什么是手工业?
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 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 ,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古代手工业
第三页,共29页。
官营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庄园手工业
第十二页,共29页。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的自主经营
供民间消费
交纳赋税 家庭消费 市场销售
明中叶后超过官营 手工工业,占主导 地位。
农户的副业
第十三页,共29页。
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 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 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二课件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
第一页,共29页。
命题特点
从近5年全国卷试题来看,本单元的命题呈现如下特征:
1.考查方式:近5年全国卷对手工业考查频率不是很高,2016·全国 丙卷·27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状况;2018·全国卷Ⅰ·26题考查 古代中国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考查方式选择题为主,时间跨度大
④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 大。
第十五页,共29页。
第十六页,共29页。
政府直接经营、集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规模 小,明清以后形成一定规
中大作坊生产。 模。
农户的副业
武器等军用品、官 府贵族生活用品。
民间消费品
供自己消费和交 纳赋税
官奴婢、刑徒、民 作坊主及少量雇工
,中国的冶炼业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第六页,共29页。
冶铜 技术
掌握冶铜 青铜繁荣
冶铁 技术
已有铁器
铁农具推广
高炉炼铁
杜诗用水力鼓风冶铁(水排) 炒钢法炒模型钢技术
次重我大国技炒术炼技钢革工命钢术艺。发明于西汉后期,比灌欧钢州法早1800年,它是炼钢史上的一
炒钢——即将生铁加1热6,世撒纪入以矿前石粉一,直降领低先含世碳量界使之接近钢或熟铁
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第十页,共29页。
归纳总结——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的技术革 命的原因
第十一页,共29页。
古代手工业基本经营形态
官府垄断手工业,青铜铸造发达。
继续发展
煮盐、冶铁、铸钱都收归官办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工业,占主导地位 。
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生产,选用最优秀的工匠, 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间工匠
,明以后大规模雇
不在市场流通
工 在市场流通
家庭农民
剩余部分出售
国家垄断手工业,在资金人
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 冲击巨大。
第十四页,共29页。
影响私营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1)四大有利因素 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促进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
原始社会晚期, 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 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
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生产的是青铜器(铜、 锡、铅等合金),代表作有后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 ,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 业、家庭手工业、庄园手工业四种经营形态。
唐刀
灌钢法
பைடு நூலகம்
灌钢是我国独创的炼钢工艺,其方法是将
2、冶铁和炼钢业:
液体生铁浇在熟铁上,经几次熔炼,使生铁渗 入熟铁而增碳成钢。
在 西周晚期(时期),中国已出现铁器。两汉时已
出现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其中东汉
杜更诗是发明
了水力 冶工铁具——水排,从而促进了铁器的推广和
应用,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等. 总之,在16世纪以前
中外
(5)元代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 :(6)清代: 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康熙发明、雍正顶峰)和
珐琅瓷
第八页,共29页。
技术高超的丝织业
原始社会
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西汉
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 斜纹提花织物 政府设在长安的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 技术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品种繁多,吸收写实风格
进入鼎盛时期:设织造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有苏州、杭州、南京;缎成为丝织品的代表
明代的团龙袍料
清代的寿字图丝织品
第九页,共29页。
手工业发展带来的的影响 (1)西汉: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 洲,中国获得“丝国”誉称。 (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 (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

第七页,共29页。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原始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
彩陶 、黑陶
(2)从商朝到东汉: 由陶向瓷过渡
商代中期:原始青瓷(一种釉陶)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器
(3)唐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A. 艺术陶制品:唐三彩 B.两大制瓷体系: 越青邢白(南青北白 ) C.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4)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定、钧、景、龙、耀闻名
④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2)四大不利因素
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 品的需求量不大。 ②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 、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③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 重税。
,难度相对高。
2.史料形式:以改编古代经典著作文献为主,同时出现了画 像石、地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史料多为文言文,理解有难度。
复习建议
1、从管理方式、目的、特点、流通方式与地位方面综合梳理官营和
民间手工业。
2、 识记官营手工业三大行业的主要成就。 3、结合“丝绸之路”与手工业的享誉世界的成就,理解当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